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科幻名作《朝闻道》
后来,郑涛的这篇《杯中窥人》又被送到了总编赵长田的案头。
两人在夸奖这篇作文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嗨,这有什么关系,这不是说明咱们国家的年轻人英才辈出嘛!”
赵总编到是对这个问题看得很开,他笑着将看完的文章放在桌上,轻松地说道。
“不是之后还有意向录取大学自己的各种审核嘛,到时候就知道他到底是真李逵还是假李鬼了,你们担什么心嘛。”
“不过这个孩子,如果真的有如此才学,估计也是会被那些合作方的大学们所看重的,你们这段时间注意一下,没统一出评审结果之前不要给那些联系的老师们知道这回事,知道吗?”
“知道的,老赵,咱们的保密工作你还不放心嘛~”
两位半老头编辑都嘻嘻哈哈地跟总编道了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信没看完呢,这次的投稿也不仅仅只有《杯中窥人》一篇而已。
……
“啊,好累,好累……”
经过了一天的学习,终于在晚上9点半回到了家中。
不得不说,上一世已经是四十出头的郑涛早就忘记了当初读高中时的辛苦,上班的时候也是时不时地就能站起来倒点水上上厕所地摸鱼,甚至还能坐久了去楼下走一走买杯咖啡晒晒太阳。
但上课……那就真的得坐在那规规矩矩地保持一个姿势四十五分钟没法动,着可把他给憋得有苦说不出。
“还是得早点进入大学,大学里虽然也有早八和签到,但毕竟比起高中这苦行僧般的学习生活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躺在床上揉着自己的小腰和眼睛,郑涛只感觉就跟上了一天的刑没太大的区别。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靠着后世的经验在现在搞钱。
但他前世是真的没有去关注过那些股票彩票和基金什么的,每天的精力全都用在了工作上,想着升职加薪后怎么的也能让日子过得更轻松一些,所以就连足球比赛也没怎么看,除了那个什么巴西对德国的1比7还是1比8来着,对世界杯的比赛结果都没什么深刻的记忆,所以想着靠这些来赚钱,肯定都是不靠谱的事。
而这年头,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没有个大学本科文凭自己走哪里都会让人给轻视,即便是自己以后能够靠着未来的小说、剧本发家致富,人家也总会把自己和以前的那些八九十年代的暴富土老板相提并论。
再说了,进入大学的话,还能拓展一些自己的人脉关系,特别是那些重点大学的著名教授,以及同期的同学,都是以后的人脉,多个朋友多条路,真要想做点什么大事,光凭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也不方便。
所以,他的计划中,还是先把大学读完再说,也不用读研究生了,就一个本科学历足够。
“不过,光是这么等着‘新概念’来捞我也实在是等得难受,而《亲密》那边想要出名也需要时间的发酵,赚钱的话也会等得更久,我想要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也还得等一段不短的时间……”
“要不,我先写一篇文章去投个稿,然后赚点儿稿费回来如何?”
他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缓解着这一天来在学校中所积累的疲劳,心中却是被这个念头给猛地点燃,这种欲望止不住地如同野火一般的燃烧了起来!
“未来是未来,读大学都至少得等他们九月份开学,还有五个月呢,难不成我就这么无所作为地干等着?”
“而且,爸妈的工作如此辛苦,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我总得想办法凑一点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吧?再说了,过惯了未来的自己赚钱自己花的生活,再让我像上一世那样在大学里过得那么节俭,我自己也受不了啊!”
念头一起就刹不住了,他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来到了书桌旁打开了自己特意买回来的没有厂里标签的便签本。
“不过,写一篇什么去投稿比较好呢?”
他像是小时候那样习惯性地咬着钢笔帽,看着眼前的白纸,不知道该写什么上去比较好。
“首先,篇幅要短,可以快速完成并得到反馈,不占用我过多的复习功课,为正儿八经考大学做准备的时间。”
“其次,要有趣,有冲击力和观赏性,普通的没名气的小说可不行,第一次的口碑就要立住。”
“然后,还得是2000年之后的作品,不然的话万一和现在已经在写草稿的原作者撞车的话,既尴尬,也解释不清。”
“嗯……”
郑涛的肘子撑在桌上,手背撑着腮帮子,闭着眼睛在自己记忆的宝库里苦苦地寻觅了起来。
要满足这三条的作品,其实也不少。
但是要选出一篇适合现在实际情况的,也是有点难。
……
三十分钟后,他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好了,就写它吧!”
便签本的首行正中,郑涛庄重地写下了“朝闻道”这三个大字。
没错,他这次要写的,就是号称新世纪科幻第一人的大刘的这篇科幻短篇作品。
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篇科幻作品,充满了浓浓的科幻风格与人文精神。
这是一部将在2002年1月份的时候刊载在《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在科幻迷们中拥有巨大的反响。
《朝闻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
他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具体是个什么东西,以及它的内容是什么!
这可把这些本以为可以探寻到宇宙终极奥秘的科学家们给急的抓耳挠腮,感觉自己错过了生命中最伟大的终极时刻!
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这样就不存在“泄密”了,因为知道这些“秘密”的人已经消失了!
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沙漠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科学家们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后心甘情愿地被他所彻底毁灭,真正地实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追求精神。
当初郑涛在初次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心头的震撼是无法言喻的。
既感慨于科学家们对于伟大真理的追求超越了对死亡的畏惧。
同时,又感慨于这个“知识密封准则”是那么的无情无义无理取闹,为啥不能通融一下,放过这些可怜又可敬的科学家们。
当然,也会偶尔地吐槽两句你们都不存在了,知道了这些真理又怎么样了呢?你们有没有想过失去了你们的这世界又会遭受到何等重大的损失……之类的抱怨来。
后来,他逐渐长大,在阅历的不断提高之时,也逐渐地理解了这些科学家们的伟大追求。
往上追溯几百年,上千年,两千、甚至三千年,早自屈原《天问》甚至更早之时的那些古代先贤,又是秉持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穷究思索一切的答案。
每个读者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都不同,这篇小说在发表之后也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讨论与碰撞,书友们各执一词,但最终也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大刘的新作不断问世而而变得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