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暂不投资
拍电影嘛,行业内的人从中渔利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你不派人盯死,吃亏上当纯属活该。就连江和,也会过一遍加里·贝克拍摄《惊声尖叫》的账单,敢有一顶草帽3000块的账报上来,你看江和削不削他就完了。
只能说二十世纪福克斯意外的因祸得福,运气好,或者是资本在美国的强大,让他不敢过于乱来?
背后中七枪自杀而亡的威慑力,不言而喻。
即便是退一万步来说,卡车司机在认真拍好一部电影的时候也没忘了给自己拿好处。
进了剧组,礼貌性的跟各个成员打过招呼后,江和见到了此时略显青涩的小李子,他的身边还有几个狗腿子围着。
是的,莱昂纳多这个时候也不是个小人物,詹姆斯·卡梅隆自己说的是他求了三个月才让小李子参与这部电影的。
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美颜,不知他在拍泰坦尼克号之前,就已经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奖以及柏林银熊奖最佳男主角的获得者。
人家不是幸运儿,是货真价实的有演技的实力派,可惜的是,在《泰坦尼克号》里被忽视了。
江和对他没什么看法,印象的话,水枪算不算?
简单的客套了两句后,詹姆斯卡梅隆走了过来。
“江,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壮观。”
卡车司机一抬手指向了建造中的大船,想让江和发表看法。
这他能有什么看法,这玩意你就建了一半。
江和的看法是,电影上很美,现实里不好看。
“确实不错。”
但是他也不好明说,江和只能嗯嗯啊啊的配合着点了点头,含糊的夸了几句。
“可是,我自己感觉还是有些不完美。”
詹姆斯·卡梅隆有些遗憾的说。
“《泰坦尼克号》的制片资金有限,不能完美的复制出完整的大船,实在是一个遗憾。”
“放轻松点,詹姆斯,咱们拍电影的,最重要的还是把电影拍好,不必苛刻的追求过于完美。”
江和心里一个咯噔,这个话头,是什么意思?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江,电影就是要追求完美,不完美的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额,今天有点阴,天气不好,等明天天晴了,或许视线上看会好上很多,这样电影拍起来就完美了。”
詹姆斯·卡梅隆嘴里的话眼看就要到嘴边了,江和连忙生硬的转移话题。
“嗨,小李子,咱们去玩潜泳吧。”
“你也看好这部电影的,不是吗,江?不然你也不会让安妮斯顿过来演女主角。”
詹姆斯·卡梅隆打断了江和的转移话题之术,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泰坦尼克号》的资金消耗的有些快,你不是刚刚到手一大笔钱吗?可以往《泰坦尼克号》上投点。”
“我就知道,你盯上了这笔钱。你清楚的,我这笔钱有别的用处。”
江和无奈道,就知道这个卡车司机看上了自己的钱,不然今天迎接自己的时候怎么对自己表现的这么热络。
“江,你应该把钱留给《泰坦尼克号》,我有信心能用它拍出一部完美的电影,你应该清楚一部完美电影对于影史的意义。”
这番话一出,江和也被惊讶到了。
哥们,你拍出来一部能够名留影史的电影关我什么事,你这说服力严重不足啊。拿出你忽悠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劲儿啊。
虽然江和心里对于《泰坦尼克号》也很馋,但是不着急,现在上赶着的不是买卖,詹姆斯卡梅隆此时还未跟二十世纪福克斯闹起来,而且他说的也不算数。
后面要等二十世纪福克斯来找自己,然后再去投资。
不然让二十世纪福克斯知道了还有自己这么一个人愿意接盘,说不定就有了变数,人家直接待价而沽上就不好办了。
“詹姆斯,这是不可能的,我的钱有它们该去的地方,腾不出来给《泰坦尼克号》。
江和连忙拒绝了跟卡车司机的谈话,不顾他的出声挽留,三两步就窜出了他的视线之外。
“怎么样,他没答应吗?”
乔恩·兰道轻轻地走的卡梅隆的身边,皱着眉头问道。
“没有,他很警觉,不愿意投钱给《泰坦尼克号》。”
詹姆斯·卡梅隆回道。
“那看来,我们借用他的名头,忽悠二十世纪福克斯继续投钱的打算,算是失败了。”
乔恩·兰道叹息一声,又跟卡车司机商量起了忽悠资金的备用计划。
原来这俩人根本就没有想着能从江和这里要来资金,而是打算打着江和有意投资的名头,继续跟福克斯要钱。
不怪他俩在电影还没正式开拍前就想着追加投资。
实在是这还没正式开拍呢,8000万美元的制片资金,詹姆斯卡梅隆就已经花了5000万美元了。剩下的3000万美元,根本就不够用的。
能早一点忽悠到后续资金,对于他们来说才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事情。不然万一后面福克斯认亏,脑子发抽不愿意投钱了呢?这不就让他们坐蜡了嘛。
实际上后面二十世纪福克斯第一时间的选择也是止损不继续投钱,找了环球等公司,也没人愿意跟投,到最后才忽悠到派拉蒙,从其手中拿到了6500万美元的投资。
两大公司这才咬着牙硬拍下去的。
这两人背后的商议江和丝毫不知道,这没有关系,因为根本影响不到他的行动。
江和目标明确,先晾晾他们,最后自己参与投资就行,至于其中产生的多少阴暗的心思,都与他无关。
跟着安妮斯顿到了剧组给她安排的房间,环境还不错。
这一次来就是进行一个短暂的探班,安抚一下女人的心思,顺便吊一吊史蒂夫·乔布斯的胃口,把他吊的望眼欲穿馋死最好。
这样说不定能给自己省下以百万为单位的美元。
每省一百万美元,都够在这时候的浦东买几十套房了。
怎么样,这样换算下来,是不是就很夸张了?
实际上这样换算当然是不对的,可就是有人喜欢拿房子说话,咱也用这个对比一下,蹭个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