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小赚一笔
宁远也不走了,帮着张为民一起安装。
“小民,我听说你跟那个络腮胡有矛盾,闹得还挺厉害。”
宁远很随意地问。
张为民使劲把拉杆螺丝拧紧:
“老人家说过,矛盾都是都是相对的,此一时彼一时,这么多人一起来,肯定不是找我喝茶的,必有所图。
既然不是冲着人来的,那就只有院子里就这些车了,这摆明了就是个我送钱的。
那里有把财神爷打退的道理,在利益面前,情绪要让路。”
“嚯,小子,还一套一套的,这说的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吧。”
“也算是吧,人吗,在社会上混,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
宁远放下扳手若有所思地看了张为民一眼。
他记得某国外成功学上说的,要想获得成功,首要就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
张为民失眠了。
这十台拖拉机开回来,按照他的想法一年之内能全部卖掉,他都要高兴地手舞足蹈了。
这十台车出手,再加上大型收割机挣得那几十万,他已经可以自豪地说第一桶金到手了。
这十台拖拉机是宋正雄83年买的,那个时候,,很多机器制造厂也是刚刚由计划内生产,转为市场销售。
刚刚起步阶段,厂方定价和市场销售等机制都不太完善,市场定价也还在调整中。
就像潍城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85年之前,市场价都维持在四千块钱左右。
到了80年代末又调整到了八千多,到了90年代到了一万出头,这个时候,价格基本就稳住了。
一直到了千禧年之后,基本都是这个样子。
宋正雄购买的魔都50也一样,83年左右的时候全套下来不到五万。
而到了80年代末,这个价格几乎已经翻了一番了。
现在的市场价格全套机械九万多,再购买一些附件基本上就接近十万了,这个价格一直稳到了千禧年之后。
魔都50拖拉机逐渐被一些大马力拖拉机所取代,一代明机,也逐渐退出了市场。
宋正雄十套买下来花了不到五十万,尽管他也知道现在新机器的价格翻倍了,但他被没有抬高价格。
他的原则是不赔钱,四十几万买的车,当年就挣了十几万,抛掉挣得这些钱,机器作价三十万。
他的本意是照顾自己兄弟的,总共十台车,让两个铁杆秦大山,高泽远还有张为民三个人平分。
但高泽远,秦大山却说自己的农场淘汰下来的拖拉机比他的还多,他们已经用的都是55马力,60马力以上的大拖拉机了。
最后就便宜了张为民。
全部拿下,张为民不是没想过,但以他今年收割小麦挣得那点家底,他估计够呛。
一次买走几台,分成两三次的话,他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没想到宋正雄相当的有魄力,好朋友虽然不要,但他说出去的话就不会收回。
张为民兜里的那点家底正好拿下。
要不他一直说宋正雄是他的贵人呢。
贵人扶一把,他马上就插上了翅膀。
本来就不需要花钱雇人,他和苗希圣多跑几次就能开回来。
但他还是花了几千块钱雇人,而且雇佣的还就是一起经营拖拉机的王三斤等人。
他图的什么,还不就是诱惑吗。
驾驶农机在农田工作都是低速挡大油门很费机器,特别是小麦收获工作,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一般的新机器用过两三年之后,大都会故障增多。
本来小麦收获期时间就很短,机器毛病多了一耽搁,有时候这一季子就瞎了。
所以农机人买下一台机器五六年,七八年用下来的很少。
大部分人都是遵循用新原则,即一台新机器用个两到三年,就会倒换,旧的卖了,再买新的。
周而复始。
张为民前世接触过不少的农机人,大家都是这样干的。
有钱的玩新机器,钱少刚入行的先买个二手的练练手。
看看市场上新机器永远不停地卖,二手机器也永远不缺市场。
张为民正是抓住了农机人的心理,对症下药的。
他是真没想到药效这么猛,王金贵,王三斤,吴前进等人全都把旧机器卖了,来买他的。
也难怪,他那台拖拉机在豫省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
都是两个月,他下来就要比别人多挣两三万,谁要说不眼红,那肯定不是心里话。
他一路上不停地暗示七万多,七万多,其实早就计划好了。
他知道李扎实首先经不住诱惑,他那台机器爆过缸,出门干活还要带着一个缸盖,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好吧,这剂药真是恰到好处。
一来一往挣了四十多万,宋正雄知道了不会心疼吧。
张为民心里想。
......
吴前进一大早就来了。
他是跟东堡那个村长一起来的,各骑了一辆摩托车,都是建设雅马哈80。
好像这个时代的村领导都特别钟爱建设80.
吴前进和儿子吴红兵一辆车,东堡村长另外载了一个人。
苗希圣搬了几张椅子过来:
“老吴,坐,你们来的可真早,不等王金贵他们啦。”
吴前进大马金刀地坐到椅子上,先吩咐儿子:
“趁他们还没过来,咱们先挑,外观没毛病的,最主要是发动机。”
吴红兵和东堡村长带的那个人赶紧一起去挑车了。
“哈,见笑了,车跟人一样,总有好赖之分。
咱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要先挑了。”
苗希圣伸个大拇指:
“老吴,行家!”
“哈哈哈,跟了两年车,就算不吃猪肉也知道猪的样子了,都是慢慢磨的。”
张为民绕着马房跑了几圈,听到拖拉机发动的声音,知道有人来了。
到了大门口顺势就拐了进来,朝着吴前进打招呼:
“吴叔,早啊。”
吴前进那台车买了两年,第一年收麦旋地两季挣了三万多点。
今年是第二年,也有经验了仅收割小麦,就挣了小三万。
这个年代机器少,根本不愁没活干。
唯一毛病就是吴红兵说的,主要是机器太老了,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林林总总一天耽搁下来少干十几亩地,十几亩地的收入就是三四百块钱。
一天倒没啥,但一个月多的时间累积下来可就多了,少收入一万多块钱。
这就不划算了。
吴红兵是帮着张为民从豫省把车开回来的,这十台车的可就把他吸引住了,路上就动了心思。
然后和两个舅舅王三斤,王五斤就商量着换车了。
吴前进估算了一下,两年挣了差不多六万,再把老车买了,买全新的不够,但是买张为民手里的车就对没问题。
而且那些车都是只用了一季,不到十万的车,七万左右拿下,相当划算。
这账很划算怎么都算的过来。
正巧刘三,牛二娃两个人也有意他的这台旧车。
根据兜里的银子各算各的账,一来二去大家的买卖就成了。
临邑县的几个人跟吴前进也是一样的想法。
张为民的新车,今年在豫省大发神威,不到六七天就在岭上挣了小三万。
他们都是亲眼所见,这特么比抢来的都快,还是正当收入,谁不眼红。
最眼红的当属王金贵了,自己弄车最早,按说最有经验了。
但今年算下来他连干活,还额外挣着领队的一份收入,跟张为民比都差的老远。
再加上他儿媳妇跟儿子闹别扭,住在娘家不回来。
为了儿子的幸福,王金贵只好把自己的那台车便宜卖给了亲家。
当然他兜里最硬气,听王三斤一说当时他就动了心思。
一系列种种的事情,就促成了这次大买卖。
十二点左右,来自临邑县的购车队伍乘坐着面包车如约而至,后面还跟着一辆解放牌长头汽车,后斗里还拉着几个人。
王金贵说这几个人是过来给他们往回开车的。
新车全套系列都整备好了,张援朝一家坐等收钱。
吴前进和东堡村长的钱已经收过了,但来自临邑县的可是八台车的货款。
抛掉昨天给的一万定金,每家六万五,八家就是五十多万。
张为民陪着众人看自己的爱车。
张援朝,苗翠花,张建国,苗希圣,苗希平,宁远六个人一起动手数钱。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钱太多了清点也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不过这感觉很爽。”
宁远笑着调侃。
王金贵看了一眼张为民,也是大为钦佩。
都是一样开着车出去割麦的,怎么这小子就这么出众呢。
同来的的人,也都羡慕无比。
只有吴前进最清楚,几个月前张援朝父子也是怀揣有限的资金跟着他去临邑县买二手旧车的。
这才几个月,这小子就像坐上了火箭般的扶摇直上。
据说是跟宋庄的那个牛掰村长成了朋友,人家扶了一把,这小子就起飞了。
么的,我还是村长呢,这样的好事,这样的贵人咋就遇不到呢?
在外面等他们都各自挑好了车,张为民才笑说:
“都是老熟人我这边负责送货上门,你们开着拖拉机先走,我随后就用拖拉机把旋耕机给你们送到家。”
王金贵摆摆手:
“不用麻烦,我们还带着一辆大卡车呢,装上去就是,省的你给我们送了。
小伙子们力气大,来,往上抬。
小三小五你们几个到上边去。
哎,对了一拉,一抬就上去了。”
如果不是在豫省的一些龌龊事,王金贵这人还是不错的。
能把那么多人笼络到身边跟着一起干,本事还是有的。
卡车空间大,装了八台旋耕机竟然还有点空间。
王金贵又指挥着把吴前进他们的两台旋耕机也装上去了。
他笑着说也就是大卡车一脚油门拐个弯的事。
大家都会做人。
张为民还决定开着两台小四轮拖拉机给他们送货上门呢,这下全都省了。
张为民,苗希圣陪着吴前进等人,一直送到了大马路上。
宁远站在马房门口看热闹,笑着说:
“刚买回来没几天,就全部出手,你儿子又小赚一笔。”
张援朝摇摇头:
“这小子不告诉我实情,他说怕吓着我。我干脆就不管了,据说赚得不少。”
张援朝是个实在人,连他都说赚的不少,那就是真不少。
宁远心里更想着拉拢张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