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旅行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
生命就像一朵百合花,终有凋谢的一天,然而好的旅行,就如清晨的雨露能让花儿清爽一样,能让生命丰沛充盈,旅行的本质是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们需要在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学习感知幸福的能力,因为没有人一出生就知道幸福是什么。
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是旅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幸福的旅行不单单是走到让人感知幸福的环境中去,还需要旅行者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去学习的,掌握后再到生活中实践,来增强我们感知和体验幸福的能力。所以在本书中提到了许多种感受幸福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幸福感和丰富人生经历。就像小孩子只有学习了父母相爱的方式之后,才能够学会去爱别人一样。
心理学学者柳博米尔斯基曾经提出关于幸福的模型:个体长期的幸福水平受三个主要因素控制,即遗传决定的幸福起点、与幸福有关的环境以及幸福活动的实践。
在这三者之中,遗传解释了幸福实现可能性的50%,生活环境解释了幸福可能性的10%,而个体所选择的积极生活解释了剩下的40%。在最新的权威学术杂志《自然》中发表的一篇文章揭示了我们所处环境与幸福之间的联系,作者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凯瑟琳·哈特利,他们研究了参与者在3—4个月的时长中的GPS定位数据,以及他们在不同地点的积极或消极情绪状态,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时,即当人们到新奇的地方时,会有更丰富的体验,他们会感到更幸福,同样,积极情绪会驱动人们更频繁地寻找这些有益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也就是说,旅行到全新的地方,会帮助人们提升积极情绪,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无论我们是出生于乡村,还是长久居于城市之中,我们自身都具有选择幸福的机会,那就是旅行。
本书中所提及的旅行心理学,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旅行者的心理活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云游》一书中提到,旅行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很大的不同,作者认为传统的心理学是将特定状态下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静止的、稳定的心理,而旅行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人的渴望,主要是探究人为什么不想待在原来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会披星戴月地赶往另外一个地方,旅行地点有什么样的隐含意义。
这是我们对于自身生命状态的追问,我们希望通过旅行来找到答案。
正如《云游》中所讲:在正确的时间降落在正确的地点,抓住机遇,把握当下,绝不放手——这就意味着破解了保险箱的密码,真相即呈现,在那里你将找到挚爱和幸福。
本书中介绍的最为重要的有关幸福的理论,就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的实现全面幸福的PERMA模型,他提出幸福是由这5个元素组成的:积极情绪、心流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意义和人生成就感。
而我认为PERMA模型便是实现幸福的方法论,也是实现旅行幸福和疗愈的理论基础。
旅行疗愈心理学就是通过在旅途中学习PERMA模型实现幸福与疗愈的学科。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心理学理论,和自身的旅行实践结合,通过学习的方法来获得自我的成长。
有效的学习方式往往不是线性的,而应该是自然循环的。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流动的,是有生命力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曾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库伯学习圈。其中他提到学习不仅来源于经验的积累,还来源于抽象事物概念化的过程,即把对于一个问题的经验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层面,让它形成一个系统,适用于一整套有共性的问题。
库伯学习圈
我以库伯学习圈为基础,提出了旅行学习圈,即在旅行中学习旅行心理学及PERMA模型的循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旨在帮助人们学习感知幸福甚至创造幸福的能力。
库伯学习圈
旅行学习圈
在旅行学习圈中,学习的起点是经验和体验。所以我们先要去旅行,体验旅行中“行万里路,见世间百态”的感觉。通过旅行积累大量的原始材料(如照片、笔记等),之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反思性的观察——回想、思考、反省、整合,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收获或发现(如旅行实现放松的方式或旅行疗愈的方式),有时这些收获往往是抽象的,甚至是无法言说的,若是将这些想法形成一个系统,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如总结出的旅行PERMA模型),于是将这些概念化的理论再次用于生活实践,将收获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或再次旅行,以检验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以此再次体验旅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旅行体验式学习的循环。
在这样的学习循环中,我们会更好地学习到实现幸福的方法。这样,有关幸福的方法论就能够进入我们的认知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旅行与幸福。本书的六个章节也会依次按照PERMA模型的每个首字母所代表的元素来阐释旅行疗愈心理学的内容。
旅行学习圈
旅行与幸福有关,同时旅行也可以疗愈身心,在将幸福的方法论用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之后,我们会发现精神的力量会慢慢复苏。
最后,愿读过本书的人,在旅行中能识别生活中的能与不能,在接受与改变之间觅得一处平衡之所。
愿你在旅行的微光当中,看到一个敢于追求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