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研究问题
1.2.1 问题成因
大健康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大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新技术、新生产、新生态特点的医药制造业,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行业领域。近年来,属于第二产业的医药制造业,以庞大的产业市值和较高的产业链竞争地位,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健康产品的生产部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对医药制造业的经营绩效存在关键性作用;作为支柱产业,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创新绩效对整体大健康产业将产生连锁效应,甚至可能对大健康产业链带来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因此,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关乎自身经营业绩,甚至会影响大健康产业全局发展。由表1-1结果可知,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平均研发人员数为12.27万人,整体呈下降趋势,最高的2014年为13.39万人,说明近年来医药制造业没有明显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对比化学药品制造与中成药生产方面,2014—2019年中成药生产的研发人员数不及化学药品制造的研发人员的一半,说明以往医药制造业更倾向于化学药品的研发,中成药的研发人才投入相对较少。表1-2结果显示,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的研发项目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平均保持7.14%的年增长速度,2019年项目数高达3.23万个,说明当前医药企业比较热衷于通过设立研发项目来加快医药产品研发。从研发经费投入情况来看,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并且平均保持19.07%的年增长速度,2019年研发经费高达684.42亿元,反映了当前医药制造企业开始注重医药科技创新,并且期望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经费投入来获得市场收益。综上所述,我国医药制造业比较注重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关于以化学药品为代表的西药研发,此外,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更倾向于加大研发项目投入,而容易忽视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表1-1 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研发机构人员数情况

表1-2 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技术研发投入情况

技术创新产出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了医药制造业当年的经营绩效。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通常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等经营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表1-3反映了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情况。从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来看,2014—2018年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呈增长态势,且年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年稳定增速为12%,2018年新产品销售收入高达6367.04亿元。但是,2019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出现大幅下降,跌至3656.87亿元,原因可能有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导致市场需求不振以及新产品研发结构不合理等。从专利申请数指标来看,2016年是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的分水岭。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政策影响,2016年后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快速增加,仅2017年、2018年分别增加了2093项、1820项。但是,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变化一致的是,2019年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数迅速下降,跌至9028项,同比2018年专利数下滑了50%。综上,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自2016年来展现了较高的水平,医药新产品也受到了较好的市场认可,取得了一定的研发业绩,但是2019年无论是新产品销售收入还是专利数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表明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3 2014—2019年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情况

综上所述,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占据了重要的竞争战略高地,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偏重医药研发项目经费投入,而忽视了企业科研人员体系建设。医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关系着大健康产业可持续性发展。②中成药研发力度不足,产品研发大多停留于低附加值的中药饮片。相对于更严谨的临床试验,医药企业花费了更多的研发成本于化学药品方面。③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有待稳步提升。因此,面临当前如此复杂多变的技术创新局面,过去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是否产生了较高的市场回报?大健康战略实施后,广大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是否增强?技术创新效率是否进一步提高?根据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溢价作用。在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如何探索一条普遍适用于医药企业的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实际路径?结合医药企业经营绩效,有助于企业管理层进一步发现和改进当前技术创新的不足,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与大健康产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也有利于探索一条关于技术创新与医药企业绩效的可实践路径,进一步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