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我的科幻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流浪地球的封面图

联谊会后,陆奇除了早上翻看读者来信外,其余时间抓紧完成《流浪地球》后半部分。

如此一来,时间过得很快。

十月中旬时,他突然翻到一封武大标志的来信。

或许是受到大学科幻社团的影响,陆奇心中对其颇有期待,下意识认为,是不是武大也组建了同样的社团。

打开后,却发现写信之人的名字很熟悉:

韩颂!

他在来信中写:

尊敬的《科学文艺》杂志社诸位老师:

我叫韩颂,是一名武大英文系学生,也是《科学文艺》的忠实读者。贵刊每一期都为我开启奇妙的科幻之旅。

这次写信是想分享我对杂志上《蚁素》和《蚁人世界》的看法。

首先是《蚁素》是科幻与社会批判的完美结合。陆奇老师通过蚁素巧妙的科学桥段,描述一段人类洪流时期的大同实验。不禁让我想起在图书馆看到的《动物庄园》和《1984》两部小说的身影。

科幻与历史的结合跳出了单纯的科幻设定,有了更厚重的思想深度。

……

其次是《蚁人世界》,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投映在蚂蚁的扩张历史中,我认为构思比《蚁素》更加精巧。虽然缺少几分人文气息,但阅读的流畅度却更好。

希望贵刊继续推出这类优秀作品!

陆奇看完之后,感觉又是灿烂的一天。

等再次看“韩颂”一名时,脑子突然闪过,这不就是90年代的华夏科幻四大天王之一么?!

韩颂作品以大胆风格、阴郁诡谲著称,小说展现了科幻和现实的融合,有一种梦幻且真实的感觉。

陆奇看了来信地址,有种如获珍宝之感!

杨霄主编一直说杂志的稿件荒,让我们尽可能挖掘新人作者。

现在我不就发现了一位大将之材!

当下从抽屉取出稿纸,给韩颂回信。

先是感谢他对于《科学文艺》的喜爱,让杂志社备受鼓舞。

接着夸他对于科幻小说的独特见解:

“看得出你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思考能力”。

最后鼓舞他走上科幻创作之路:

“你能从读者的角度深入挖掘作品内涵,若拿起笔,一定能以独特视角构建新奇的科幻世界。”

“把脑海中的奇思妙想都转化为文字,将对未来世界的思考融入故事。”

“我支持你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创作的动力。”

“期待你的来稿,也期待在科幻创作领域看到你的成长与绽放。若创作中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交流。”

最后签上“陆奇”一名。

写完之后,立刻将信送给徐开洪,让他尽早寄出。

向纪纯看到他喜滋滋的回到座位,笑问:“陆奇,是不是又有读者换个花样夸你了?”

自从《蚁素》发表之后,坐在对面的他经常看到陆奇傻笑,一问就分享读者关于小说的读后感,全是好评!

陆奇嘿嘿一声:“没有,发现了一枚写科幻小说的好苗子。”

不远处的李里老爷子闻言,出声道:“小陆啊,给我看看他的稿子。”

“额,”陆奇脸色一僵,“他没有投稿,不过他对小说的分析很到位。”

这下,莫书清也有点奇怪:“那你怎么确定是个好苗子?”

陆奇一副神秘的样子:“男人的第六感,不对,作家的直觉!”

----------

接下来的日子,陆奇又给其他几位约稿作者去信咨询他们的作品进度。

结果给王晓达的信才寄出两天,就收到他的稿子!

《诱惑——广告世界》。

又过几天,刘兴诗的稿子也到了:

《辛伯达太空浪游记》!

呀,这不就是陆奇前世少年时代的启蒙科幻小说么!!

打开来信,看到刘兴诗说:

“辛伯达是自己关于儿童科幻的一个构想,目前还未完成,只写了两篇,暂且投稿。等以后写完,再投给《科学文艺》。”

陆奇拿着信纸嘿嘿傻笑。

向纪纯见状问:“这是谁的投稿?”

“刘兴诗老师的稿子。”陆奇简单扫了几眼,感觉与前世记忆中的内容大概相同,“收到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莫书清顿时向他讨要投稿,等看完之后也是赞叹不已:

“《一千零一夜》里有个水手叫辛伯达,他以七次航海而闻名。刘老师的主角用这名字,是不是说他也准备来一个七次太空航行?”

陆奇此时才想起小说确实有7篇,都是第几次航行的书名:“我想应该是吧。”

莫书清继续发表看法:“刘老师想象力丰富,文字简洁朴实,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情节也很曲折、惊险,想来若是发表,应该能得到不少儿童的喜欢!”

向纪纯接上话:“这么说来,到时候出版之后,可以做成画册之类,给吴显奎的幼儿园科普联盟一送,又是一本皆大欢喜的佳作。”

“什么佳作?”杨霄此时刚走出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不解。

等听到解释后,她冲着向纪纯表扬:“老向,真不愧是有商业头脑的美编啊。”

然后接到吴啱的投稿:

《第二张面孔》。

他在信中说,小说是他正在构思的星际警察系列的一篇。

陆奇有点无语,怎么又是儿童科幻文学!

向纪纯似乎没看到他脸上的无奈,低头喊着:“陆奇,过来看看这幅图如何?”

随着月底的接近,他更加忙碌,封面、插画等设计任务全都压在他身上。

《流浪地球》的封面画几经易稿,都不是很满意。

最后拉着陆奇一起商量,采用上万个行星发动机一同点燃的场景作为主题,再加上红、蓝、白的配色,整幅封面画有一种末日的冰冷酷炫感。

“老向,我很满意!你让主编拿主意。”

一边是蓝星上的万千条红色启动火焰,一边是万里冰封的白色地表景象,在寂静的太空中显得格外悲怆!

露出微笑的向纪纯拔腿走向主编办公室,两分钟后带着得意归来。

“没问题了,主编说你选的主题场景就是好!一看便知是篇科幻大作!定能为专刊提高不少销量。”

“她托我问你,《流浪地球》啥时候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