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十二钗我全都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文武之争

其实,常威不是没担心过将这种神异之事告诉自己父亲所带来的后果。

毕竟在足够的利益面前,父子反目成仇再正常不过了,连皇家都不能免俗。

可这个时代的婚姻大事几乎完全掌握在父母之手,想不经过父母娶妻纳妾,根本不现实。

何况获得的能力也很难隐瞒得住,就算瞒住了,如果没有用武之地,那和没有获得有什么两样呢?

所以,与其七遮八掩,还不如显露出真诚坦白,赌一赌这个老爹的人品。

看他究竟是被贪念所蒙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会转化为更大的动力,更加不顾一切的帮助自己将剩下的十一个女孩都娶回来。

“娶,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将其他女孩都尽快娶回来。”

“这件事情也要告诉你母亲,还有祖母,甚至是你媳妇,咱们一家齐心协力,你爹我就是拼了这个官不当了,也得助你如愿。”

常晓明背着手转了几圈后,然后盯着常威极为认真的道。

常威在心里轻嘘一口气的同时,感动不已,果然老天待我不薄,贪上一个好爹。

可接着,常晓明话锋一转的问道:“威儿,你就是因为这,就要去参加武举,准备走武之一途?”

常威理所当然的道:“老爷,这不是老天让我选择当武将吗?昨晚就强健体魄了,脑子倒没感觉多长一点。”

可显然,作为正经科甲出身的,常晓明始终有些看不上赳赳武夫。

何况自己就这一个儿子,万一上战场出现了个三长两短,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他语重心长的劝道:“威儿,你以为有些功夫就不得了了?武将不是靠个人武力,更注重的是军事谋略,你个人武力再强,还能在千军万马中横行不成?”

“再说了,为父也是文官中的重臣了,自己的儿子不走科甲一道,却选择弃文从武,岂不让人耻笑?”

常威却是道:“老爷,你怎就知道我不懂军事谋略?四书五经我读不进去,但兵书我却能反复研读。”

“而且,咱们祖上可是前明开国大将常遇春,你又给我取名一个威字,再加上我这身体魄,这一切不都是为武将准备的吗?”

常晓明连连摆手道:“常遇春都多少年了,你怎么不说你曾祖父、祖父和你爹我是科甲出身呢?”

“至于给你取名一个威字,是因你兄长常文从小体弱多病,用一个威字是想让你有个好身体。”

“再说了,十二个女孩各有不同,我不信她们都只能让你强健体魄的,肯定有让你脑袋开窍的。结果你跑去当了武夫,这不是白白的浪费了天赋吗?”

见这样正面辩论说服不了父亲,常威立即换了一种思路,问道:“老爷,咱们的首要目的是不是让我将十二个女孩都娶进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渡过灾劫。”

常晓明点了点头。

常威又道:“所以,我究竟是走文举,还是武举,是不是首先要考虑哪一条道更让我容易娶到她们?”

常晓明又默然的点点头,似乎已经知道儿子要说什么了。

常威继续道:“老爷,你觉得我多久才能考中进士?即便考中了进士,又需要多久才能达到老爷你如今的地位?”

“就算有您的帮衬,恐怕没个二三十年也很难做到吧,可老天他不给我这么长时间啊。”

“再说了,就算我气运加身,仅用十年就达到了老爷你如今的成就,这样就能将其他十一个女孩娶进门吗?”

“不说别的,首先史家和林家这关就过不了。”

“可武之一途就不一样,有了战功就能获得封赏,乃至爵位。如今天下并不太平,前几年史家的史鼎就封了侯,我也不愁没有机会建功立业。”

“若哪天我要是能封公,甚至封王,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不管是侧妃还是庶妃,说出去也是个妃了,不比大多数人家的正妻好?而且还能荫及子孙。”

常晓明轻叹一声:“封王哪那般简单?你看除了开国封的几个异姓王?后来有哪个异姓被封王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儿子这番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文举一途并不好走,而且最是耗费时间,恰恰威儿又最缺时间。

如今太上皇和陛下相争,除了他们的寿命,最重要的就是兵权。

太上皇就是掌握了以北静王水溶等人为首的武勋,控制了大部分兵权,所以才稳稳的压过陛下,让陛下当了十年皇帝都坐不稳位子。

于是今年年初,陛下昭告天下,在明年四月份举行的武举会试结束后十天,会增设殿试,并评选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及二甲三甲等各名次。

而大周承袭的明制,在这之前,武举只设乡试和会试,没有童试和殿试,所以不受重视。

现在,不但增设了殿试,还有丰厚的赏赐。

武状元赐予武状元盔甲和佩刀,并授正三品参将之职。

武榜眼授正四品游击将军之职,武探花授正四品都司之职,二甲和三甲也都各有赏赐。

要知道,文举就算是考中进士,也不会那么快授职,就算授职,大多也是从七品县官做起。

可以说,陛下为了招募到可用的武将,真是下足了血本。

所以,明显的感觉到神京城的武风为之一盛,想必整个天下都是如此。

在这个时候走武之一途,确实会轻松不少,但他还是迟迟下不定决心,毕竟此事干系重大,不但影响自己儿子的一生,也会影响整个常家的命运。

看到老爹还在迟疑,常威心头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连忙道:“老爷,贾家武勋出身,如今子孙大多弃武从文,若武之一途走得不顺,我再回头走文举也不迟,也就耽搁六七个月时间。”

“今年十月的乡试就让我先试试,如果我连乡试都过不了,咱们再从长计议,如何?”

“这回可是本朝第一次评定武状元,意义非凡,若就这样错过,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了。”

听了这话,来回踱步的常晓明缓缓停下,然后才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