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敬,他真成仙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85/51790885/b_51790885.jpg)
第120章 告老还乡
看着眼前已经称得上老迈的中书令大人,皇帝眼中的情绪晦暗不明。
“您当真想好了?”
温思远脸上挂起一抹笑容。
“陛下何必这样,老臣的年龄本也到了,臣累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耳边回荡着老人声音的皇帝,眼前浮现出这位两朝老臣小时候将自己架在背上玩耍的场景。
那时的自己只是个被笼罩在几位兄长阴影下的小皇子。
那时的温思远不过还是老中书令身旁的幕僚。
时光荏苒。
皇帝有些感慨。
“也罢,那就委屈您了。”
温思远摇了摇头。
“何来委屈,陛下言重了,只是老臣还有一心事。”
皇帝道:“温筠?”
温思远苦笑道:“臣这老了才有幸得来的孩儿哪里都好,既没有什么三两成群不知来路的狐朋狗友,也没有如同纨绔般整日里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只可惜他对于庙堂之上的事情全无半点天资,这要是生在寻常百姓倒也不妨事,但他却又生在了老臣膝下,老臣平日里办差刚正不阿,明里暗里也得罪了不少朝臣,就怕以后等老臣不在了,温筠会替我还债啊,那些老狐狸们可没一个好惹的。”
皇帝听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有些苦涩道:“温大人这是埋怨朕对温筠的关注太少了?”
温思远连忙道:“陛下,老臣绝无此意,只是的确恨铁不成钢罢了。”
皇帝点点头道:“朕明白,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朕便给温筠安排个远离都城的闲职,保他一生的荣华富贵不说,也不会招惹上都城中这些庙堂之事。”
温思远的神情显然放松了不少。
“老臣谢过陛下。”
皇帝看着对方,长长叹了口气。
半晌,他又喊了一声谢保义。
没有理会很快进来恭敬跪倒在地的小太监,皇帝自顾自写着什么。
只是看他紧锁着眉头,恐怕那落笔的内容让他心中并不好受。
半晌,皇帝终于停笔,仔细将手中的纸张折好,向前伸去。
“这里面是朕的旨意,交给谢东锋,嘱咐让他按照其中的内容拟旨,而且提前读仔细读清楚,明日早朝的时候可别口误了。”
谢保义低着头向前两步,双手恭敬接过纸张,继而后退离去。
温思远看着被小太监轻轻合上的御书房门,扭头又看向皇帝,眼中流出一抹询问之情。
皇帝微笑道:“温大人不必忧心,朕心里清楚。”
温思远微微颔首,没再多说什么。
...................................
...................................
快要入夏的金陵忽然来了一场雨。
而在这场春雨之中,有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飞速在整个金陵城传播开来。
被人尊称为温宰相的中书省中书令,温思远大人告老了。
温思远把身边人管理得很好,这数十年之间,这位温宰相的家人亲属从未做出半点出格之事,因而温府在金陵城内屹立了多达数十年一直未曾发生过大的变故,
因此温思远的才能在大周庙堂屹立多年,而始终屹立不倒。
可是现如今,温思远却被皇帝一旨送回了老家,自此告老还乡。
而且温思远传回来的消息还不止于此,温府更是要搬家。
除去这座府邸之外,全部都要搬出去,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
温府的每一个仆人都是温思远亲自所挑,那些和温思远沾亲带故的亲人早在第一次出现在温府的时候,温思远便说过许多东西。
因此在知道这座府邸的主人要离去开始,没有任何人胆敢反驳,以及质疑。
此时的温府里,下人们在收拾东西,那些从未知道这座府邸主人在想些什么的亲眷则是沉默的看着这番景象,看着那些下人将他们的东西收好,打包。
府邸里很忙碌,但更为安静。
有妇人看着这副景象,实在是忍不住,不由得微恼道:“老爷即便是告老了,但是这府邸还是温家的啊,在这金陵城里待得好好的,这是要往哪里去?”
只是她一个人在说话,但其实是这些亲眷心里共同的疑问。
没有人回答她。
因为唯一能回答她这个疑问的那个老人还没有入府。
温思远的确路过过这座温府,可没有选择踏足,听着雨声外的一些其他声音,温思远很欣慰,因为这件事和他想的事情,没有半点偏差。
既然如此,那之后的事情,是不是也会如此?
由此便显得有些气氛微妙。
在远处,有个年轻男子看着这边景象,听着这妇人开口,默不作声。
其实在那妇人开口之后,不少人的目光其实都在他身上。
他叫温筠,整个金陵城百姓都知道他是温宰相年来才得的独子。
因而老中书令很宠爱这个宝贝儿子。
可即便是这样,关于这件事情的内幕,温思远也没有告诉自己儿子。
温筠走过来几步,看着那位他名义上的姨母,轻声解释道:“父亲的想法,一向不与外人说,现如今既然父亲觉着这金陵城待着不妥,换一处便换一处,姨母实在是不该如此开口的。”
那妇人皱眉道:“姐夫已经在大周做到了庙堂之最,整个金陵城,乃至整个大周谁不对姐夫尊重至极,即便告老了,那又为何突然要离开金陵城?难不成寻到了一处更好的地方,可即便是如此,为何不说出来,让一大家子人一起商量商量,改换门庭这件事,难不成陛下真的就轻易答应了,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后手.....”
温筠没太听明白妇人的这一番话,心中暗自道:“怪不得父亲一向不愿意与女子多说,也不愿意娶妻,原来女子实在是话太多。”
皱了皱眉头,他耐心道:“父亲的决定,不管对错,姨母只管遵从便是,若是不愿意听,便去对父亲言明便可。”
那妇人一怔,随即便停下说话,对于那位大周朝野都不敢如何招惹的姐夫,她可是一点也不敢招惹,因此温筠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她便安静下来。
而她身后的一众亲眷都不再抱丝毫侥幸,毕竟温思远的威势,并非只在庙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