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阿鲁台的后手
蝴蝶的翅膀,终归还是煽动了起来。
其实朱瞻坺早就猜到历史会因为自己的掺和而发生改变,毕竟自己所涉及甚至是改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他没想到这蝴蝶翅膀的余波来的如此之快。
历史上,朱棣这次御驾亲征是在渡过胪朐河后追寻到了鞑靼的踪迹,这和如今没什么两样。
但转折也发生在这里。
在追击鞑靼军至斡难河畔之际,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就撤退一事起了分歧,本雅失里主张向西撤退,但阿鲁台却主张向东。
历史上,明军是以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为第一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后续再转头追击阿鲁台的时候就有些跟不上了,再加上阿鲁台善于扬长避短,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边打边撤,始终让明军占不到大便宜。
最终,在天气日益炎热以及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下,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但是现在……
“真的不需要管他吗?”
明军的大帐中,朱瞻坺看着老爷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谁?本雅失里?”朱棣看着面前的孙子,微微笑道。
“是不是觉得爷爷放弃本雅失里转而追击阿鲁台的决定不妥当?”
“那倒没有。”朱瞻坺摇了摇头。
“这个问题,您若是问别人的话,或许可能会得到您心中所想的答案,但若是问孙儿,那必然不是。”
“哦?说来听听?”朱棣来了兴致。
“原因很简单,就和互市一个道理。”面对老爷子探寻的目光,朱瞻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和经商是一个道理,说白了就是掣肘罢了。”
“和咱们老朱家本是淮右布衣不同,在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之后,草原最是注重血脉,凡是继承汗位者,必定是黄金家族的血脉。”
“所以,阿鲁台虽然处处压制本雅失里,甚至能够从鞑靼分走大半的将士,但仍旧得让本雅失里坐上鞑靼的汗位,而不是亲自坐上去。”
“不过,鞑靼的局势虽然是明了的,但本雅失里应该不会甘心被阿鲁台这个太师给架空,阿鲁台同样也在觊觎着本雅失里屁股底下的汗位。”
“所以,阿鲁台主张向东,因为他是东部兀良哈三卫的女婿,只有去了兀良哈三卫,他才能让自己得到比本雅失里更多的支持。”
“同样,本雅失里主张向西,是因为他的妹妹是西部瓦剌三王之一的马哈木的妻子,只有到了瓦剌,他才能让自己的实力强过阿鲁台。”
“不过,本雅失里算漏了一点,那就是瓦剌也在觊觎他的汗位,亦或者是他并没有算漏,只是觉得凭借自己黄金家族的血脉,瓦剌一时之间也不敢动他。”
“爷爷想的应该是让他们自己乱起来,毕竟此前您曾经扶持相对较弱的瓦剌和兀良哈三卫,让他们和鞑靼对抗,但经此一役鞑靼毕竟元气大伤,三足鼎立之势将不复存在。”
“所以,您放本雅失里去瓦剌,是让瓦剌从内部乱起来,到时候即便是鞑靼名存实亡,但三足鼎立之势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不会对我大明造成威胁。”
……
“啪啪啪……”
听着朱瞻坺的分析,朱棣不由得鼓起了掌。
“不错,不错,瞻坺很聪明,把爷爷所想的都猜了个七七八八了。”
“哪里,爷爷谬赞了。”朱瞻坺摇了摇头。
“孙儿也只想到了这些,但对于您全力追击阿鲁台这件事,孙儿还是不理解。”
“按照孙儿的想法,如果是想要让草原继续内乱,那么此时鸣金收兵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一来,能在明面上形成瓦剌和兀良哈三卫互相争斗,暗地里形成瓦剌三王和本雅失里、阿鲁台和兀良哈三卫这两对矛盾,这才是最优之选。”
“但是爷爷您却要全力追击阿鲁台,似是不将其覆灭不罢休的样子,孙儿这就不太明白了。”
“哈哈哈……”朱棣闻言大笑起来,笑声之中满是长辈在晚辈面前的得意。
“你猜不到也正常,因为这次爷爷啊,是做了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决定!”
……
看着放声大笑的老爷子,朱瞻坺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
他不明白。
放本雅失里,这个他理解,理由他刚才也说了,但追杀阿鲁台……
历史上老爷子不是将阿鲁台封为了和宁王,用以牵制草原势力吗?怎么现在反倒是欲除之而后快了?
然而,老爷子却没有解释。
“报!”
就在朱瞻坺准备张口继续询问的时候,帐外却突地响起了传令兵的喊声。
“启禀陛下!游击将军刘江已经赶至阿鲁台部前方!截断了阿鲁台部向东撤退的路径!阿鲁台部现正向着南边撤退!”
“再探!”朱棣摆了摆手。
南边?
朱瞻坺的脑门上冒起了大大的问号。
这阿鲁台脑子瓦特了?向南撤退?
虽然兀良哈三卫是在南边,但眼下阿鲁台的屁股后面跟着大股的明军,而且还是好几股,这个时候去兀良哈三卫,怕不是得被当做投名状给捉起来,送到明军大营来?
而且,北边虽然有斡难河,但也不是不能退啊!
光说斡难河,可能很多人对于阿鲁台怎么北撤没有概念,但换个名字就能够很直观地说明阿鲁台北撤的空间有多大。
黑龙江。
没错,斡难河是黑龙江的上游,所以斡难河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最终转而向东,汇入太平洋的一条河流。
如果北撤,阿鲁台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虽说在明军班师之后他还得和兀良哈三卫甚至是瓦剌重新争抢鞑靼的旧地,但那也比往南走啊。
明军本就是从南边来的,你往南边撤?
不过,还没等朱瞻坺将这满脑子的疑虑问出口的时候,再次传来的传令兵的喊声让他明白了阿鲁台南撤的原因,但也让他的脑海中有了新的疑问。
“报!阿鲁台部南撤至阔滦海子!在阔滦海子失去了踪迹!”
???
原来这阿鲁台是留有后手,但问题也来了。
阿鲁台在和本雅失里闹翻之后可是带着足足四万余人向东撤退,这四万人在明军先锋的追击下,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而且,能让传令兵传回这个消息,那就说明先锋游击将军刘江暂时没有找到阿鲁台部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