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8/52060528/b_52060528.jpg)
第92章 这杀猪匠是绕不开了吗
不过再去给市里面汇报自己准备搞制鞋厂的思路时,让卫东也提出了条件:“能不能把尤启立这起事件结束了,他现在应该也没有什么不法行为需要关押吧?”
没想到回应是一份介绍信兼调令:“兹有让卫东同志担任商州市地委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职……”
没错,让卫东得到的不是什么厂子的管理权,更谈不上股份。
在老一辈干部眼里,所有一切都是国家的,不可能搞私有制,国有资产流失是大罪。
所以给让卫东的身份是新成立的改委会职务,更是直接把之前的贸易行专案组转为这个改委会组成。
之前包含了商业局轻工局、市办公室、警检法、工商税务等各部门的人手,都变成让卫东的同事……甚至是部下!
因为改委会主任就是老领导,只看结果,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事务。
站在市里办公室,秘书看目瞪口呆的办公室主任,委婉提醒:“如果你要做些什么调整,都可以打报告来审批,只是现在什么成绩都没有,就谈条件是不是不太合适?”
尼玛,尤启立还成KPI押金了?
不是,让卫东忽然意识到个重要的问题:“我没有成为公务员,没有编制吧?”
秘书还以为他在乎这:“目前这个改委会才刚刚成立,一切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算是临时借调,肯定要等到有了成绩才能确定编制和待遇问题,领导这么看重你,你也不是计较这点个人得失的同志吧?”
让卫东差点脱口而出老子才不会白帮忙呢,但眼下所有人都最在意的编制,对他却避之不及:“那就行那就行,确认没有编制,就不能影响我做其他事,这只是个商业合作行为,算挂职,对吧?”
税务大院每年也有来挂职的其他公务员,这点关系老保安肯定清楚。
哪怕这会儿还没有明文规定编制内的公务员,不得经商,让卫东却绝对不愿落人口实。
秘书都惊讶了:“看不出来,小让同志你还公私分明啊,领导对你寄予厚望,那就一定要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让卫东呵呵笑的回头就打定主意:“本来还想送商州份好礼,既然想白嫖我那就别怪我公事公办了。”
董雪莹有点吃惊但不多:“不当官也好,你这么年轻有能力,何必去受那些气……那就是这段时间要长住在商州?”
让卫东匆忙:“差不多吧,但搞清楚局面我肯定要马上去江州搞定设备、师傅这些东西。”
董雪莹就不会质疑他懂不懂做皮鞋,毕竟尤启立他们比让卫东还要天马行空。
起码让卫东做得还更踏实点。
先打电话给兵站招待所的经理秦建军,请他先帮自己申请个皮鞋公司。
招待所这么多皮包公司,就是改开局面下鱼龙混杂,各种打着搞活经济旗号的公司很好申办,所有流程都有后门关系可以搞定。
擅长做招牌的招待所经理满口答应。
然后才带着改委会成员一同去几家厂做调研考察。
因为董雪莹被专案组调查关押过,就没带着她一起,石头毛儿两兄弟跟着大姐姐到码头上去多感受下吧。
准载五人,其实前后能坐六七人的双排座挤得满满当当,之前还是专案组,现在都成了改委会的各部门成员居然都没落下。
当然他们的目的肯定各不相同。
基本还不吭声。
像小警察那样是想说话不敢说,也有人是想嘲讽却无从说起。
更多是冷眼旁观,总比在单位看报喝茶强。
万一还能跟着抓出什么成绩呢。
让卫东也做得出来,跟码头江湖人都能请客吃饭。
带着这些人却没什么招待举动。
只高强度的对商州现有国营、集体所有制的工厂挨个儿访问。
结果直奔第一站的皮革厂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是整个工厂热闹繁忙,根本没有亟待救助的需要。
光是这种情况,让卫东已经不打算贴热屁股了。
但来都来了,肯定还是要了解下,毕竟皮鞋公司那边都成立了。
接待的厂领导还挺热情,开口介绍:“我们主要就是朝着欧洲地区做外贸销售……”
让卫东差点把舌头咬掉了。
幸好只是给老领导当面口头表达了下想做皮鞋厂的思路,又幸好保持了仔细考察实际情况的习惯。
不然这次又要装逼成了大傻逼。
人家哪轮到你来改革拯救。
连忙请教:“商州这个地方做外贸?我知道也就是二战猪鬃卖到同盟国当战备物资,没想到皮革也在出口?”
人家也对他刮目相看:“哦,很少有人知道猪鬃是战备物资,现在依旧还是我们商州最重要的大宗出口商品,连我们皮革制品都是顺着猪鬃生意展开的。”
三四十年后的资讯发达,随便都能搜索信息,很难理解之前几百几千年都是隔行如隔山。
改委会成员在小警察的带领下给领导的见识广博鼓掌!
让卫东瞄他眼,确认不是架秧子,单纯的是大家真有点佩服。
他就来不及懊恼皮鞋没得做,先绞尽脑汁的给科普下:“一战、二战的大炮炮膛、军舰坦克的机械设备,都需要猪鬃这样软硬度刚刚好的材料来做毛刷,据说全世界也就蜀川一带最好,所以成了欧美跟东瀛汉斯都争抢的好东西?”
厂领导说起来更自豪:“对,差不多是这样,猪鬃的独特韧性,对于被灰尘污染、生锈的机械零部件或炮膛清理非常有效,整个蜀川、包括蓉都那边养的猪最后都到这三峡口来屠宰、取毛、预制,然后以高品质的外贸货打包顺水发到沪海、HK卖给全世界,二三十年代就建立了国际质量标准,最高时期占据全世界95%的份额。”
甚至顺手指了指桌上的电话:“三十年代整个蜀川,只有蓉都和商州有电报局,江州都没,就因为这猪鬃生意,但陪都时期就把重心转移到江州了。”
然后再指指窗外:“猪鬃卖得好,跟洋人洋行打交道多,其他各种外贸生意顺着都展开来,肠衣专卖给大嘤做红肠,做猪肉罐头卖给东欧苏廉,肠衣厂、制革厂、皮毛厂、罐头厂都是这么围绕生猪建立起来的。”
其他改委会成员都惊叹,大多也不知道集中在城边这片厂区居然主要是做外贸的,正在讨论是不是因为过去十多年的原因有点断档?
让卫东却立刻注意到里面那个词儿:“从我们这里做罐头到东欧、苏廉,早就开始了?怎么会非要我们这里的罐头?”
金色传说里,老尤不是用多少火车皮的午餐肉罐头去换回了飞机么。
难道根子在这里?
这条线是怎么搭起来的?
人家解释:“我国的罐头是从抗美援朝的时候大量开始建厂投产,全国统一规划,各地根据产出做各种品类,我们因为一直有大量生猪屠宰生意,就分到做肉罐头,打完仗这罐头一下就富余很多,当时国家组织朝着苏廉、东欧卖,结果我们这里的猪肉罐头很得老毛子喜欢,五几年不是正好蜜月期么,派了专家过来按照他们的口味做清真罐头。”
让卫东这才恍然大悟,他在商州税务大院不闻窗外事,是真不知道这事儿。
参观一圈下来,皮革厂的主要产品竟然是箱包,质量很好的那种皮箱,就港片里面密码箱那种。
都是外贸部门联系的订单样式生产,根本就不走商州本地这条线,甚至连缴税都不在这边。
完了,心头还打算做皮鞋厂的让主任有点傻眼。
不过好在他已经是个成熟的买卖人,这家不做廉价相机,西山厂能做,无线电三厂不愿改进研发,邮电器材厂可以接手。
那就沉住气挨个儿看。
一天参观两三家厂,沿着皮革厂这边挨个儿看。
晚上回去再跟董雪莹总结商量:“玛德,整条街全都是围绕猪的生意,而且还全都是有国际水准的档次!”
外贸要求,自然都是按照国标建立,哪里轮得到他这么个二杆子废话。
董雪莹一边给他挟菜,一边吃惊:“哦,对,从小就是听说那条马路都是猪生意,老尤好像也提过商州有不少外贸生意,但肯定都属于外贸部门,哪里会轻易分出来。”
让卫东就很有种贤内助的舒适感:“那我再慢慢观察,总能找到些生意机会。”
董雪莹都不把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怕离不开:“嗯,一定有机会,还有什么都讲讲,喜欢听。”
小婴儿坐在让卫东胸口的育婴袋,也呀呀呀的手舞足蹈表示对对对。
挺好的一家三口吃饭温馨场面。
石头和毛儿坐在旁边默契的不断打岔:“三姐说家里以前也做过猪鬃生意!”
“刚才你说有杀猪场,带我去看看嘛,听说杀猪容易出高手……”
俩成年人迅速对视,没错,促使他俩坦诚相见的,就是那个杀猪匠。
真是冥冥中一切都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