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明宝钞,擦屁股都嫌硬!
“这宝钞为何会贬值?”朱元璋嘴里喃喃道,思虑许久,他仍想不出其中缘由。
对此,朱标也是一脸的无奈道:“儿臣也不知道,不过如今宝钞跌价如此之多,若是此刻印刷宝钞以抵军饷,很可能引起军中动荡,到时候曹国公剿灭倭寇很可能会功败垂成的。”
朱标的担忧很正常,这个年代的丘八可没有什么爱国情怀,从军大多数都是为了那点军饷,然你朝廷却拿宝钞来糊弄咱们,虽然不至于说反叛,但很大可能出工不出力。
朱元璋也明白朱标的担忧,而且宝钞贬值如此严重,这绝不寻常,须得慎重对待,沉吟许久,他终是叹了口气:“罢了,此事暂先搁置,待咱仔细想一想,再作决断。”
“恩!”朱标点了点头,随即退了下去。
武英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沉默许久之后,他终于缓缓抬头,朝着殿外喊了一声:“来人,去将毛骧喊来!”
……
两个时辰之后,风尘仆仆的毛骧,赶到武英殿中道:“禀陛下,查清楚了!”
刚刚从朱元璋这里接了核查那大明宝钞的贬值情况,毛骧马不停蹄跑回锦衣卫,广派人手四下打探,终于打听清楚。
这时他一面喘着粗气,一面汇报:“卑职派人前往京里各处集市、商铺打探,发现京里商户大多不愿收受宝钞,即便有少数人愿意接收,也只按宝钞面额的六成折换。”
对于朱标的话,朱元璋自不会怀疑,但他担心朱标对民间状况了解不深,又担心他为官员所蒙骗,朱元璋终是决定让锦衣卫去跑一趟,现如今,毛骧带回的核查结果,与朱标所说如出一辙,朱元璋再没法自我欺骗了。
闻言,朱元璋脸色气得铁青,厉声喝骂道:“这些市脍奸商,他们不知大明宝钞乃是我朝廷公印吗?怎敢拒收?”
“这段日子,宝钞日渐贬值,商户们都害怕砸在自己手里,即使接手了也马上花出去,而且他们还说……他们还说……”说到最后,毛骧有些吞吞吐吐了起来。
朱元璋却是眉头一皱道:“他们还说的什么?”
毛骧这才壮着胆气道:“他们说这宝钞将来有恐怕一文不值,届时有如废纸,除了烧锅底外再无用……”
“咣当!”
毛骧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案前的茶杯已飞了出去,重重砸在地上摔落两半。
武英殿内茶汤四溅,甚是狼狈。
“滚,滚下去!”
眼看朱元璋眼泛杀意,毛骧再不敢逗留,灰溜溜退了下去。
刹那间,武英殿里安静下来,朱元璋那粗重的喘息声和咯吱作响的咬牙声格外明显。
毛骧带回的消息,已坐实了大明宝钞的贬值,眼看自己的得意之作即要失败,朱元璋无计可施,此刻的反应,不过无能狂怒。
但怒火发泄之后,总要想出应对之策。
思来想去没有对策,朱元璋又下意识伸手入怀。
每每走投无路,他总习惯向朱辰寻求对策,当下自也如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焦急等待中,电话终于接通,朱辰那慵懒的表情映入眼帘:“喂,老祖宗,又有啥事?”
“你可知道咱的大明宝钞为何会贬值?如今一贯钱的宝钞居然只值六百文。”朱元璋平复了心情,向朱辰询问道。
“哦!大明宝钞贬值不是很正常吗?”朱辰却不以为然道,这才贬值到六百文,哪到哪呢?
“怎会如此?咱当初发行大明宝钞,就是想用它取代金银,既方便百姓交易,又缓解朝廷银荒,怎么会贬值这么块?”朱元璋还是不甘心,大明宝钞可是他的得意之作呀!
“这还快了吗?现在不是还价值六百文吗?这已经可以了,要知道这玩意到了大明中后期可是连擦屁股都嫌硬呀!”
“擦屁股都嫌硬?”朱元璋差点没被朱辰这句话给气得背过去,听他那意思,这大明宝钞还会贬值,原以为贬到六百文已是谷底,却不想还要贬,再往下贬,那不真如那群商户所说,成了废纸了?
“是呀!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九年,一贯大明宝钞只值铜钱两百文,永乐五年,这一贯大明宝钞就只值十二文钱了,到了嘉靖八年,它就只值两文钱,再到后面,这宝钞压根无人要,你说这不就是拿来擦屁股都嫌硬呢?”朱辰揶揄着说道。
“两文……”朱元璋张大了嘴,久久没能合拢。
大明宝钞所用纸材、印油昂贵非常,光是本钱都不止两文钱,敢情朝廷费了大力气,印了一堆废纸……
“为何会如此?”朱元璋惊得摸不着头脑。
“这就要问老祖宗你自己了!”朱辰撇了撇嘴道。
朱元璋瞪大了眼,一脸无知迷茫。
朱辰毫不客气的说道:“发行纸币是一个宏大工程,既要评估经济水平、衡量所需货币的数量,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备足准备金,另外还要建立纸币的发行、流通、回笼等诸多渠道,以保证纸币顺利运转,你啥都没准备,就敢滥印宝钞,而且只管发行不管回收,那宝钞不贬值才怪哩!”
“啥是准备金?为啥还要回收?”听他说了一箩筐,朱元璋越发迷糊了。
朱辰想了想:“简单来说,这准备金就是你在发行纸币前,要提前备下固定比率的金银,想要加印宝钞,就必须准备金银,这准备金的作用,主要是约束宝钞滥发滥印,防止过多宝钞流入市场,影响物价民生,同时也是告诉百姓,这宝钞的价值与金银等同,随时可以用宝钞兑换金银的。”
朱元璋听得连连摇头:“咱印那宝钞,就是因为缺金少银,倘使咱有那金银,何苦印这宝钞?”
朱辰摆摆手道:“准备金只需固定比率,又并非要足额金银,再说这东西只是个信用保障,你若能合理控制住印钞数目,便少准备些也无甚打紧,毕竟大明这宝钞本质上是信用货币,它的存在,全仰仗老百姓对大明朝廷的信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