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又一年
柯叔伯摇摇头,看向面前:“之前是有的,后来就没了,其实不论是乏味也好,生活精彩也好,到最后都是一场空,没什么不同。再说了,用有些佛修的话说,一心一世界,我们内心的东西远远比外在更富足。”
“佛修?”
王青南没想到柯叔伯对于佛修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方世界,佛修并不是主流。
柯叔伯又看向王青南:“如无意外,你恐怕要在铺中驻守很久,你就不感到乏味?”
王青南摇摇头:“不,每日皆有所进,并不乏味。”
柯叔伯点点头,看向王青南却叹了口气。
回到家族,祭祖分灵一晃而过,王青南得了十颗灵石,比预料的要多一些,王青雅领到了七颗,一年未见,两人都有些想念,但可惜今年分灵时并未下雪,王青雅也在分灵后被他父亲叫去,两人没有多说话。
等再跟着柯叔伯向小青坊飞去时,王青南只觉得回家族的几日,就恍然一场梦,一瞬即过。
什么都没留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复今朝;
此翁白头真可怜,徒羡红颜美少年。”
回去的飞舟上,王重柯眼色迷笼的念叨着几句诗词,王青南也若有所感,对于绝大部分修士而言,如若不努力修炼,到最后红颜变老,只能是黄土一堆。
一年已过,又添一岁。
......
“火球符!”
看向桌上的符箓,王青南脸色微喜,在有了灵石之后,他新购了朱砂符纸,又开始练习符箓之道。今日他成功画出了火球符,这算是一品下等符箓中比较难画的,使用后可生出火球,对于蜕凡初期的修士非常实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铺子中就有火球符售卖,一颗灵石两打,想要不亏本,起码要做到五成的成功率。”想到这火球符的价值,王青南仍感前路漫漫,想要靠符箓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依然离他很远。
但他并不急躁,他有足够的时间,只需要耐心等待,总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他还年轻的很。
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又一年春天即将到来。
在坊市中待的久了,时常能听到一些传言,传言种类五花八门,有说某个茶楼的仙子其实是暗娼,有说某人其实是魔修,有说某某被某人邀请外出结果中了圈套一命呜呼,还有说坊主修为有所突破。
各种各样的消息层出不穷,王青南知道也都一笑了之,对他而言,他在坊市中根本就不会外出,谁是魔修,谁设圈套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背后是王家,一般的散修谋财害命不会找他这种家族修士,只会找一些毫无根基的散修。至于什么暗娼之类的传言,据柯叔伯所说,其中绝大部分是真的,是那些暗娼故意放出招揽生意的,据他所知,在整个小青坊暗娼不下数十人,价格各异。
王青南对此不关心,至于柯叔伯是怎么知道的,他也不关心,他没有想着去体验。
除了这些传言,坊市中偶尔会闹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有商户坑人灵石,有散修手脚不干净等等之事层出不穷,不过坊主早就招募了一些散修维持坊市秩序,外加有坊主坐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王青南也曾想过,如果他没得到玄龟遗珠,恐怕会是另一种生活,为了修为而不断的修炼修炼,直至修炼到六七十岁。
在那个时候,他并没有觉得那种生活有什么不对,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莫名的恐怖。
如果是那样,他觉得还不如做一个凡人来的好。
起码凡人不用为了修为整日打坐,不用为了资源勾心斗角,如果生在一个富庶之家,哪怕是活五六十岁,都要胜过蜕凡期修士。
坊市中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王青南也跟着柯叔伯学会了一些识人之术,不过在他看来,明明是为了修仙求道,但一位位修士的脸上,却布满痛苦与挣扎。
“看不破,都是一群傻子。”柯叔伯曾经说过这些人。
明明资质极差,却还想着成仙求道,为了那一丝谁也不知道的机缘,而奋斗一生,毫无作用。
让柯叔伯说,他们还不如那些放弃了修炼,去到凡间过富贵生活的修士,起码那些人享受了荣华富贵,也不白来一生。
又一年时光飞过,王青南重复着上一年的事情,跟着柯叔伯去祭祖分灵,这一年他只得到了九颗灵石,足够让他再学会一门符箓的画法。王青雅看管的药田内,不少普通灵药都进入成熟期,而那些贵重灵药,有的甚至还刚发芽。
这一年,他与王青雅说了好多的话。
回到铺子,王青南的眼力比初来时提升太多,已经能鉴别一些常见的修仙材料,给出的估价与柯叔伯的不相上下,柯叔伯大有将一生所学全部教给王青南的想法,王青南乐然学之。
“喂,给我取一百斤灵米!”
一个女修将灵石拍在了柜台上,王青南接过灵石,立刻给她装起了灵米。
“你怎么还蜕凡三重,我都蜕凡七重了。”来人说道。
王青南一笑,来人正是当初借丹炉的那位仙云门大师姐,不知道为什么,自那之后,她又来了好几次,常常与王青南说话,每次来都买一些东西,出手比寻常的修士阔绰的多。
“恭喜道友突破。”王青南心想不愧是仙云门的内门大师姐,竟轻易就从蜕凡六重突破至了七重,这可是蜕凡期的第二大关隘,比突破四重的关隘难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据他所知,这位大师姐,今年也不过二十六七。
有时他也在想,这位大师姐,个头不高,胸口平平,和个小孩差不多,却被人称为大师姐,真是有些说不出的感觉,不过这话他从未在这位大师姐面前说过。
“你是不是遇到什么瓶颈了?”大师姐忽然看向王青南问道。
王青南摇头:“不,我突破三重不过短短两年,还需要些时日才能突破。”
“两年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