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逼我放飞自我是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轧钢厂可以吗

这里就需要翻译一下,因为这段话很有时代特色。

应该都知道,在建国初期,一切政策都是偏向和照顾于城市里的无产阶级,哦,还有农村里的贫民。所以在这个群体中,如果还不知道感恩,那还是人吗?简直就是畜牲。

所以说,这个群体几乎都是死忠。为了忠诚,赴汤蹈火可能有点夸张,但他们心甘情愿的愿意做出自我牺牲。

也就是说,政府全方位的照顾好这个群体,这个群体也回报绝对忠诚。

其中也包括了石老轴。他就是个捡破烂的,难道不是无产阶级吗?

石老轴就是性格方面比较轴,他又不是缺心眼,谁对自己好。怎么可能不知道吗?

作为捡破烂的,在建国前,每天其实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说不定明天就像野狗那样的死去。但到了建国后,生存肯定不是问题了,温饱也得到了解决,甚至还有了地方住,日子更有了盼头……

而且对外一雪国耻,对内给予尊严。你说那是什么感受?

这种感情,后来的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就是一心跟着政府走!一点儿都不夸张,信任到盲信的程度,相信到迷信的程度!

政府同样也相当信任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用自己的绝对忠诚做出回应,确实对得起那份信任。

就不提其他,等到8、90年代,许多百姓家里,许多车辆驾驶室里,不都是自发挂着老人家的相片吗?照样发自肺腑的怀念他。

就是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感情。

回到这里,正因为全面推行公私合营这项国策,街道才会那么的重视,直接让王部长带着街道工作组,驻守在居委会。

但对于那些私营业主?如果不愿意公私合营?那你有种就试试,有的是手段来对付你。

不过对于自由职业者?许多还是石海这样的死忠群体?那只能说服教育了,非常的令人头疼。

因为这些人,有的安于现状,不愿意做出改变;有的在外面野惯了,根本不愿意受到单位的拘束;还有的想不通,我就是自食其力,凭什么让我公私合营了呢?

而且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苦哈哈?总不能断了他们全家的生计吧?

所以只能够苦口婆心,不断的说服教育。工作进展也相当不顺利。

因此像石海这样的“一口答应”,就让王部长和赵主任十分开心。她们是真心把石海当成自己孩子看待的。

“海子,街道准备把你安排到废品回收站。你家的那辆排子车,也能让回收站折价回收。”

石海倒是无所谓,什么单位都可以。反正有了个稳定工作,弥补上了自己最大一个短板。不过……?

石海就疑惑问道:“王姨,赵姨,我才16周岁啊?”

“16岁怎么啦?以前16岁干革命的多了去了。像你这样的棒小伙,正好是咱们革命工作需要的。”

一旁的赵主任也笑着补充道:“以前16岁的小伙子,他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连媳妇孩子都有了。不过海子,万一你当上干部,《婚姻法》还是需要遵守的。满20才能打结婚申请报告啊?”

好家伙!

石海算是听明白了。在这个年代,16周岁就能够参加工作。而且不是干部的话,连娶媳妇都完全没有影响?

事实上也是如此。老百姓早婚不扯证,办酒住一起就算结婚。这样的事实婚姻多的是。政府也懒得管那些破事。

突然之间,石海就灵机一动:“王姨、赵姨,有没有其他单位?废品回收总感觉有点那个,我还想继续提高自己呢。”

反正有枣没枣打三竿,说不定还有其他更好的单位呢。

没想到还真的有。

王部长笑问道:“那你想进啥单位?”

“工厂有没有?”石海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王部长哈哈大笑。她一拍桌子:“看到没有?咱们的孩子就是觉悟高。小宁,那张招人单位的表格在吗?你让海子自己挑。”

边上一位戴眼镜、胡兰头的女青年,她笑容满面的给了一张表格。石海偷偷扫了一眼,这位小宁肚子微微凸起,应该已经是个准妈妈了吧?

石海接过表格,粗粗看了一遍,就忍不住吓了一跳。

轧钢厂、肉联厂、纺织厂、搪瓷厂……。足足十几家厂,特么的都是好单位啊?

一时之间,石海就有点精神恍惚。这不会是做梦吧?还有这样的好事吗?

“呃……王姨,红星轧钢厂可以吗?”石海就变得更加心虚。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像轧钢厂这样的钢铁企业,后来就是最顶尖、最热门的国企大厂。

甚至后来兴起了互联网企业,它们都还在沿用“大厂”这个名字。

没想到王部长和赵主任意味深长的相视大笑,连那位小宁都在掩嘴而笑:“小赵,没看错人吧?我就知道,这小鬼肯定会挑选轧钢厂!他就会挑选这种最艰苦、最光荣的工作。”

石海已经彻底懵逼了。他根本没有想通,为什么王部长和赵主任会如此的兴奋?

不是应该自己兴奋吗?毕竟在这个年代,轧钢厂就是首屈一指的好单位,普通百姓是很难找到这份工作的啊?

其实石海想岔了。因为上面的那段话也需要翻译一下,同样也很有时代特色。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光从职工人数来看,就从建国初期的1000万人左右,增加到1960年的4500万。想象一下,就在这10年间,竟然翻了4.5倍?直接增加了3500万职工人数?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其实从58年开始,岗位基本上已经饱和,一般不再继续增加。并且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是那个156个项目,建设了大量工厂,职工人数简直就是急遽膨胀。

所以说,现在是56年,情况是截然相反的——根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工厂招不到人!只要出现合格的劳动力,各家工厂都是疯抢的!

感觉很违反常理吧?那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