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总相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胡思乱想之九

打开QQ空间,我看到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在上面更新文章。如今距离上次原创日志,已经相隔许久。看到曾经写过的激扬文字,不由被自己感动。这么久没有写过日志,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仿佛写作对于来说我渐渐成了陌路。有时候,灵感乍现,也想着记录一些心灵文字,但总是被惰性耽搁,被杂事掩盖。对于那些坚持某种爱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人,我心存敬意。看来,强者和弱者本来差距不大,无外乎有无恒心而已。

接学院通知,临近期末,一般会组织召开思想工作交流会。这次经大家推举,我成了上台做报告的人选。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整理思绪,一篇发言稿,让我写了整整两天。看来经常不写作,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开始退化。这对于一个曾经醉心文字,曾有一本散文集问世的写作爱好者而言,真的有些汗颜。看来,任何技能都是用进废退,上坡艰难下坡容易,我既然选择远行,还真不能任由时光蹉跎,生命贬值下去。

也许写作是构筑自己精神大厦成本最低的方式,只要起步就不会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天写下的日志,如同迈开脚步,在人生之路踽踽独行。另外,每一篇日志类似心灵在旅行,是在对转瞬即逝的时光负责。一天琐琐碎碎,不落实到文字,时光就此匆匆而过,了无痕迹,实在可惜。

随笔集面世之后,我一时颇为得意,截图发在QQ空间,或者把几本样书不加思索赠予他人,似乎自己如同中举之后的范进,不知道癫狂能到几时?另外,习惯性打开淘宝、京东等网页,输入书名等关键词,看到网页几乎呈现紫色(也是书皮的主体色),心中的感觉如同农民看到田地里那绿油油的庄稼,生长的姿态蓬勃而旺盛,内心也在澎湃着激动和喜悦。

毕竟盼望许久的书籍终于面世,还是让我的兴奋再持续一会儿。

可是,我的一个朋友厉色告诫:“出了书,一分钱赚不到,你就是个傻子。”在他说这话之前,我告诉他出书的整个经过,于是他才这么直言不讳的。我的确没有从这本书中获得任何物质上的受益,别看那么多网店在推销,我如果购买,不比一般读者能受到什么优待。

不过,他训斥归训斥,然后就骂起了奸商,故意抓住无名作者急于出书的心理,提供书号和几本样书就算打发了。他很为我打抱不平,但是了解到我早已和出版社及投资方签过正规合同,那么他也就不说什么了,还是抱怨我没有头脑,简直愚不可及。

看着他激动的神情,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我不由哭笑不得。

我没有和他辩解,只是说自己当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出书而出书,没有考虑太多经济上的利益。文字能够结集出版,传播范围遍布华夏神州,我觉得已经超出预期。而且,书中很多文字纰漏甚多,我自己觉得很没有底气,能够被陌生的读者浏览到,如果没有产生心灵的触动,希望别浪费人家的宝贵光阴就行。

古人有三立:立德立言立身。作为读书人向来以“立言”为不朽之事,并非人人可为之,只有机缘巧合才行。我只能说非常感谢自己往昔的执着,笔耕不辍,积累了不少文字,碰巧有机会遇到愿意推广的人。我没有多想,反而很感激人家那么热心,于是将文字组稿之后,按要求撰写序言、后记和目录,然后呈送上去。至于能否真正发表,当时还真没有底气。

现在看到成书之后,又开始反思值与不值,我觉得相当滑稽。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认为所做的事情没有损人害己,何必自责?别人自有他们的看法,但是角度不同,所秉持的价值取向也肯定存在差异。有道是,不可与夏虫言冰。再怎么崇高的事情,一旦量化为物质利益,顿时变得索然无味。

对于热衷写作的无名小卒而言,有了一本新书垫底,慢慢积累,不忘初心,我觉得总能在不断前行的路上遇到更加完善的自己。

生命中有无限的潜能,有时候因为自身惰性和外部干扰而使人慢慢迟钝,慢慢麻木。其实,很多时候,外在的一点期许,一点赞扬或者些许鼓励,就会让熄灭的生命火焰,重新燃烧起来。

这些动力,除了外在的积极力量之外,还需要自身去汲取正能量,竖起心中的天线,扑捉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号,让信心大大增长。

就个人体会,再也没有比读书更能储存正能量。尤其那些励志书籍,催人奋进,犹如心灵鸡汤,营养丰富,美味飘香。

职业属性使然,让我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滋润心灵的文字。“读书是最好的备课”,因此我不认为自己并非异类,而是在做着丰富心灵的事情。置身三尺讲台,侃侃而谈,需要知识上量的储备,需要时间作为保证,真正让文字幻化为灵魂中的一部分。读书久了之后,不由想要付诸文字,于是就有了点滴积累,就有了这些看似散漫,实际上是心灵泉水的流淌。

“教学+读书+写作”构筑着我日常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忙碌而充实,不觉蹉跎时日,也希望在光阴流逝中还能不断提高自己。

看到不少平庸的论调,概括着不同年龄该去干的事情。譬如,孔老夫子曾教导我们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乃花甲,七十古来稀。这种说法意味着人到五十万事皆休,枯坐穹庐,坐待死期。这种说法不仅不科学,也异常荒谬。西方人从四十岁到七十岁被视为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一阶段贡献于政治、文艺、哲学、科学,从事工商社会事业者比比皆是。而中国人四十岁之后,生命即呈现衰老之势,到了六十行将就木,两相比较,中国人生命的短促和浪费,简直太惊人!

荒谬的成见让不少人裹足不前,寻找诸多借口为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开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眼望着别人硕果累累,自己却一无所获或收获甚少。何必悲也!

马云曾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由于缺乏韧性,不再坚持,不少人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令人扼腕叹息。

“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信自己目前从事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坚持下去,或许会有更大的进步,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终于看完肖恩·贝克导演的三部电影——《阿诺拉》《橘色》与《佛罗里达乐园》,内心颇有感触。这三部影片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美国社会底层不为人知的生存困境。

肖恩·贝克导演始终将目光聚焦于社会边缘群体,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展现着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对某一特殊群体深深的同情。

在《阿诺拉》中,主角阿尼是一名失足女,她怀揣着如灰姑娘般的梦想,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梦想的泡沫最终破灭。她重新跌回冰冷的现实,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侮辱,却孤立无援,既无处诉说心中的痛苦,也无法为自己讨回公道。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底层社会人群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他们的尊严被肆意践踏,生活充满了无奈与绝望。

《橘色》则将镜头对准了性别颇有争议的群体,他们同样身处社会底层,遭受着社会的歧视与粗暴对待。影片中,白人女孩多拉被妈妈桑赶出,无家可归,其处境甚至比那些人更为悲惨。这部电影展现了底层人群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残的现实,进一步凸显了弱势群体在社会偏见下的艰难生存状态。

《佛罗里达乐园》则另辟蹊径,通过儿童的遭遇来折射少女母亲的生存困境。少女母亲自身心智尚未成熟,仍然是个孩子,却不得不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在生活的重压下,她无力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保护。而孩子对母亲始终不离不弃,影片结尾孩子那令人心碎的哭喊,揪紧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底层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肖恩·贝克通过这三部电影,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事实:即使是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并非人间天堂。在繁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人的苦难。并非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底层人群,他们的生活艰难超乎想象。

这三部电影不仅仅是影视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们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公平,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阳光下体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