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机与电影节
当天下午,电影就正式开机了。
城郊的一处野地里,四周荒无人烟,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宁阳拿着大喇叭指挥剧组,这一幕拍的是市里打发人去机场接作家,然后车子半路爆胎两人被困野外的剧情。
“各部门就位,机器开机”
“机器没问题!”
“第一镜第一幕,开始!”
只见车辆缓缓从远处驶入镜头,然后开车的演员一个急刹车,下车查看。
“咔,”
只见道具连忙上前,将车胎的气放了。
拍摄继续,接机的下车查看,最后发现车爆胎了,于是两人被困野外。
这一幕拍完之后大家都开始收拾东西返回,准备晚上的夜戏,被困野外的剧情和作家被发小开枪赶走的剧情是连着拍的。
观众眼里的电影是艺术,剧组工作人员眼里是鸡零狗碎,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说电影是欺骗的艺术。
西影厂找的几个主要演员很有意思,男主发小是张家译、市长是许幻山,都是西影厂自家出去的演员。
张家译,原名张小童,是长安人,毕业于电影学院,算是宁阳的学长,这时候的张家译也就拍过几部电视剧,电视剧界稍有名气,在电影方面完完全全是个新人,所以足够便宜就是了,等他真正出名还得等09年的蜗居。
许幻山,1937年生人,也是电影学院出来的,演艺生涯长的可怕,演过很多剧虽然都不怎么出名,听这人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真正让年轻人知道这个演员还是以87岁高龄出演《庆余年》中庄墨韩一角。
回到西影厂的时候田庄庄回来了,他找到宁阳,第一句话就是:
“这电影你打算去哪个电影节?”
宁阳有些意外,但还是说道:
“我打算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
田庄庄明白了,这小子对参加电影节根本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为什么要去戛纳?”
“额,戛纳名气大啊”
田庄庄有些庆幸,幸亏刚才跟吴天明说起了这件事,不然早晚玩完。
“算了我好好给你讲一讲三大电影节吧”
原来,三大电影节对电影各有侧重,戛纳电影节偏向商业与艺术结合的电影,柏林国际电影节看重电影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威尼斯电影节关注电影的艺术与先锋,并且威尼斯是最重视新人导演的电影节。
“这么说我们这电影适合去威尼斯?”
田庄庄点了点头,“对啊,可现在的问题是威尼斯报名期限6月中旬截止,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宁阳有些傻眼,他还想着去电影节混个奖然后卖版权呢,这可是文艺属性的剧情片啊,不卖版权国内根本回不了本。
“那,那要不参加明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你想屁吃呢,每年威尼斯电影节入围影片必须是去年九月份之后完成的片子,算了你去休息吧,参加电影节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宁阳松了口气,想办法的意思就是有办法可想,既然门还没被焊死就表示还有机会。
可怜宁阳前世一个半路出家拍短剧混饭吃的,只知道欧洲三大名气很大,哪里知道参加个电影节还有这么多门道呢。
大家早早吃过晚饭,便出发前往拍摄地,各部门准备好后,天黑的差不多了。
“好了,准备拍摄”
只见两人从野地里捡了些柴火,但火怎么也点不着,于是作家回到车上拿出一本准备当礼物的书撕下来几页才点燃了火堆。
其实这个剧情跟电影开头作家领奖时候说的话前后呼应,他说如果他的作品被评审团当做某种工具,那他这次获奖将是他创作生涯的终点。
但是当他毫不犹豫的将书撕下来点火,是不是意味着他自己实际上也只是将写书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呢?这也符合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衣食足而知荣辱”艺术只是人们在吃饱喝足后的添头罢了。
陈到明染着花白的头发,胡子拉碴,带着略显严肃的黑框眼镜,这跟他在电影最后一幕出场时刮去胡须,戴上白色的眼镜互相对照,形成一种反差感,就像此时他讲的故事。
哥哥刮去胡须变成了富豪弟弟,弟弟的仇人闯进来开枪打死了他,而现实里他刮去了胡须,戴上了轻浮且特立独行的白色边框眼镜,就表示他放弃了贫穷的艺术至上,选择了富有的迎合市场。而且他在电影开头获奖的作品就叫《孪生兄弟》。
剧组刚开始总是问题不断,谁叫导演跟幕后工作人员都是新手呢,但随着拍摄的进行剧组慢慢渐入正轨,陈东在剧组很少跟宁阳交流,进组后一直跟着西影厂安排的制片人学习,年轻人们都在进步,包括宁阳。
这天剧组正在拍作家跟初恋女儿的剧情,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叫张佳妮,是03级高职班的,宁阳刚开始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但直到签合同那天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本想换人,但想了想又觉得其实也无所谓,自己只是个导演,电影演完对方成神成鬼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现在看看这姑娘颜值真不错,可惜演技太过稚嫩,拍起来磕磕绊绊。
酒店里,陈到明饰演的作家正准备休息,这时白天替自己解围的女粉丝送上门来,做为一个在欧洲生活多年的老司机,他当然知道这姑娘来干嘛的。
从刚开始的拒绝到之后主动将姑娘扔上床,陈到明表演起来轻轻松松,倒是张佳妮NG了好几次。
“咔!张佳妮,动作不要那么僵硬,就这么一场戏你耽误了大家伙多长时间?其他人休息十分钟,你自己好好想想”
张佳妮被宁阳说的有些下不来台,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强忍着没哭出来。
“导演,有人探班,田老师让你过去一趟”
“谁啊”
说着话便向楼下走去,只见田庄庄正跟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说话。
“这是我们这部电影的导演宁阳”
“宁导演你好,我是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方面的顾问陈智恒,马克先生听说你这部电影请了田老师出山特意让我过来看看”
宁阳跟对方握了握手,了解了对方的身份后,心中便明白了,这就是田老师的办法了吧。
“我上边剧组还等着呢,我先上去拍戏,你先跟田老师坐坐,等拍完咱们再聊”
陈智恒点了点头,“电影重要,宁导演先忙”
宁阳上来的时候陈佳妮看起来已经调整好了状态,于是便继续拍摄。
这段拍完之后又到酒店楼下完成了前台年轻人向作家请教写作的剧情,年轻人由宁阳客串,这种简单的剧情也难不倒宁阳,轻松搞定。
“行了,今天的戏份结束,明天十点钟到剧组集合”
等回到招待所,宁阳拿着剧本去了田庄庄房间见那个陈智恒。
宁阳陪着对方聊了一会儿后对方告辞,将人送走后宁阳才问田庄庄:“这是啥意思?”
田庄庄笑着说道:“他这是回去给马可穆勒汇报去了,哦,马可穆勒是威尼斯的电影节主席。”
“这么说我们的机会就在这个马可穆勒了身上了?”
“没错”
“其实全世界的电影节都一个样,入围看关系,得奖才看电影,只要马可穆勒觉着我们这电影符合威尼斯的尿性,又足够优秀的话他会给我们机会的”
宁阳点了点头,请田老师做监制简直太明智了,没这种电影节老炮出马,宁阳肯定搞不定电影节的事。
果不其然,第二天那个陈智恒又来了,这次跟宁阳谈了许久。
总结起来就是,马可穆勒很看好这部电影,威尼斯不愿错过这种优秀的片子,希望宁阳先提交电影相关的资料,然后在七月份中旬之前完成拍摄,并在8月1号入围名单公布之前向组委会提交成片。
打发走对方,整个剧组开始加快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