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1章 避其锋芒

张武不住叫骂着,却听见床榻之上传来朱棣虚弱的声音。

“多久?”

张武转过身,伏低身子,颇为激动的说:

“殿下,您醒了!”

朱棣眨了眨眼以作回答,被张武搀扶着半坐了起来,他看向楼英,重复了自己刚才的话。

“楼先生,余毒还需多久才能排尽?”

“殿下,您都听到了?”

朱棣点了点头,前面楼英施完针之后,他便悠悠转醒,虽然没能睁眼,但张武与楼英的对话却听了个一清二楚。

楼英脸色犯难,对于朱棣这般善马上厮杀的王爷来说,不能动武算是个不小的打击,他本想等朱棣醒来之后徐徐告知,没成想已经被听去了。

“殿下,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此期间殿下万不可调动气力、举拿重物,老夫亦会钻研一番,为殿下寻得药效温和的药草试着服用。”

朱棣听后并未气馁,反问说:

“若找到解药或以猛药攻之,可否解毒?”

“若能找到解药,剧毒迎刃而解,至于以猛药攻毒,此法冒险,此毒源于倭国,虽万变不离其宗,可与本土毒药亦有几分差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殿下万不可行此方法。”

张武听到解药二字,忙问说:

“殿下,你知道解药在哪?”

朱棣的后心隐隐作痛,听到这话,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张武。

“废话,你也不想想这刺客是谁的手笔?”

“我问你,黄家可查抄了?黄立椿及其子嗣现在何处?”

张武尴尬一笑,回说:

“殿下,锦衣卫赶来灭掉刺客后,便将黄立椿及黄府上下控制了起来,为避免府衙那边出状况,人都被押在黄府内严加看管。”

“郑指挥使这两日忙着逼供,试着调查出刺客受何人指使,如今还在黄府审讯呢。”

顿了顿,张武突然想起一事,又说:

“不过黄立椿的长子黄皓在被押回府后没多久便暴毙而死,而黄府的二房黄裕不在府中,去向不明,锦衣卫正在全城搜捕。”

朱棣点了点头,随后陷入了思考中。

第一世尚未夺位前,他从未听闻江浙世家与福建沿海扰边的倭寇有过勾结,许是世家藏得较深。

明朝立国之初福建沿海的倭寇中,六成都是倭人,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明朝藩属国琉球的岛民。

不过明中后期,随着世家不断崛起,沿海卫所士卒偶有参与走私的情况,其倭寇的组成也掺入了汉人。

他没想到建国之初世家如此势微的情况下,竟还和倭寇有所勾连,此番行刺于他,背后必定少不了黄家的影子。

可画舫之上黄立椿的言行举止很是恭敬,眼神中也并无敌意,看其举止,也算是个聪明人。

勾结倭寇,必不可能是一家所为,朱棣本就想借黄家之手,来铲除江浙世家,就算黄立椿真的有那个胆子,其他坐山观虎的世家也不可能任由他胡来。

那便只有一个可能,此事出自黄家,但黄立椿这个当家之人却并不知晓。

结合黄皓的暴毙及黄家二房的潜逃,及那突然暴起偷袭他的女子,背后之人几乎呼之欲出。

朱棣强忍着背部的疼痛,被张武搀扶着走下床榻。

“去,告诉郑天一,秘密转移走黄家的主要人物,再一把火将其宅院烧了,燕王府本部护卫及锦衣卫立即随本王返回京师!”

张武心中一惊,下意识问说:

“殿下,那您这伤?”

朱棣这么一动,后背的伤口隐隐开裂,疼痛让他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我问你,我遇刺一事传出去有多久了?”

“遇刺当夜属下便按照吩咐,将事情散了出去。”

朱棣脸色苍白,眼神却炯炯有神。

“勾结倭寇,无论是出于何等目的,其利益都是巨大的,背后都绝不可能只有黄府一家,江浙地区定有不少世家参与其中。”

“而今阴差阳错被我撞破,待他们细查便知道行刺我的乃是倭寇,为保全自身,他们必不可能留黄府知情之人的命,甚至剑走偏锋,借黄家勾结倭寇一事,联合那些个倭人将我除之而后快。”

朱棣所言皆经过他的缜密思考。

海寇乃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隐患,朱元璋意欲禁海也有一部分防备海寇之意。

而今黄府勾结倭寇,绝对不单单是为了行刺朱棣,背后兴许有不为人知的勾当。

这么大一块蛋糕,只凭一个小小的黄家,是根本不可能吃得下的。

虽然他此行带的人手加上锦衣卫足有四千多人,可这毕竟是世家的老窝,如若鱼死网破反而容易激起世家反叛之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全黄立椿这个知情人的性命,他身为一家之主,不可能对自家亲人勾结倭寇一事毫不知情。

若是查出倭寇与江浙世家勾结的证据,事情便不简简单单是新学出巡、打压世家了。

弄不好,此事就将演变成类似“胡惟庸案”、“郭桓案”那样的大案。

世家贵在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其底蕴颇深,难保不会藏着什么手段。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皇帝对于世家很难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单凭朱棣此刻的身份已经难以压得住了,必须得知会朱元璋一声。

张武虽还是没听大懂,但看到朱棣凝重而苍白的脸色,也知道现如今他们的局势不利,让楼英帮着搀扶朱棣,他则跑出去传信去了。

“楼先生,若用人试毒,再由你试药调配解药,有几分把握解我身体之毒?”

楼英搀着朱棣,扶他坐下,查看着他的伤口,听到这话,手上一顿。

“殿下是想用那些倭人的兵器来找人试毒?”

“不错,黄家那帮人死了也是白死,不如选出几人来,带去京师做试毒之人,由你在其身上调制解药。”

楼英愣了一下,他倒是差点忘了,眼前这位,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光是那生死簿上都快把江浙一带的世家全写满了。

“若有人能用作试药,老夫没有那么多顾忌,有六成的把握配出解药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