
建立自信心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否是第一秘诀未必人人认同,但没有自信将一事无成,这是大部分人认同的。
我在中学时就已深知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通过自信心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改进等帮助了很多人。
自我成为本村第一个大学生后,我家的弟弟妹妹及我叔伯家的弟弟妹妹,先后共有8人考入正规大中专院校,这在教育落后的苏北农村是了不起的成绩。有些弟妹在小学时成绩比较差,有的甚至在班级排名中倒数,但经过激励、指导,他们大都有所进步。当时有一位表弟,最初因为成绩很差,没能考上高中。后来他在复读时住在我们家,受我的影响,再次中考时成绩全乡第一。
自信心与方法的突破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自信心在家族成员中很容易建立,因为这里有两个有利因素:首先,从遗传学角度看,哥哥如果被认为是聪明的话,弟弟妹妹一般不会觉得自己笨,这就从“生命科学”角度帮助弟弟妹妹建立了信心。其次,哥哥能够产生榜样作用。哥哥可以做到的,弟弟妹妹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至少做得不会比哥哥差太多;而哥哥采用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应用。
有些孩子学习落后源于自信心不足,而自信心不足又常常源于一些假设。比如,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智力差,而一旦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智力差,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不适合学习某些科目,比如,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基因;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持续落后,导致信心丧失;有的学生因为一直非常努力,但成绩平庸甚至产生偏差,从而失去信心……
总之,缺乏学习信心的原因和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而一旦无法进行信心的重建,学生的学业是不可能得到突破性进步的。
那么如何重建中小学生的信心呢?
首先,绝大部分人只要不是智力上有明显障碍,都可以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因为知识的学习是世界上较单纯的事情,一个普通人只要全身心投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得到良师的指导,通常都可以学业良好。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建立起学习信心。
其次,可以根据信心缺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比如,对于长期学习差的学生,可帮他找到容易突破的某个科目,集中力量突破(包括找好老师具体有效地指导、时间上的相对集中等等)。一旦他在某个学科方面获得一定的进步,信心就会随之增强,从而形成正循环,然后再把这种信心扩展到其他学科。再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领域之外有某种特长,可以因势利导地将其特长转化为他对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