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帮衬

“朝廷的心思,只要守住淮河以南就行了,淮河以北自生自灭……”高珣得知刘道规的想法后,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其实别说淮河以北,连长江以北朝廷都不怎么重视……

石虎在位时,羯赵大军几次杀到合肥、襄阳地界。

十几年前,桓温枋头惨败于慕容垂之手,将兵败之责推到袁真身上,袁真大怒,携寿阳投降前燕,桓温耗时三年,方才收复寿阳。

整个江北在朝廷眼中都是缓冲区,更别提淮水以北的兰陵郡。

“人穷志短,若能在广陵郡分到田,我也不必提着脑袋去兰陵郡。”刘道规满脸无奈。

没有田,就不算在军府中站住脚。

刘遵、刘广之、刘黑罴都是虎背熊腰的壮汉,刘钟、刘镇都正长身体的年纪,一个比一个能吃,每月五石的禄米,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他娘的,依我看兰陵是个好地方,天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在军府中如此憋屈,咱兄弟也不是吃素的,来一个砍一个,来一对死一双。”

刘遵其实早就受不了军府的尔虞我诈。

刘广之和刘黑罴没说话,但看他们神色,无不如此。

作为北府老卒,最不怕的就是兵荒马乱。

“道则真想去?”高珣见几人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

“高兄觉得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刘道规觉得刘遵说的有几分道理,越乱越有机会。

不过唯一的问题还是站住脚。

只凭自己六个人六把刀杀过去,实力太单薄了。

“我从左营挑十几个精干老卒随你同去。”

“多谢高兄。”

士卒大批调动,是需要司马或者征虏将军调令的,不是刘道规和高珣这个级别说动就能动了。

十几个老卒,差不多够了。

“眼下天寒地冻,运河结冰,来去麻烦,不如春暖再去如何?”高珣建议道。

“还是高兄想的周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名不正则言不顺,则事不成。

去兰陵郡收田,还要跟上面的人打个招呼,最好能得到征虏将军府的军令,或者青州刺史部的政令。

刘广之拱手道:“不如属下先去兰陵打探一番,摸清形势,再过去不迟。”

高珣一叹:“德宽有良将之才,可惜……谢都督早逝,不然怎会……”

他两人是袍泽,有出生入死的交情。

刘广之却豁达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想太多,徒增烦恼。”

“兄长一人前去多有不便,带上黑罴,路上有个照应。”刘道规暗忖兄长刘裕寻来的帮手,果然不简单。

“也成。”刘广之点头。

辞别高珣,刘道规赶去军府找袁鹤。

却不料昨日他与桓弘、桓道真带着前部的千余士卒出城巡猎去了。

刘道规又去找长史荀信之,桓弘和袁鹤不在,军府中他最大,但他昨夜饮宴,又服用了五石散,至今未起……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荀信之下床了,张口就是一句:“此乃军务,我只管文事,你该去寻袁司马或桓使君……”

“只须军府出个印信。”刘道规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如此麻烦。

他娘的,军府的印玺就在他手边的案几上,举手之劳,伸个手都不愿……

有人去兰陵郡屯垦戍边,对征虏将军府和朝廷都是好事。

于公于私都不应该拒绝才是。

荀信之眼皮一翻,露出一对白眼儿,“军府的印信岂能说给就给的?去去去,过几日寻袁司马。”

袁鹤最起码对刘道规还能好好说话,荀信之却一脸不耐烦,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士族高门独有的倨傲……

刘道规一阵郁闷,难怪荀氏在荀羡死后就没落了,家中都是这种膏粱子弟,怎能撑起门庭?

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不愿意伸手,刘道规也没办法,只能等袁鹤回来。

至少袁鹤好说话一些。

“属下告退。”刘道规一拱手。

“你还有闲心管职田……”荀信之鼻孔里哼出一句话,便闭上眼睛,斜躺在软榻上,哼哼唧唧的,似乎在回味昨夜的快活时光。

刘道规一愣,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会有什么麻烦不成?

刚走出衙署,正好撞见刘毅匆匆而来,“恭喜刘兄高升。”

之前桓弘当众承诺过,找出三千石粮,他便是城阳太守。

粮食都交上去半个多月了,朝廷也没再追究,刘毅的太守之位应该有眉目了。

谁料刘毅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道则莫要取笑……”

说完低着头进了衙署。

刘道规一愣,怎么就取笑了?看他神色,莫非事情没办成?

这些时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进邸报、文牍之间,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纳闷的时候,衙署内就传来荀信之不耐烦的呵斥声:“跟你说过多少次,此事非某所能做主,当去寻桓使君!”

“桓使君不在,还望荀长史帮衬一二……”

“如此大事,汝让我如何帮衬啊?”

荀信之的声音有些不对,但刘毅似乎没听出来,“荀氏乃天下望族,一句话顶在下百句……”

刘毅还真是找对人了,朝廷不待见桓氏,但荀氏好歹有些人脉,若是为刘毅跑动跑到,说不定还真能成事。

里面一阵沉默。

听墙角根儿本来就不怎么光明磊落,正准备走,里面的呵斥声更大了。

“丢失的粮食是三千二百石,汝交上来的是两千一百石,还差以前一百石,何处去了?莫非被汝贪墨了?军粮也敢动,这可是杀头的重罪!”

“长史——”

不但里面的刘毅惊呆了,外面的刘道规也呆住了。

官字两张口,吃人不吐骨头……

这简直是翻脸无情。

后面的话刘道规都懒得听了,赶紧离开。

刘毅这次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城阳太守没弄到,说不定还要把自己弄进去……

其实想想就知道,之前夜宴上,桓弘喝多了,又服用了五石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刘毅却当真了……

两千多石粮,直接丢水里面去了。

士族与寒门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想迈过去,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荀氏作为老牌的士族,最看不起的便是寒门。

刘毅这么高调,桓弘、荀信之也不是傻子。

他不声不响的弄出两千多石粮食,等于在一群豺狼面前露出了一身肥膘,不被刮掉一层皮,刘毅这次别想脱身。

荀信之的这个罪名若是坐实了,刘毅就成了朝廷两派之争的替罪羊……

若不欺压寒门庶族,显不出士族高门权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