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摇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看着点

“知道了。”

胡鑫妍心里有些纳闷,在崔版那里屡试不爽的撒娇卖萌,居然在哥哥这里不讨喜。

桌椅搬来,胡知临给她拿了笔墨纸砚,可这里并没有启蒙类的书籍,都收在库房里。

“我带人去找来吧,薛兄,你跟妍儿讲讲规矩。”

胡知临离去后,薛冶看着端坐的胡鑫妍,多少有些局促。

“薛先生,做您的学生都有何需要注意的?”

薛冶笑着,说道,“我就一点要求,你要坦诚勤勉。先生问你,一定要实话实说,有什么疑惑,尽可问我。练习要勤,治学要勉,可记下了?”

胡鑫妍点点头,看来这位薛先生还是挺不错的。

薛冶将宣纸铺好,用镇纸压上,慢条斯理地一边研墨,一边讲解砚台的种类,研磨的技巧等事宜。

他一一介绍笔架上型号不同的毛笔,细数每支笔的特点和用途,还一一演示不同之处。

“可知我这宣纸上写得是何字?”

“这个胡字我识得,是我家门前牌匾上的。先生写的,莫不是我的名字?”

“你倒是聪慧。”

薛冶赞叹着看向她,她上次也是这般不施粉黛,不戴发饰,人却是清新脱俗,说起话来更是灵动鲜活,似是能把整个屋子都点亮。

她拿起宣纸端详,不由得感叹道,“没想到我的名字还挺难写的,笔画这么多。不过先生写得都好好看,不过,我最喜欢这个。先生,教我这种吧。”

薛冶看着她青葱纤指所指的,摇头笑道,“的确好看,但不适合你,你用这一支,学这种字。”

“为什么?”胡鑫妍不解。

“你喜欢的这几个字,出自这支笔,羊毫长锋,不适合初学者。”

“那好吧,我听先生的。”

薛冶满意地点头,“不固执己见,很不错。”

此时,胡知临回来了,拿着基本页面泛黄的书籍。

薛冶挑拣着,选了一本《三字经》,解说起来。

先生讲解详尽到位,学生学得仔细认真,胡知临靠在屏风边,满意地笑了。

……

“好了,今天就学这两句。你要背熟,也把这些字练一练。”

薛冶布置完今日的课业,就回了自己的桌案看起书来。胡知临早就在自己的桌案前看了一会儿的书了。

胡鑫妍早就知道这两句,就在那边安静地练字。

“临儿,娘给你炖了些参汤,都要喝了昂。”

胡鑫妍听到主母崔氏的声音,笔一顿,不由地慌乱了一阵。看到薛冶的示意,方才将笔放回笔架,僵坐在桌案前。

“娘给世侄也备了一份,他可在里面?”

崔氏自顾自地绕过屏风,端着参汤就过来了,看到屏风后的胡鑫妍,顿时就变了脸色。

她脚下不改,行至薛冶桌案前,将参汤放下,叮嘱着,“贤侄,这参汤补身,趁热喝。”

“胡鑫妍,你跟我出来。”

她声音不大,胡鑫妍却是不由得闭了眼睛,祈祷此事万不要累及姨娘和铃儿。随后她低眉顺目,跟着崔氏了出去。

薛冶也三步并作两步地跟了出来,和胡知临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说道,“胡夫人,五小姐今日的课业还未授毕。”

胡知临也问道,“娘,您要带小妹去哪?”

崔氏停下脚步,看向胡知临,又看了一眼薛冶,说道,“你们春闱将至,当专心治学。将她放在这里怎么行?”

薛冶道,“胡夫人,五小姐聪慧乖巧,人也是出奇的安静,并不会影响我和知临兄。”

“且温故而知新,我今日教授五小姐,重温旧书,也是获益良多。很多幼时读书,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经典,此刻再回顾,也有了新的见解。可谓大道至简,这启蒙读物竟也有如此妙趣。”

崔氏道,“想要温习旧书,你们自己看,互相研讨就是了,何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在她身上。”

“我本也想为她请个女先生的,可她屡屡犯错,品行不端,规范还不及,原想着翻过年来,再做打算的。”

“这男女有别,此女教养之事,我自是记挂在心的。你们俩,还是好好准备春闱,方是正途。”

胡鑫妍还是第一次见崔氏一次性说这么多话,还真是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任旁人听了去,一定是频频点头称是的。

不过她心里明白,崔氏这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影响她的宝贝儿子治学的说辞罢了。哪里就会费力给自己请女先生了。

胡鑫妍道,“哥哥,薛先生,妍儿本是一心向学,感念哥哥与薛先生授业解惑的大义。”

“母亲所言,实乃妍儿之前不曾想到的。哥哥与薛先生的学业前途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因此等小事耽误。”

“只是,这书箱哥哥可否赠与我?”

胡知临道,“娘,儿子大了,也合该为娘分忧。这小妹教养之事,儿子就揽下了,兆知这厮,白吃白住在咱们家,合该出些气力。”

“至于男女大防,有我看着,出不了差错的。我晾他也不敢!”

薛冶道,“知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岂是那放浪之人?”

胡知临道,“知你不是,方才安心将妹妹交于你启蒙,你怎么还急脸了?”

他又对崔氏道,“母亲若是不放心,自可每日派人来看,赵妈妈也好,小厮也行,只要静悄悄的别乱说话,也别叫那涂胭脂抹粉,气味熏人的过来就行。”

胡知临向来不喜脂粉味,自来,府里的小厮可近身,反倒丫鬟都在外院。这也是彩莲那般精通妆发的丫鬟时常外出帮忙,想着改投胡鑫妍院里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自小不喜女子,惟愿与男丁厮混,后来又进学院学习。如今归家,还带了一个俊郎斯文的同窗回来,崔氏更是每日恨不得往他院里跑好几趟,两人结伴外出,她也是派人紧跟着,生怕出了什么丑闻。

崔氏看着胡鑫妍,且将她放在这里也好,便有了大大方方派人过来的理由,不用每日挖空心思,还要怕惹得儿子怀疑了。

“就依临儿的意思,每日赵妈妈或一个小厮过来。”崔氏道,“娘没有旁的,就是看着点妍儿不给你们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