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巴不得赔了
《人生大事》在媒体上是被报道为新一代青年导演向陈、张两位老牌大导吹起争锋的号角。
尽管题材各不一样。
一部超过一亿投资的古装大片,一部是精心打磨的艺术片,然后是一部两千五百万投资的现代商业片。
但是在媒体看来,这就是李念想要提升自己在导演圈地位的野心之作。
新老三位导演,还都是在欧洲三大获得过最高奖项的。
这一下子似乎成了媒体记者们的狂欢。
虽然李念的资历最浅,但是就算是最能胡编乱造的娱乐小报,也没说这是李念的狂悖妄想。
毕竟有上一部电影成绩打底,在李念彻底栽跟头之前,没有人会直接笃定李念的不自量力。
如他们所想。
前两部电影的票房自不用去说,《人生大事》上映以后的票房表现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李念在第二天接到韩总的电话时候,得知了自己电影的首映日票房。
1089万!
这比《白日焰火》上映时候的首映票房的2倍都多。
而这也意味着,《人生大事》的整体票房预期,完全可以放在1.5亿上。
得知这个消息后,数不清有多少人向李念发来了祝贺的信息。
而和李念在一起的周杨,更是尖叫着直接冲上去抱住了李念亲吻了上去。
两个人就在屋子里庆祝了起来。
沙发、茶几、厨房、浴缸...都成了两个人的战场......
虽然比不上《无极》一开始的爆发,但是首映当天,《人生大事》直接拿下了这超过1000万的票房,而上映的第二天票房成绩更是达到了1200万,第三天继续增长,收获了1300万的电影票房。
首周末超过3500万票房成绩一下子让不知多少人张大了嘴巴。
什么时候,一个20来岁的年轻导演也后来居上,居然眼看着电影票房亿元俱乐部马上就要多出第五位导演了。
而随着上映时间的拉长,尽管票房在第二周到来以后,票房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降幅不算太大。
这也是因为电影的口碑在观众的口口相传中,虽然肯定比不上李念的上一部电影《白日焰火》。
但是这要看一个对比度。
得益于同行衬托。
观众们对于《人生大事》的好评,多数是对于电影故事情节和其中蕴含的对于殡葬行业中生死大事的一种从独特角度的解读。
而另一方面,在个别的剧情逻辑,以及同样的严肃的殡葬行业是否合适与温情的亲情结合在一起描述上,也有不少观众表达了不满。
不过...
在胡戈的一个《馒头》的短视频如同导火索一般,将《无极》彻底拉入争论的两极化旋涡中时。
《人生大事》应了李念当初所想。
凭借着电影故事不矫情,情节连贯等不错的口碑,电影开始慢慢吃下因为受到争议影响而没有选择《无极》的一小部分观众的票房。
至于为什么会知道?
那就是因为《人生大事》的电影票房降幅越来越小。
身甚至在进入1月后,《人生大事》的票房居然实现了小增长。
而在电影上映到第二周的时候,电影票房毫无悬念的突破了一亿票房。
紧接着在电影上映20天的时候,票房成绩已经来到了1.6亿。
这已经追平了《无极》的票房。
而在下映之前的时间中,《人生大事》对《无极》实现了逆袭超越,票房成功到达2亿票房的门槛。
而《无极》则是遗憾的止步于1.61亿。
这比原时空中少了一千多万。
可以说这一千多万已经完全转嫁到了《人生大事》上。
甚至因为口碑对比,很多并没有打算去电影院的观众,也选择了走进电影院,看一看这部能超越陈大导的电影究竟讲了什么。
虽然有这个预料,但是当《人生大事》真的一步步的踩着《无极》成功的将票房拉升到2亿的时候,记者们想要采访到李念的心思达到了巅峰。
可惜,电影上映的后半段档期间,李念就躲进小楼成一统,一门心思的放在了搞出《寄生虫》的拍摄计划上边。
虽然见不到李念本人,倒也不影响他们的报道。
有的媒体甚至已经打出了“李念成功踩着陈导成为国内大导之一!”的头条新闻。
就好像李念的成功,他们比李念本人都要高兴一样。
而这件事中的另外一方当事人的陈导,则是在家中怒摔几个杯子后,向陈虹扬言下次电影就让那个小年轻不再嘚瑟。
陈虹自然是一通安慰,什么普通观众看不懂你的艺术…这群媒体记者都是只关心热点…不跟那谁一般计较…的慢慢将陈导心中的怒火抚平。
不过为了将电影的失利找个主要责任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短视频的作者胡戈,成了这对夫妻的集火对象。
都是你的视频对观众造成了重大误导,以及对电影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般想着,两人将胡戈这个冒出来的刺头直接诉至公堂。
这次不像是原来出于不想被因为此事被媒体等纠缠的原因,陈楷歌团队最终放弃了起诉。
而是一副打算追究到底的样子。
出于某人暗戳戳的无法说出来的对自己引起的蝴蝶效应的歉意之情。
胡戈收到了一笔匿名的不菲的标明“律师费”的经费。
至于他是选择道歉求和还是要硬刚一下,就不关某人的事了。
电影票房突破两亿,不办一场庆功宴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一次的庆功宴比上一次很明显的变化,除了更多的星光璀璨的明星艺人前来祝贺以外,还有不少的影视公司也都来想要和这位新晋的国内最年轻的大导认识一下。
这些门路宽广的影视大佬们,早就打听到李念的下一部电影已经立项。
虽然好像是一部文艺片,但不影响他们想要掺和一手的想法。
文艺片咋了,文艺片从欧洲溜一圈回来,照样能赚钱。
再说,一部文艺片能投入多少钱,李念已经用两部电影证明了自己,就算这部文艺片赔了,那投资了这部片子的他们,是不是能在下一部李念的商业片中获得更高的份额了?
所以,说实话,文艺片赚的那几百一千万的,少也是不少,但是也没多到哪里去。
就像是这部《人生大事》,简单的算个账,就知道这个电影的包括中影在内的三个投资方分别能获益多少。
那可以说是几千万的利润,谁不眼红?
这已经顶的上多少公司一两年的营业额了!
所以,如果李念的这部文艺片真的赔了的话,他们心里算过这账后,还有点巴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