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望父成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还有批人

“上前答话。”

随着万历一声招呼,这人很快越过两边朝臣,抬脚走至了一群绯袍大佬的前面。

“臣崔呈秀。”

“弹劾都察院御史刘光复。”

提起崔呈秀知道的人或许寥寥无几,但若说起魏忠贤手下五虎那可就如雷贯耳了。

这个崔呈秀便是后来的五虎之首。

他万历四十一年高中,现在都察院观政。

之前曾多次投奔李三才,但都俱不被接纳。

就连座师叶向高和左都御史张问达,对其也均都极为不待见。

叶向高卸任首辅归乡之前,同年进士的拜帖全都接了,只有他的被退了回来。

而他们这三人,又全是东林党人。

数次的热脸去贴冷屁股,让崔呈秀对东林党人极为痛恨。

处理刘永祚之事需要有文官帮忙造势。

魏忠贤不过就是把刘永祚夜宿百花楼的消息稍微透露了一下。

想不到,就有了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

崔呈秀能在将来攀附魏忠贤,说明他是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又能成为给魏忠贤出谋划策的五虎之首,说明崔呈秀本身也是个极具谋略之人。

最关键的是,崔呈秀是被东林党推出来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东林党不愿接纳崔呈秀,那就别怪别人去接纳了。

现今除了东林党,就是浙党齐党楚党的。

能找个什么党都不是,用来对付那些党的。

可真太不容易了。

崔呈秀走上前来,道:“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刚启蒙孩童都知道的道理。”

“刘光复现今还在刑部大牢,刘永祚身为人子却夜宿歌妓,此乃为大不孝。”

“而刘永祚自身又是个生员,刘光复不能为朝廷严格教子,培养优秀的治国人才。”

“岂不闻,这就已是极大的不忠?”

“何况,刘光复身为御史,连自己子弟都教育不好,又如何去检举监察百官。”

“臣以为,当革除刘永祚的生员。”

“罢免刘光复,永不叙用。”

这个崔呈秀当真是个人才。

不过短短数语,就让全体文官争相为之贴金的刘光复,不再如表面那么完美。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连自己的小家都管不好,又如何去管天下之事。

看着崔呈秀,万历露出了满意的笑。

这么多年,不能说一个谄媚他的文官都没有。

但却没有一人,能像崔呈秀这么得力过。

这么大一个人才,都入朝这么多年了,他咋就没发现呢。

眼看局势突转,旁边方从哲随即道:“陛下,刘永祚纵有过错却不能否定了刘光复的贡献。”

“刘光复教子不利,但在诸暨任职期间,兴修水利改造瘠田,在诸暨留下了难得的贤名。”

“现在诸暨还有的百姓,携万民书为刘光复上书求情。”

“普天之下能得百姓如此爱戴的父母官,又有几人?”

在刘永祚的事情上,他们明知事有蹊跷,却并没办法往下深究。

正如他们假借刘光复之事,实行文官与皇权间的较量一样。

这不过都是双方各自的本事,哪能真的放在台面上去掰扯。

这世上的事若非分个是非对错,那怕也就没有几个对的人了。

在方从哲之后,刑部尚书张问达也很快站了出来。

“臣附议。”

“钉是钉卯是卯,刘光复在诸暨确有善政。”

“若因此就治罪刘光复,难免会让其他干实事的官员寒心。”

“同时,也会使朝廷失去诸暨的民心。”

有了这些理由,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这种情况下,最能看出这些人的阵营。

东林党,浙党齐党那些人谁都不想事后被人诟病,全都表现的最为积极。

反倒是那些没党之人,一直在沉默不言在悄悄观察着局势的变化。

突然曝出刘永祚之事,显然是天子出手了。

自这事儿开始曝光开始,那些胜券在握的东林党和浙党齐党等。

就已经丧失了,对刘光复一事的掌控权。

既都不确定他们是否能取胜,干嘛还要跟在他们后面充当炮灰。

在这些人陆陆续续都表了态,万历旁边的祁生海这才,道:“皇爷,奴婢这儿有个还有意思的事儿。”

“有个叫涂文辅的小太监,说是见了几个从诸暨来的百姓。”

“他们知道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次的这些事情,朱由校都告诉万历了。

让祁生海提出这,也是万历的意思。

万历却像不知道似的,笑着道:“是吗?”

“那就把他们带上来见见吧。”

“刚才有卿家不是说,有诸暨百姓带来了万民书吗?”

“让这些人也一块来吧。”

光是另有诸暨百姓过来就已经够让人紧张了,现在又让递万民书的百姓一块碰头。

这只能说明万历在此事上很有底气了。

不过,纵如此。

他们谁也不能阻止万历面见这些人了。

不然的话,别人还以为他们和这些人有什么勾连呢。

片刻后,携带万民书的百姓率先上殿。

这些人虽说都是庄户人打扮,但面容却红润的泛着光,哪有一点儿庄户人的粗糙。

村里人都知道,夏天日头毒的很。

去地里干上一天,风吹日晒下就得变了样子。

“叩见陛下。”

众人行礼后,万历便问道:“朕听闻尔带来了诸暨的万民书,说是要给刘光复求情?”

这儿毕竟是乾清宫。

谁第一次见这种阵仗都会紧张的。

“是,是...”

“是有。”

万历抬手,道:“呈上来吧。”

祁生海下去取上来后。

朱由校和朱常洛两人撑开,放在了万历的跟前。

大部分庄户都不识字,这万民书自都是按了手印。

只是前方有一段简短的文字,陈述了他们所要上呈的事情。

大致意思无非也就是说。

刘光复在诸暨去确实是有善政,奏请朝廷能网开一面。

最后又详细列举了些,刘光复所做过的具体之事。

再配合着后面的那些手印,让舆论风向瞬间飞升突起。

“挺好。”

“诸暨庶民都能给朕献言了。”

“看来我大明文运还挺昌盛。”

对于诸暨的万民书,万历还是很受伤的。

他当皇帝也是想得万民称颂的,诸暨那些百姓字里行间的却都是对刘光复的歌功颂德。

万历长这么大,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有张先生,有李太后。

好不容喜欢书法,有了擅长的天赋。

却被人张先生指责不务正业,说天子不能沉迷于这些事情之上。

再是天子,那也是孩子。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多了,对万历也是个很大的打击。

顿了下,万历这才道:“诸暨不是还来了些人吗。”

“让他们也一块来吧。”

“朕倒要看看,他们能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