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实习也算工龄](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15/53055115/b_53055115.jpg)
第33章 准备剿匪
贾川没想到董树本也跟着退了出去。
顺子也想退,还没来得及跟上董树本的节奏,李顺开口了,他便只能站在原处。
“你们仨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吧,下人们住在前院,我这人没那么多事,平时也不用人伺候着,下人在身边反倒不自在。”
贾川毫不犹豫说:“行,我们去厢房看看。”
“拿几身干爽的衣衫,一会儿饭好了过来一起吃。”
贾川拿了三套干净的衣衫,拉着顺子出了房门。
……
董树本的家就在东光县,他跟着出去是为了求崔有志让明日去东光县的人,帮他带封书信。
崔有志倒是答应了,可眼下董树本还未写好,便说写好后送去县衙。
所以等贾川和顺子出了主房,董树本正好从前院冒雨跑回来。
三人先去了东厢房,里面物什一应俱全,桌上还摆着一壶热茶。
三人换上干爽的衣衫,董树本要来笔墨纸张,坐在桌前写着书信,贾川和顺子各怀心事的坐在厅中饮茶。
顺子的心事是整日要与一位锦衣卫相伴,不知道会不会没等到京中传来什么消息,自己先因不当之处被治罪了。
贾川的心事是……如果死了是会回到上一世,还是继续穿越?
只董树本的心情是雀跃的,黄芦岭的事迟早会在百姓间传开,家中人若是不知他还活着,必定痛不欲生,他早就想给家中传信,奈何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能有县衙中人亲自去送信,他怎能不开心。
书信很快写好,董树本又换上刚才那身湿漉漉的工服,将信放入怀中,到门口看了看雨势,此时已是淅沥沥的小雨了,他缩着脖子跑了出去。
顺子趴在桌子上轻声问贾川:“那位百户为何要让咱们三个陪着住在这里?”
贾川笑了笑说:“如果能将咱们关到牢中,他自然不会这般麻烦,可咱们三个是陪着太子走过最后危难之人,太子不下令,他暂时不敢对咱们如何,可又怕咱们有何不安分之举,便用这种方式看着咱们罢了。”
“不是为了找机会寻咱们的错处?”
“你觉得他是个人物,可在太子眼中,他连蝼蚁都算不上,他说咱们有不敬之举,便将咱们治罪了,你觉得太子能惯着他?放心吧,他清楚得很,在哪需要装孙子,在哪可以做爷。”
顺子长出一口气,说:“那我也不愿意看到他。”
“那便尽量不见。”
“可以吗?”
“我来应付他便是了。”
……
晚饭摆放好了,李顺在门口喊了一声,片刻后只贾川一人进了屋。
“他们俩呢?”
“你就别难为他们了,即便是崔知县在,跟你一起吃饭小腿肚子也得抽筋。”
贾川坐到李顺对面,拿起筷子便吃。
“你怎就不知怕呢?”李顺纳闷的问。
贾川哼了一声,想说你要是也死过一次便知道怕也没用。
“太子若是信我,你有何可怕?太子若是不信我,我怕便会免死?”
李顺探究的看着贾川,想从贾川的神情中找到什么破绽,看了一会儿也没耽误贾川用饭,这才用真诚的语气,开口问:“你与我说实话,你之前的言语中可有欺瞒?”
贾川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说:“没有一个字作假,你先让人给他们俩送些饭菜过去,再来套话。”
眼下外面的雨是停了,天色阴暗,可李顺却没有命人掌灯,贾川开吃的时候屋内还能看得清,等吃差不多了,李顺长什么样,贾川都看不到了。
“为何不让人点灯?”贾川放下筷子纳闷的问:“你不怕吃鼻子里去?”
“不喜欢。”
“那你一人享受吧,我回屋了,一点光没有,我受不了。”
“你可有想过生死?”
贾川屁股刚抬起来,又重新坐了回去反问:“你可有想过生死?”
李顺故作洒脱,说:“世人皆有一死。”
“所以呀,想那么多干啥?你都不想,我为何要想?”
“或许我能救你……”
“快拉倒吧!实话实说,真到那种时候……你救不了我什么,我却能拉着你一起。”
黑暗中李顺的脸色难看至极。
贾川实在想不明白这个百户怎就这么有毅力,从天亮到天黑一直就在琢磨着让贾川认低伏小,就这么缺小弟吗?
贾川不耐烦的又说:
“太子信任我,自然无事,即便不信任也会见我一面再做决断,若是我死在太子决断之前,你必定会陪葬,你不过是个百户,想在太子面前说上话,有些痴人说梦了,我与太子之间发生过什么,你想象不到,莫要再自作聪明的想要如何我,听明白了?”
贾川说完起身便走。
李顺怎会听不明白?他的那点小心思像是全被贾川看清了,他心中很是不爽,若非贾川救的是太子,换做其他人,他此刻都敢拍桌子瞪眼,甚至将贾川直接投入牢房之中。
可贾川偏救的是太子,而太子又是个不好糊弄的,他若是敢斗胆做了什么,怕是徐恭也救不了他。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川起身离开,他竟是一个字没能说出来。
……
转日,天晴。
贾川难得睡了个自然醒,等他起身的时候,董树本正与顺子在厅中闲聊,听着心情不错。
“衙门里一早便派人去东光县了?”
贾川到桌前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吹了吹,喝了下去。
“听说天不亮便走了,快马前去报信的,这时辰怕是都到了。”董树本笑呵呵的答。
贾川心里琢磨着,下午或许衙门报信的人便会带着东光县的谁回来了,而京城的消息……贾川不认为会很快,倒不是朱瞻基会等着徐恭回去,而是这事儿朱瞻基也得琢磨琢磨,才好下指令。
眼下他是知道第一拨人是汉王府的,第二拨和第四拨是山匪,那第三拨人是谁?他们为何要屠尽巡检司的人?
贾川觉着他吃了消息闭塞的亏,可说对山林外的人和事一概不知,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关键时刻跑的极快,或许朱瞻基看了他的工作汇报,立时便知道第三拨人是谁了。
这第三拨人极可能是全军覆没,无人回去报信,那幕后之人这些日子跟汉王一样,日子怕是不好过呦。
果然,下午未时去报信的人带着东光县的县丞回来了。
贾川收到消息的时候,崔有志已经带人快进院子了,可见锦衣卫在百官中的影响力。
虽说东光县来的只是县丞,那是因为知县上了年纪,无法骑乘快马,如今正坐马车在颠簸的路上。
这事儿,东光县县丞何政见到李顺时便先解释了。
李顺没有废话,看着工作班子领导基本到齐,便召集了第一次剿匪实施办法会议,贾川,董树本,顺子列席。
会议期间首先确认了东光县小东山上确有山匪,东光县几次剿匪工作不能说毫无进展,只能说毫一事无成,每次好不容易与卫所协商妥当,布政使也答应拨款,可卫所派兵前脚刚到,山匪便会寻小路进了黄芦岭的山林,想要寻到踪迹可就难了,卫所官兵与衙门中人也没那么多时间与他们消耗,做做样子后,便撤了。
好在这些山匪倒是没有做什么大恶之事。
虽然贾川不明白何等样的事才算是大恶之事,但他好像是知道为何要在黄芦岭山林间设立巡检司了,只不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工作好像并没有展开。
会议期间,李顺几次征求贾川的意见,貌似昨晚黑暗中的谈话引发了李顺的深刻思考,可这事儿贾川哪会有主意?
他只知道从山匪的行为上推断,极有可能就是小东山上的山匪。
土地庙那晚,他们是第二拨来的,当时贾川虽然推断说来人必会分散开来,四处找寻线索,但事后他曾想过,因巡检司的人对山林比较了解,所以行动上自然大胆,但若是外人来了密林中,怎敢分散?这是其一,其二,贾川推断山匪来寻出门办差的同伙,找到的只是腐烂的尸体,他们便将第三拨人当做仇人杀了,而后盗走了兵刃、弓箭,这些东西可不老少的,若无遮掩之法,怎能安全离开?
若是小东山的山匪,这便说得通了,他们知道小路回山寨,且路程并不算太远。
以此推断,那位内奸至少在山匪回家的时候还活着,毕竟是个人,能帮着搬运不少东西。
李顺听了贾川的推断后,建议直接商讨剿匪计划,崔有志提醒这事儿离不开卫所……
于是,又有衙役快马出城。
贾川向李顺一再重申,剿匪的事他没有半点主意,也提醒李顺京城的消息这一日半日的便会到,等消息的时候,与其直接想法子剿,不如先摸清楚山匪各种情况,至于各种都是哪种?贾川不知道。
天黑的时候,东光县的知县刘渊颤颤巍巍的到了,据说晚些时候卫所的同知也会到,李顺想到屋子不算大,第二次会议迫在眉睫,便建议去县衙开第二次剿匪实施办法大会。
贾川拒绝出席,董树本和顺子被迫列席。
李顺的积极性让贾川很是不解,如果基层干部都这么有工作热情,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不是早该实现了?
他躺床上思量了半天才想明白,这是邀功呢!
李顺清楚的知道,不管贾川是死是活,既然贾川提出了山匪这个可能性,那么小东山上的山匪是否与黄芦岭的案子有关,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急需找个山头灭一下子,灭对了是功,灭错了也不打紧,功劳小点罢了。
而对李顺来说,他需要的便是在上面的消息传下来的时候,能够及时汇报自己的工作安排,虽说加班开会发不了朋友圈,但是他们有嘴呀,至于剿匪能不能成功……
贾川翻了个身,在哪打工,方式方法都大差不差,频繁开会,彻夜加班,推翻各种提案,最后用了第一版本……
想着想着,贾川睡着了。
……
转日清晨,董树本和顺子进屋的声音吵醒了贾川,他看着两只熊猫无精打采的模样,问了一句:“商量出办法了吗?”
董树本摇头。
原本院子里有东西厢房,可这俩人说什么也要跟贾川住在一起,贾川理解,可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实在是做不到,这又不是大通铺,于是,董树本和顺子便在床边上打地铺,就这他们也要住在一起。
今日贾川睡醒了,二人合衣直接往床上一趟,鼾声顿起。
贾川闲着无聊,用过早饭便晃晃悠悠去了县衙,本想找老郑头研究一下尸体,没想到在前衙便被高云天堵着了。
“我正要去找你。”
“找我干啥?先喊声师父。”
“别闹!”
“谁跟你闹!”
“剿匪的事你知道吧?必须带上我。”
贾川挑眉,问:“这事儿你不是应该找县尊吗?找我有何用?”
“你莫要装!现下谁不知道此事你说的算!”
贾川愣住了。
“县尊不会让我去的,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说一说,实在不行你便,便下令让我去。”
“我下令?”贾川转头看了看四周,皱眉问:“谁听?”
“县尊肯定听。”
“不是,我就不明白了,玩命的差事,你非跟着是想邀功?可你是捕快呀,有功劳又能如何呢?”
“这你甭管,只说帮不帮吧?”
“喊声师父听听。”
“做梦!”
高云天气哼哼的走了。
贾川溜达到老郑头的院子,在门口喊了一声:“在家吗?”
老郑头探出头,说:“若非是我应你,有个别的声音,你怕是得坐在地上。”
老郑头说着脱下罩服,手套,到院中打水洗了洗,转身问:“不在宅子里好生歇着,跑我这里来作甚?”
“无聊。”
“你还能无聊?听说要剿匪了?还要听你的令?”
“他们开会还让你旁听了?”贾川坐到小凳上,纳闷的问。
老郑头笑道:“这县衙与街巷人家没有啥不同,有点事风一吹便会传到我这里来。”
“他们平日里不是不敢靠近这里吗?”
“架不住我常出去溜达。”
老郑头坐到贾川身旁低声问:“听说……你不久便会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