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盘算
老郑带着儿子们坐在西屋里,商量着郑二郎乡试的事情,说是商量,基本上他说了算,毕竟他也是经过几天深思熟虑的。前几天县衙里接了公文,明年要开考了,老郑准备着让二儿子参加乡试。
本朝重视教育,开国皇帝穷苦人出身,对于文化很是向往,尤其对前朝文风很是推崇,自一立国便兴学开科举,准备广纳贤才,但是几年下来,太祖皇帝认识到,治国需要才子们,但才子们未必都会治国,而且平民们欢迎的,世家大族未必喜欢,这使得政事上很是掣肘,于是朝廷果断暂停科举,恢复了举荐制,毕竟百年大家培养的子弟见多识广,又有家族作为依托,行事起来很是有章法和依仗。
当今圣上是本朝第二位皇帝,这位皇帝颇有乃父之风,崇尚文化,自己也爱学习,但是学习没能改变性格,他有些暴躁任性。跟他爹一样,他对世家大族没什么好印象。在他登基的第三年,他开了恩科,恢复科举取士,并且取消了诗词歌赋的比例,改以策论为主,殿试更是以一纸策论定决。
皇帝觉得自己的改革是成功的,至少相对公平,平民也好,世家也好,各凭本事,但是商户依旧不能参加,皇帝是这样想的,做人不能既要有要,尤其是钱权不能站在一起,他认为钱这个东西很奇妙,确实能熏心,再说商人为五蠢之一,唯利是图才是本心。
其实老郑是举荐制的获利者,他就是被举荐当的教谕,不然他一个秀才是当不上的,当然这里有他大姑娘的公爹,他的老友,本县的前主簿,他的老亲家的功劳,王亲家是举人,和大儿媳家沾了远亲,他先前在这清县做主薄,后又设法去邻县做了主薄,虽然都是主薄,但临县是大县,王亲家提了半级,老郑大女儿嫁了王家二儿子,自然随着一起迁到了临县。
今年开科举取士的消息,老郑听说比衙门收到公文要早一些,他是听县衙里的杨师爷说的,杨师爷肯定是听县令说的,而县令自然是京里的消息,杨师爷是县令夫人娘家远房亲戚,帮县令管着县里的钱粮,也帮着县令处理书信公文。
杨师爷五十多岁,与老郑工作上交往多些,私交也不错,杨师爷拖家带口在这里,一儿一女,他不在县衙里住,租了房子,离县衙不远,离老郑家也不远,两人的友谊因此开始,而另一位管着邢明的柳师爷是单身一人,他住在县衙里,工作方便,省钱省事,县令夫人也没意见,只当多一个保安了。
交往多了,杨师爷虽不至于无所不谈,但也没瞒着老郑,他现在的妻子是继妻,他的老家在京城,京里有他原配留下的一子一女,均已成亲,他的继妻比他小的多,他自是疼爱,又生下一儿一女,他是十分喜爱,但又要顾忌前面的儿女,于是他索性趁着知县有这个外放的机会,他便带着继妻和小儿小女来到这清县,而家里的产业均交给大儿子打理。
可能是远香近臭,儿子倒是懂事了,每月帐目都和他交待,按月寄银子给他,大女儿也不断地捎来衣物等,他手里有些积蓄,又拿着师爷的月银,在外租房,知县还给了补贴,他觉得日子也挺好,唯一缺憾是毕竟人生地不熟,他遇到了老郑,颇有相见恨晚之意。杨师爷觉得,老郑虽然学问一般,但是个难得的通透人,本份又知趣。
杨师爷随知县离京时,已有开科的消息,但是没有确定,谁也不敢乱说,京里的私信来了,杨师爷知道,公文下来还要一段时间,他便与老郑暗示了,老郑任教谕一职,他这样并不违规,况且两人平时也说起过郑二郎的事。,他见过郑二郎,印象也好,也愿意他更进一步。
老郑自听到这个消息,就开始督促郑二郎温习功课的事,同时他给安县的王亲家去了信,问了大女婿的功课,也隐晦的提了这件事,他知道,他那做主簿的亲家会明白的。
果然前几日,他接了亲家的回信,信上说,准备送儿子去松山书院学习一下,问问郑二郎的意思,是否一起去。老郑明白了,同时也感谢,以他的学问并不能辅导郑二郎,只能督促,本县的师资有限,给亲家去信的意思,也是要寻找书院。
现在得了准信,接了公文,老郑自是要和儿子们说一说的。他看着两个儿子,斟酌着开口:“县尊大人已和为父明示,京里的规矩,六十岁退养,县尊大人的意思是本县循例,明年冬,为父就六十了,自是该退养了。”
兄弟俩沉默了,有点伤心又有点惭愧了,不知不觉中父亲都六十岁了,可这一大家子都还靠着父亲呢。
郑大郎先开口:“父亲,儿不孝。”说着就要跪地,郑二郎一见也赶忙跟上,老郑挥挥手说道:“坐好喽,叫你们来是商量事情的,坐好听着。”
兄弟俩急忙正襟危坐。老郑缓缓开口:“前儿县衙接了公文,朝廷已经议定,明年开科,我想二郎应该去试一试了,大郎,你是大哥,这件事你怎么想的?”郑大郎连忙站起:“儿子都听阿爹的安排。”想了想他又补充道:“读书是好事,真若中了举,于全家都是好事,爹娘高兴,我这做大哥的也荣光。只是我不争气,让兄弟辛苦。”
老郑对郑大郎的回答比较满意,又看向郑二郎,郑二郎表态:“儿子听爹爹安排,自是会努力的。”
老郑挥手,让儿子们坐下。儿子们听话,这让老郑准备的劝说的话有点没用了,但老郑还是按原计划,很是语重心长的说:“二郎啊,过了年,你也三十有三了,早过了而立之年,大姐儿和阿善身子骨弱些,康儿和健儿还小,你将来要顶门立户的自己过日子,现在家里有你大哥看着,爹希望你,珍惜这次机会,爹已经拖了杨师爷,爹快退养了,县令大人这点薄面还是给的。”
“大郎,你呢,从小不爱读书,爹也不逼你,如今,你自己也快当祖父了,应该知道为人父母的心思了,无非是盼着儿孙安居乐业而已,咱们小门小户,图的也就是个生活安定,如今勤儿在县衙当了捕头,勉强自保,日常读书还是要的,如今县令大人颇看中他无非是因为他多认几个字,是个童生罢了,你要督促他,多读书明理,知县大人问起话来,总要答之有物,以后才能有个好前程。勉儿年前就能回来了,明年参加县试,应该问题不大,若没有意外,应该能取个秀才,有了功名,说了亲事,他便也能自保了,当然,若能更进一步自是更好了,以后你就只管着聘了二丫头和三丫头就好了。”
老郑又看向二儿子:“老二,你的负担重些,你有三个儿子,永善身子弱,我看今年倒是好些,大姐最近也好些了吧,明年他俩就十二了,当年那个道士说俩人十二岁之前不能离开,如今大了,明年永善也该出去读书了,他是你的长子,将来是要和你一起撑起家的。”
父子三人在房里细细打算着。老郑的思路应该是对的,本朝虽然前几年停了科举,但是县试是一直没停的,两年一次。本朝是重视教育的尤其是基础教育,官学,社学,义学,私塾并举。老郑家的规矩社学免费两年,官学四年,可参加县试,取得童生,进一步可取得秀才,如若未取就去临县书院学习两年,再考秀才,孩子们的学业就算结束了,秀才有癝粮和膏火每年十五两,可以够一个小家糊口。秀才还可以教书,抄写,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