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新农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9章

陈君详与徐萍登记结婚后,陈浩高兴地与李凤霞与阿兰离开定东村。

阿兰开着房车一路向西,不日来到郓梁县堌堆乡马家营村,整个马家营子村坐落于一个叫龙脊岭的丘坡,岭上的石砬子高数米,整个丘陵面积4.54平方千米,为全县总面积的0.43%。

石砬子是指山上耸立的大岩石,通常在地面上凸起的巨大石头,有时也指不太大的山体绝壁。砬子颜色不一样,又因为是石头构成,便有红石砬子、黑石砬子、白石砬子之称。红砬岭上砬子多是悬崖绝壁,多在山顶,多姿多彩的砬子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还有些砬子是根据其象形模样而命名,如牛头砬子,悬羊砬子等等。这个岭上砬子因为像一个龙脊,故这个岭被称为龙脊岭。

陈浩站在龙脊上,这个凸起的巨大石头,东西约百米长,石顶平均宽约两丈,站在上面方圆数里一览无遗。

“好个砬子桥,你是我梦中追寻的骄子,今能邂逅实属三生有幸。”陈浩笑着说。

李凤霞看着陈浩意气风发,知道他爱上这里,于是与阿兰去村里。

阿兰先在小卖部买了两瓶水,然后与老板娘套近乎。

“姐,我们是过路客,想在村子里歇歇脚,这里有没有旅社或民宿什么的?”阿兰问老板娘。

老板娘说:“我们这里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你说的能够住人的地方,不过你们要是有帐篷什么的,那你们可以住在北岭山,那里没有人管。”

正说着,一位农村妇女进来,她的身姿矫健而婀娜,仿佛是田野上的一道风景线。她的面庞带着健康的光泽,她的眼睛犹如秋日里的湖水,明亮而深邃,含有一种无比坚毅和勇气的内在。

她的穿着朴素而简洁,表现出农村妇女的朴实无华。然而,在这朴素之中,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味,那是属于农村的、属于大自然的、属于她自己的独特味道。那古铜色的脸庞显得的庄重,那双眸子宛如深深的湖泊,静谧而深邃。她的头发梳成髻,干净利落,彰显出她的干练和坚韧。

“蓝书记,有何指示?”老板娘的笑容如同阳光地问。

“给我一大包纸巾,再拿一些糖果。”蓝书记说。

这位蓝书记气质朴实而高雅,一头乌黑的发髻像是一幅精心编织的画卷,如同新鲜的稻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映衬出她朴实无华的品格。她们的美丽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劳动的赞歌。她的面庞虽然经受了岁月的磨砺,但是仍然保持了一种乡村特有的红润,散发出朴素的美。那双如溪水般清澈的眼睛。

她中等身材,穿着一件朴素却干净整洁的蓝色布衣,衣角随风轻轻摇曳,透露出几分乡村特有的质朴与坚韧。眼角虽略带岁月的痕迹,却更添了几分沉稳与智慧。几缕碎发随风轻扬,为她平添了几分温婉与亲和力。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温暖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瞬间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与跟随。

李凤霞笑着问:“蓝书记,我们是外乡客,想在村里驻足,您能够给予我们方便吗?”

蓝书记微笑着说:“我们村没有提供宿住服务,您可以去县城。”

李凤霞说:“我们娘俩喜欢这里,想在村里住上几日。”

“福利院有空房子,要是你们不介意,可以给你们住。”蓝书记说。

“我们不挑剔,能够遮风挡雨就行。”李凤霞说。

“好吧,你们跟我走。”蓝书记说。

李凤霞二人跟着老书记来到村西南角的福利院,这里有老人与孩子,还有小学生。

蓝书记把糖果与纸巾交给一个大女孩说:“小苗,给孩子们和老人分分。”

“是,蓝书记。”小苗答道。

那些孩子们得到糖果,安静地坐在老槐树下甜美地吃着。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缝,斑驳地洒在小苗坚毅的脸庞上,她的衣角随风轻轻摇曳,透露出几分特有的质朴与坚韧。她的双眼明亮有神,仿佛能洞察孩子们心中的每一个细微需求,脸上稚嫩的笑容,却更添了几分天然去雕饰的美。

蓝书记让小苗打开西厢房,虽然土炕上炕席陈旧,但是房子里收拾得一尘不染,隐有一丝丝淡淡的艾香。

“这里行吗?”蓝书记问李凤霞。

李凤霞笑着说:“很好,那谢谢你了!”

“晚上你们可以与他们一起进餐,虽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但是天然生态有营养。”蓝书记说。

“能够吃饱就行。”李凤霞说。

饭后李凤霞与小苗聊天,小苗说:“我叫苗雨,是下雨天被蓝华琴书记捡回来的,故而用‘雨’作为名字,在我的心里蓝书记就是我的亲娘,她是春阳暖气片厂老总马宝军的妻子,这个福利院就是春阳卷子盖的,也是村里的教学点。”

阿兰说:“苗雨妹妹,给我们说说村里情况。”

苗雨说:“马家营子是清乾隆年间,姓马的人家在此始居建村并命名的地名。

东距堌堆乡5公里,北距县城18公里,南距大路口乡6公里,西距小路口镇9公里。周围村庄有张湾村、李楼村、西刘村、西坦村、东坦村、贾庄村、井雷村、王井村、梁岭村、杨寨村等。辖有东西营两个自然村,有两三百户,人口过千,辖域面积约六七平方千米。

这里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和少雨,冬季干燥寒冷。地表岗、坡、洼地相间,土壤为粘质土,渗透性较差,加之排泄不畅,汛期地表积水、地下水埋深较小,易受涝渍及次生盐碱化灾害。人为地貌占地面积不大,周围三公里之内没有河流,平均降雨量623.9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656.2毫米。

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棉花、小麦、大豆,该村近年来调整种植结构,以果树、蔬菜、瓜果种植为辅,是农业开发、结构调整的有利地带。”

“这个教学点有多少学生?”阿兰又问苗雨。

苗雨说:“教学点是不成‘建制’的小学,是农村义务教育调整布局的产物,常见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流失、隔年招生等现象,我们的教学点只有我一个教师和十几名学生,他们都是留守儿童。

教学点归乡中心小学管理,在经费的拨付和使用方面缺乏自主权。同时是非常规学校,标准投入难以保证其基本运转,超标准投入又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教学点难以获得地方政府公平、充足、有效的财政支持,面临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施不足、无法享受教育现代化成果的发展困境。

教学点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更是承载当地居民希望的摇篮。办好教学点,是兜住整个教育底部的关键,也是教育扶贫的应有之义。”

李凤霞看着苗雨说:“社会在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变好的。”

苗雨点点头说:“这个社会充满爱,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强,明天的阳光会更加灿烂。”

三人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已经夜深,李凤霞与阿兰和衣而卧。

农村的早晨是充满生机的,它是一天的开始,和谐与美丽的交融;勤劳的人们用辛勤的劳作,书写着大地的诗篇,是希望的象征。空气中弥漫着生活的气息,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阳光下的溪水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飘动的炊烟。远处的牛铃声悠扬动听,与晨曦中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农村的早晨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的香气,晨曦微露,柔和的阳光洒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似乎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农村的早晨是清新的,是宁静的,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万物都沉浸在晨露的滋润中,露珠在叶尖上闪烁,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香气,这是农村早晨的独特韵味。

阳光温暖而柔和,照射在勤劳的农民身上,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画卷。伴随着清晨的微风,乡村的早晨充满了生机。鸟儿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清脆的鸣叫声回荡在田野之间。早起的农民已经开始了辛勤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绿色的稻田间起伏,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阳光照耀着他们朴实的脸庞,映照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乡村的早晨是安详而诗意的。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田野和树林之间时,乡村就被一层金黄色所覆盖。静谧的村庄仿佛被一层淡淡的诗意所包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炊烟袅袅升起,与蓝天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此刻的乡村,如同一个熟睡的婴儿,安静而甜美,让人们心生向往。

村里的早晨是清新宁静的。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晨雾在田野间飘荡,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村里的鸡鸣犬吠声,伴随着鸟儿的歌声,奏响了一曲优美的晨曲。轻纱般的雾气缭绕,静谧而神秘。阳光穿透云雾,洒落在翠绿的稻田和错落有致的房屋上,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乡村的早晨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乐。

听,那田间的蛙鸣和鸟儿的歌唱,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交响乐。

看,那扛着锄头的农民和拉着牛车的村夫,是乡村最朴实的人文景观。

在这样的一天开始,人们用辛勤的劳作和大自然的馈赠共同谱写着生活之歌,真实而又动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早晨,更是一首赞歌,赞美了大自然和生活带给我们的无尽的美好与温馨。

李凤霞留在村里,阿兰去给陈浩做早餐,陈浩问阿兰:“你们昨晚怎么没有回来?”

阿兰说:“我与姑姑住在村里福利院,姑姑现在还留在那里。”

“这两天你不用再回来,我能够照顾自己,你好好陪着姑姑就行。”陈浩说。

“是。”阿兰答道。

“为了你们出入方便,你把ATV开走。”陈浩说。

“开车太显眼,我骑摩托车。”阿兰说。

“行,带上日用东西走吧。”陈浩说。

“好的。”阿兰说。

路过小卖部,阿兰买了许多东西,让老板娘帮忙送到福利院,她则骑车去郓梁县城。

午后,阿兰开车回来,新买的皮卡车拉着很多食品,还有一台电冰箱和一个电烤箱。

福利院没法烤羊,阿兰就把羊肉用大锅炖了起来,只留下少许羊肉串串烤给孩子们吃,住在福利院的孩子们那充满好奇的眼睛盯着阿兰。

李凤霞对孩子们说:“都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在桌边坐好。”

“是。”孩子们欢快地答道。

羊肉飘香,孩子们和老人吃到久违的美食,他们的满足与笑容,让李凤霞与阿兰忘却疲惫,还拿出两瓶“玉洞梁”酒给老人们喝。

蓝华琴看着李凤霞她们与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由她们在福利院住下去,也不过问和干涉她们,让她们自由地在福利院出入。

时间过去半个月,李凤霞请蓝华琴吃饭。

席间,李凤霞说:“谢谢蓝书记给我们提供便利,让我们愉快地度过欢乐时光。”

蓝华琴说:“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我们的传统,只要你们不嫌弃,可以多住一些时间。”

李凤霞说:“我们不能‘坐吃山空’,得有挣钱的路子,我想承包一部分土地与荒山。”

“你们看中哪一块了?”蓝华琴问李凤霞。

李凤霞说:“如果北岭可以承包,我想全部承包下来。”

“荒山秃岭种不出庄稼,你们承包它干什么?”蓝华琴又问李凤霞。

李凤霞说:“封山育林搞养殖。”

“这个问题我需要开‘两委’研究,现在我不能给你任何答复或承诺。”蓝华琴说。

“好,我等着。”李凤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