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修通爱的管道
既然孩子的成长是种必然,父母的行为就需要去助力孩子的成长。而要想很好地助力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能够理顺自己,认识自己,如此才能避免以爱的名义,成为孩子的阻力。父母需要聆听自己的人生使命,也需要聆听孩子的人生使命,才能找到彼此温暖、彼此成就的点。
我愿意跟随你,去到美好丰富里
感冒咳嗽,浑身没劲,待在家里不想动。接近中午,才想起今天是老公的生日,于是打电话想要订个蛋糕,却被告知第二天才能送到。
有点失望,但考虑到儿子对生日蛋糕的痴迷,最终还是下了订单——生日蛋糕赶不到生日,但至少是买了个蛋糕。
在接儿子回家的路上,我说:“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你记得祝他生日快乐哦!”
儿子听了,立马激动地喊道:“爸爸过生日呀!那有生日蛋糕吧?”
“很抱歉,蛋糕要明天才能送到。”我说。
“明天怎么行?爸爸的生日是今天,过生日得有蛋糕呀,还要有蜡烛,我得给他唱生日歌,祝他生日快乐呢。要不,我们去蛋糕房买一个吧!”
“可是,我已经下订单了呀。”
“可是,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呀!”他很坚持。
被他认真的样子打动,我怎么好意思告诉他,生日蛋糕在我心里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形式呢?
曾经,我对生日蛋糕不是也充满着无限的热望吗?总觉得在点起蜡烛的那一刻,无比梦幻神圣。
只是,时间流逝,童趣和浪漫都渐渐黯淡了,觉得过生日应该有个生日蛋糕,但也只是形式上应该而已。
“好吧,那我们去蛋糕房。”这么说时,我依然浑身无力。不过话一出口,却觉得平添了很多轻松。儿子开心地蹦了起来。
周末的傍晚,华灯初上的城市,路灯映衬下的树叶通透漂亮,车水马龙的道路上,几个并排走着的年轻人,脸上流露着周末来临的欢愉……感冒带来的不适竟然被抖落了大部分,我的步履越来越轻松,心情也越来越欢快。
推开蛋糕房的门,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反射着温暖灯光的洁净橱柜里摆放着各式甜点,端着托盘的客人在排队结账,小小的店面显得有些拥挤,却更加热气腾腾。
到厨房窗口取蛋糕,烤箱热烘烘的气息时不时扑到脸上,戴着高高的洁白的厨房帽的两个姑娘,在很用心地为蛋糕挤奶油花、摆放水果装饰,动作娴熟而专注。
我想起韩国电视剧中的那个乐观的敢爱敢恨的金三顺,有点童话色彩的爱情故事便又在脑海里播放。
旁边的餐桌上,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抹茶蛋糕。同样是吃食物,慢慢细品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不急不缓中流露出来的从容优雅。
蛋糕店的电脑出了些问题,结账的时间拖延了20分钟,店员一个劲儿地道歉:“不好意思,麻烦您等等,让您久等了!”我微笑着说没有关系,说真的,一点也没觉得久。
的确,当身边的人、事、物在心间缓缓流动时,等待便不是急躁,而是成了一种享受。
低头迎来儿子的目光,带着一睹如何做蛋糕的满足感。他冲我笑了。
我蹲下来,轻轻地拥抱了他,这个时而吵闹到让我头痛,调皮到让我崩溃的小人儿啊,是你,一次次带给我幸福温暖,一次次救赎我于平淡枯燥的生活,让我不得不随着你无限的活力和轻快的步伐,去到生活的丰富与有趣里。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则认为,当举动是出自情感,而不仅仅是需要时,某种仪式感就产生了。
我确信,这一刻,在内心油然而生的耐心与淡定,以及对周围平凡而美好的一切的感动,于我来讲,就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感了。
店员带着微笑将包装精美的蛋糕递到了我手里,儿子开心地伸手摸摸蛋糕盒,仰着小脸问我:“妈妈,爸爸现在到家了吗?”
显然,他在期待下一个仪式了——一个在他心里温暖庄重而重要的仪式。而我,也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对接下来的生日祝福充满了期待。
爱与温暖,总是存在于不经意的小事中。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感受它的能力,如果身边能够有一个人,经常拉着我的手,让我穿过敷衍与粗糙,走进爱与温暖里,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我心中反复涌动一句话:“谢谢你,亲爱的宝贝!”
家教锦囊
1.慢下来:急躁匆忙中,我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孩子的世界的,只有慢下来才能体会到育儿的美好和幸福。不妨每天拿出十分钟,全心全意地与孩子对话,去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
2.“变成”小孩:把自己想象成是孩子的小伙伴或者想象成自己是孩子,去看周围的事物,去感受孩子是怎么想的,渐渐地,你会有跟平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宝贝,妈妈所做的一切并非都是为了你
作为妈妈,很多时候,我们会禁不住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当我们被这个想法遮住眼睛时,我们便分不清是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了。
当我们误将自己的需求当成孩子的需求时,我们不但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而且会因为孩子的“需求”不符合我们的期待而失望、愤怒……
前一阵参加的一个连续五天的培训,对我这个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妈妈来讲,是与两岁半儿子经历的第一次连续的、长时间的分离。
从培训前一天下午开始,我的情绪就开始低落,其中混杂着愧疚、不舍、焦虑……
历经一天忙碌培训后的回家路上,我的脑子里浮现着见到儿子的各种画面:
他正在玩玩具火车,一见到妈妈,就放下火车张开双臂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妈妈”;或者,我一坐到沙发上,他就趴到我的身上,我把他抱起来,他柔软的小胳膊环绕着我的胳膊,小脸颊贴着我的脸,任谁叫也不肯离开我的怀抱;再或者,一见到我就要吃奶,坚持母乳喂养到两岁半,这可是我作为母亲的骄傲……
用钥匙开门的瞬间,我的脸上一定是绽放着微笑的,那微笑是为那些我想象中与儿子分别一天后重逢时的场景准备的。
“宝宝,妈妈回来了!”我喊着话进屋,却不见儿子的身影。
母亲说:“在卧室听他爸爸讲故事呢!”
我于是赶快去卧室,却发现儿子正跪在爸爸身边,爸爸则捧着绘本津津有味地为儿子读书呢!见我进来,父子俩都只是抬头看看,然后又投入到他们的故事中去了。
我没再多说话,不打扰正在读书的儿子,是我们家不自觉地形成的一个契约。
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至少,他应该热情地喊声“妈妈”呀;都分开一天了,他应该想妈妈呀!
我又看了两眼儿子,他依然沉浸在故事中。我于是离开卧室,去换衣服洗手,帮父母做饭,不知不觉,二十多分钟就过去了。当我再到客厅时,儿子已经在客厅中央搭火车轨道了。
我像是被非要证明什么的力量驱使着,走到儿子面前,蹲下去问儿子:“宝宝,想妈妈没有啊?”
“蒸汽机车开走啦!”玩得正高兴的儿子回应我。
“你想妈妈没有啊?”我显然对这样的回应不甘心。
儿子依然不回应这句话,接着说:“马上到火车站了!”
“哦,到火车站了……妈妈问你,你想妈妈了吗?”我继续问道。
“想啦!”儿子一边“呜呜”地玩着火车,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
“哪里想啦?”我越发地不甘心。
我渴望他像平时那样,拍着小胸口说:“这里!”然后,再拍着小脸说:“还有这里!”
每当这时,做母亲的幸福就像一根藤,从心中一直向上攀缘……
但这一次什么都没有发生。儿子的心思都在小火车上呢,他嘴里“呜呜”地嘟囔着,小身子转过去顺着轨道的方向“扬长而去”,留下怅然若失的我蹲在那里。
我带着些许的不快起身,心想:“哼,人不大,心眼倒不少,一天不陪他,他对我有意见,所以在用冷漠呼应我呢!”我掩饰着内心的失落,又回到了厨房。
我急匆匆地赶回来,不就是担心他想我吗?他却连热情地叫声“妈妈”都不肯……
“妈妈,你看蜗牛!”正在我沉思的时候,儿子进来了,手里拿着一本绘本,仰着小脸,欢快地对我说。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像是我今天不曾离开一样:
我弯腰看他的绘本,他指着问这问那;我抱着他给他洗手,他不乐意,在我怀里挣扎;他把小餐凳拉到桌边,我抱他上去;他想在餐凳上摆个火车,让我帮他拿。然后,我们开始吃饭,一起玩耍,讲会儿故事,睡觉……
我也终于能安静下来,梳理一下自己刚才的各种情绪了。端详着他安详的小脸,我忽然意识到,那些澎湃在内心的期待、猜想,原本都是我自己的,与儿子没有半点关系。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对妈妈离开一天,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他与姥姥、姥爷、爸爸过得也很开心,所以,当妈妈回来时,他不需要那么夸张地去表达情感,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这样的认识,让我调整了对儿子的态度。
在接下来的几天培训外出中。我虽然也会沉浸在与儿子相见时的想象中,但我都不忘了告诉自己一句:“这只是我想的,谁知道这小家伙什么反应呢!”
这样一个小小的对自己的提醒,能让我更坦然地面对儿子的反应。他可以热情地迎向我,也可以对我爱搭不理,这些我都觉得是正常的。当然,我也可以有自己的需求,前提是我知道这是自己的需求,于是我便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过来让妈妈抱抱可以吗?”
他可能会拒绝,也可能会顺从。但无论哪一种,我都更能尊重和接受了。因为是我在向他提出我的需求,他当然可以拒绝或接受。而不会像第一天那样,我提前在心中预设他的需求了。我也没有那么多的失望了,我知道,我的很多需求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
作为成年人,我在一个孩子面前实现自己的需求时,考虑孩子的感受当然是必须的了。
作为母亲,我们太容易理所应当地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当我们执意让孩子添加衣服的时候,我们觉得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是因为受不了孩子感冒了给我们增添的麻烦。如果真为了孩子,或许就觉得少穿一次衣服没什么大不了,他可能会因此感冒一次,但却极大地丰富了他对温度变化的感受,也实现了自己的一次选择权;
当孩子不愿意与人说话时,我们会“逼着”孩子叫“阿姨”“叔叔”,表面上我们是为了孩子有礼貌,为孩子助长勇气,实际上,是我们需要面子,想要通过孩子来满足。如果真为了孩子,我们会给孩子怕生的权利,让他在妈妈安全的呵护下,渐渐地认识世界……
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一切为了孩子。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强加自己的需求给孩子,并美其名曰:“为了你……”
家教锦囊
1.把孩子当作礼物:把孩子看作礼物去想一想,孩子都带给了你哪些收获?作为父母,我们因为这件礼物,得到了哪些成长?这样想,能够把自己从一个付出者转化为一个收获者,会感受到更多的育儿幸福感。
2.一起的利益:想一想如果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会获得什么样的人生?这样想,我们将会意识到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能带给父母很多幸福的保障,会明白我们作为父母自己的人生命运与孩子成长有很大的相关性。我们今天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我们自己,当不再把自己高高地置于一个付出者甚至牺牲者的位置上时,我们会少很多抱怨,多很多感恩。
我想念的是妈妈,不是棒棒糖
要连续参加几天的培训课程,提前与儿子商量好,这几天妈妈要很早出门。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当他睁开眼,睡意蒙眬地看到我即将出门时,还是大哭了起来:“我起晚了!我没有和你玩够你就要出门了!”
按照每天的程序,我们每天分别前是要玩一会儿游戏的。
显然,今天的这个程序被打破了。
他流着眼泪,扑到我的怀里,手臂紧紧地环着我的脖子,小腿攀缘在我的身上,不肯下来。
他懊悔地重复着:“我起晚了,我起晚了!”
我抚摸着他的后背安慰着他:“是的,你有点起晚了,今天早晨你没有和妈妈待够!妈妈下午会早点回来的。”
他的哭声更大了。
母亲心疼我没吃早饭,又要哄孩子,赶紧出来替我解围:“快点让妈妈去上课,妈妈回来才会给你买好吃的。你要是不让妈妈走,妈妈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
“我不要!”他不耐烦地对姥姥喊道。
我抱着他,亲了亲他的小脸,告诉他我知道他舍不得和妈妈分开,却没有承诺给他买好吃的。
其实,我习惯于每次晚回来,都给他带一份礼物的,但在他哭得舍不得与我分开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却不忍心用给他买某样东西来“转移”他的情感。
我知道,当他哭着不愿意松手时,内心有着对与妈妈分开的深深不舍。
虽然很多时候,我可能刚出门,他就止住了哭泣,但这一刻,他就是如此舍不得妈妈,就是有深深的眷恋。
这份美好的情感表达,确实不是一份物质的礼物能够替代的。
只是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不安全的心常常会依赖于物质的满足来获得一份踏实感,比如,曾几何时,我自己心情不好时,会给自己买一束花,也会在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去买一件漂亮的衣服,美其名曰爱自己。
但不知为什么,此刻对此我的心里却有着隐隐的不舒服。
物质虽然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以物质为诱惑,去“交换”孩子的情感,或者转移他真实的感受,总有点急功近利,亵渎孩子感情的味道。
孩子那份真挚的情感,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重视、被安慰、被接纳,怎么可以用一点点小物质就取而代之呢?
我们送孩子礼物,是在爱给予满足的前提下,在尊重孩子情感的前提下,用礼物锦上添花,而不是用礼物去替代或者混淆什么。
比如当下,我最好是能陪伴他,给予他满足;当然,也可能做不到,但是我至少需要倾听他,接纳他此时难过的情绪,允许他去表达,而不是用一个礼物去转移和混淆他的感受。
记得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每次回爷爷奶奶家,爷爷都会给他吃平时我们不太允许他吃的冰激凌,儿子特别喜欢。
有一次,娃爸又要带儿子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儿子欣然同意了。娃爸开玩笑说:“你当然愿意回去了,每次爷爷都给你吃冰激凌。”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我当时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味儿,后来我们还讨论了这个事情:“血肉亲情,儿子喜欢回去探望爷爷奶奶,这是多美好的一份情感,难道就仅仅为了吃个冰激凌?”
小孩子喜欢零食,喜欢冰激凌是没有错,但是很多时候,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不是单一的,作为家长,我们是不应该将孩子的动机简单地理解成一个低级需求,而对孩子纯真的高级情感熟视无睹。
要知道,家长强调孩子的哪个动机,哪个动机就会渐渐地成为孩子做事情的主要动机。
在心理学上有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喜欢安静的老人,经常被附近一些顽皮的孩子吵闹到,这些孩子天天在老人的屋子边上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安心休息。
老人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劝说孩子们安静。最后老人想到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的叫声最大,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钱。
第一天,孩子拼命地喊叫,得到了老人的奖励。
第二天,当孩子们再来吵闹时,老人只给了他们很少的钱。
第三天,则给的更少。
渐渐地,孩子们都不愿意来老人屋子边上喊叫了。孩子们觉得:“我们这么努力地喊叫,他却说话不算数,给的钱越来越少,我们凭什么要给他喊叫!”
老人动用小小的计谋,成功地阻止了孩子们的喊叫行为。
原本,孩子们是自愿喊叫的,属于内部动机,但是,老人因为孩子喊叫,给他们奖赏,使得孩子们的内部动机转化成了外部动机。
当内部动机转为外部动机时,孩子们已经忘了喊叫本来是自愿的行为,进而变成了为了得到奖励而喊叫,而一旦外部动机——奖赏减少,孩子们就不愿意再付出努力了。
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的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
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啊。孩子那颗至真至纯的心灵,饱含着多少对父母祖辈的爱,只是他们控制情感的能力还很脆弱,表达情感的方式又很直接,因此,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闹脾气,但如果耐心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对爱的表达,对成长的热望。
物质化的礼物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将物质礼物理解成是孩子最迫切的需求,更不要为了图省事,试图用物质礼物去转移孩子对爱的需求。
当我们滥用物质代替孩子情感的时候,实际上也在不自觉地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转化成外部动机。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天然的情感被削弱。
所以,当孩子因为情感受挫而伤心难过时,最好拿出些时间听孩子伤心哭泣,拿出点耐心听孩子表达情绪,让孩子真诚的爱,如同潺潺小溪般清澈流淌,让他知道想你就是想你,爱你就是爱你。
棒棒糖代替不了对妈妈的爱,冰激凌代替不了对妈妈的爱,巧克力代替不了对妈妈的爱,再好的玩具都代替不了对妈妈的爱……
家教锦囊
1.允许孩子哭泣:孩子哭是在宣泄情感,也是在梳理自己内在的部分,要接受孩子的哭泣,不要刻意打断,父母要做的就是理解和陪伴。
2.积极反馈:看到孩子行为当中的高级情感并给予积极反馈。比如说,妈妈能够看得出来你很孝顺奶奶,妈妈能够感觉到你很为这个事情感动……父母的反馈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高级情感的部分,进而促其发展。
谁都是谁生命中的独一无二
晚上带儿子出去上课,下楼到三层时,儿子使劲跺着小脚,想震亮声控灯,但楼道里依然是黑乎乎一片。
“灯坏了”,他伸出小手,挽住我的手指说,“我领着妈妈,妈妈别摔倒。”
他小小的身体靠近我,一步一个脚印,轻轻地下楼,用小小的强壮的身体挤开了沉重的楼门……
十一月底的北京,随寒潮而来的七级大风,吹在脸上生疼,但心窝里的暖,如同暖阳下生发的生机勃勃的树,根深扎在土壤里,那是踏踏实实的力量与希望……
多年前的寒假,不善言辞的父亲把我和妹妹叫到身边,一手拉着一个已经羽翼丰满随时可以展翅飞离的女儿说道:“爸爸真想你俩。”
爸爸温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的心头微微地震颤,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我的手久久地放在父亲的掌心里,像一根花藤,攀缘着大树,羞涩内敛的我幸福地笑了。
亦想起怀孕时的那个冬天,我和老公共同经历了一段心灵的寒夜。
外出散步时,他牵着我的手,小心地走过满是积雪的路面,一边叮咛着小心一边缓缓前行。心灵的刺痛与希望的召唤层叠涌现,我觉得自己于老公,像是一棵树于另一棵树——生命不易,我们并肩前行……
同样是牵着的手,却是不一样的感受,同样是温暖,却是不一样的体验。
是的,从这个角度讲,谁都是谁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每个人在彼此的生命中出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感受、价值与意义。
上周末,在公公家整理一些旧的书籍,每本翻开来,都是回忆。
比如,某位朋友送的礼物,再比如,和某位朋友一起去买的书,再或者是因为某人的推荐而买了哪本书,再或者是读这本书时与某人有着某种交集……总之,蒙尘的旧书,唤醒了好多记忆。
一本没有了封面的书出现在眼前,想不起它的来历,翻开看时,是老公的字体:某某购于书市,落款处是日期。
工整的字体,一笔一画的用心——某某,是老公前女友的名字。
我笑笑,递给他:“留着吧,难得!”
他接过来看看,有点尴尬,看我脸色,继而打趣:“哦,有电话号码吗?”
“可惜没有,有也怕是换了好多个了。”我平静地说道。
是真的平静,连自己也惊诧不已的平静。
依然记得当年谈恋爱时,我因为在他家发现一串千纸鹤,进而推理他家没有女孩,哪里来的千纸鹤,一定是他前女友所送。
想到他的心被某个人占据过,我就抓狂不已,哪怕那些过去,其实根本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依然控制不住地声讨他、折磨他,之后,又有过好几次无事生非的翻旧账。
现在想来,很心疼那个活得紧绷的自己。在紧张地捍卫着爱,在拼命地证明自己的重要,自己辛苦,也折磨别人。
时至今日,我想,若是再发现一串千纸鹤,我会允许他珍藏的。那么美好的时光,那么珍贵的回忆,是该珍藏。
然后,在满头华发的岁月,在一个暖洋洋的午后,因一份旧物,邂逅一段时光,回首一段往事,品味人生的味道,岂不是很有趣,很幸福的事?
曾经希望自己是他的全世界,似乎那样,就凸显了我的重要。但现在却慢慢明白,那不过是我不安和焦虑的投射……
如果说这么多年的成长带来了一些进步的话,最首要的是那份放松吧。具体到与老公的关系中,懂得了即便我是他的爱人,也无权去独占他的世界,我也没有能力去填满他的整个生命体验空间。
我只不过是他人生中比其他人更亲密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中,以我们特定的相处方式与角色位置,协助彼此完成着生命的体验。
协助,需要的是信任与尊重,而非侵占剥夺。
而这份放松,不仅仅来自于年龄的增长,更来自于爱自己的修行。因为学会爱自己,所以不再执着于占据和填满谁的生命,而是完整自己的生命。
因为学会爱自己,因此在与另一个生命相遇时,便开始渴望留下多一些的美好与温暖,消除一些误会和逆缘……路漫漫其修远兮,境界无终点,却值得去努力。
不久前,一位做了妈妈不久的朋友说,自己生了孩子后,婆婆来帮着照顾,婆婆付出很多,但好友却隐隐担心:“将来,孩子如果跟我不亲,而是跟奶奶最亲怎么办?”
因为这种担心,好友与婆婆的关系一直不太和睦,有时候会在一件小事情上较劲,事后想来又后悔。
我特别理解这位朋友的心情。我们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置于竞争的状态,即便在不需要争夺的时候,也常常会耸起肩膀,我们担心一不小就被挤到后面,担心一不小心就失去了位置……
我们在被替代的恐慌中,紧绷着,防御着。
事实上,谁能真正替代得了谁呢?
我们虽然都是浩渺宇宙的一粒微尘,但作为一个生命,谁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呢?
珍视自己的独一无二,便会珍视自己互动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关系和独一无二的体验。
孙子爱奶奶,并不影响爱妈妈;儿子爱妈妈,也不会对奶奶的爱少一分。因为无论孩子、奶奶还是妈妈,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非是谁谁的复制品。
真正的爱一定是宽广无限的管道,它流经你,流经我,流经他;但,它不受任何人与物的控制,谁一旦试图控制,拥有的已经不是爱,而是匮乏了。
唯愿,在前进的道路上,自己能多一份宽广,去感应爱的无所不在;能多一份畅通,让流动的爱,经由自己时,能行云流水,畅通无阻,由此也让生命更多一些轻松与自由。
家教锦囊
1.做自给自足的家长:学会爱自己,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家长,是能够给自己足够的爱与关注的,不需要过度地通过孩子的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自然能给孩子更多一份的成长自由。
2.爱,越给越有:爱的能力是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个孩子,不会因为爱一个人就不再爱另一个人,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爱是互相流动和促进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狭隘的想法,而剥夺了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
在孩子的童年里,遇到更好的自己
儿子即将上幼儿园的前一周,我和老公带他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儿子东瞧瞧西看看,在大厅里跑来跑去玩得特别开心。忽然,他站着不动了,我马上意识到他有情况,急匆匆地抱起他想冲向厕所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的裤腿、鞋子已经变得湿答答的。当时春节刚过,天气还很寒凉,这意外情况真给我们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妈妈,我没忍住!”儿子带着哭腔对我说。
“没关系!我们换衣服。”我一边说一边帮他脱下湿衣服,穿上干衣服。裤子是没问题了,但是棉鞋也湿了,只能用纸巾擦拭一下继续穿了。
换了衣服,儿子又像之前一样,跑来跑去开心地玩了。我却止不住不停地唠叨:“唉!鞋子湿着多难受呀!”一会儿又转向老公:“你给他喝了水后,干吗不提前带他去洗手间!”
“妈妈,你看小鸡,看小鸡!”儿子在一个展柜前停下,开心地叫我。
我走过去,在他身边蹲下,拥着他,但手却不自觉地伸到儿子鞋子上摸了摸,湿湿的。“宝贝,难受吗?”我又禁不住问。
“不难受!”儿子说着,开心地跑开了,前面的鸭子标本又吸引了他。他根本就没有被打湿的鞋子所干扰,他雀跃的背影,好奇的眼神,将我认为的那些不舒服抛得远远的。让我马上意识到我那颗不在当下的心。
是的,从儿子尿湿裤子的那一刻,我已经延伸出各种联想了,我联想到儿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如果还尿裤子,会不会给老师添麻烦,进而影响老师对他的喜欢?我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训练他如厕,非要遵循自然而然学会的道理……这些激荡在内心的联想,让我不但自己无心投入地看展览,还不断地打扰儿子。好在,这小人儿丝毫没有被我干扰,依然是那么开心专注。
早就知道“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的道理,但却都只是表面的标榜而已,这一刻,儿子的行为让我看到了“说与做”之间的差距。
于是,不再继续纠结于儿子会不会如厕,也不再纠结于他的鞋子舒服与否,而是追随着儿子去为一只昆虫惊喜,为一条小鱼惊呼了!
当我的情绪心思渐渐与儿子的好奇开心融汇流动,我才真正感受到“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的妙趣。
一星期后,儿子入园了。经历了三四天没有反应过来的简单开心后,儿子忽然意识到,上幼儿园原来是要与爸爸妈妈分开的,于是,开始出现哭闹情绪。
说实话,每天他所焦虑的,也是我所焦虑的,那百般的不情愿,那说再见时的难舍难分,每天都让我难受好一阵子。有时候工作着工作着,就想到儿子:他能适应吗?现在想爸爸妈妈了吗?他在哭吗?好在细心的老师总是给我发一些儿子在幼儿园的视频过来,让我心里有了些安慰。
一天早晨,儿子一如既往地说他不想去幼儿园。早饭过后,他一边接受爸爸给他穿衣服,一边拿着前一天老师给他手工做的火箭玩,他时而想象着火箭的发射,时而又冒出一句:“我不想去幼儿园!”
我在一边看着儿子,心想,他今天若是真的不想去就不去了吧,我正好有时间,可以陪他。我知道,这也是我的需求,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暂时不用面对分离的焦虑了。意识到这一点,我咬了咬牙,还是将他可以不去幼儿园的话说出口。
儿子继续摆弄着火箭说:“这是魏老师给做的吗?魏老师今天还会给我做火箭吗?”
他这一句话提醒了我,我清晰地看到,儿子此刻正在不断地自我鼓励。他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他又知道,他必须去幼儿园,所以,他在调动自己的资源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比如,他拿着火箭,去回忆幼儿园的有趣,又提到老师为她做火箭的事情,来促成自己对幼儿园的向往。
感动于生命本身具有的力量,那是一种被成长召唤的力量,虽然会恐惧,虽然会害怕,但是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幸亏自己没有当儿子的绊脚石,作为妈妈,最需要的是给孩子助力呀!
于是,我蹲下来,用心地听儿子讲他的火箭的故事,并与他一起畅想了在幼儿园可能发生的美好的事。
儿子的情绪越来越稳定,拿上了小书包准备出门了。临出门前,他回头看我一眼,说道:“我不想去幼儿园,去幼儿园我会想妈妈的!”他的眼圈红了,小嘴瘪了,但是脚步却坚定地向前去。
“宝贝,妈妈也会想你的,妈妈会准时接你,咱们晚上就又见面了哦!拜拜!”我微笑着对儿子说道。
两分钟后,我透过窗子往下看,儿子随他爸爸下了楼,不知又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正开心地说笑呢,看着他快乐的样子,我心里由衷地欣慰。
那一次,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渐行渐远,心里还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涌动:既然孩子的成长是种必然,父母的行为就需要去助力孩子的成长。而要想很好地助力孩子,我首先要做的是,能够理顺自己,认识自己,如此,我才能避免以爱的名义,成为孩子的阻力。我需要聆听自己的人生使命,也需要聆听孩子的人生使命,才能找到我们彼此温暖彼此成就的点。
在养育孩子中,不知不觉,我开始走向对自我的探索,开始去与更美好的自己相遇。
感谢儿子,感谢自己。
家教锦囊
1.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感觉到害怕、退缩、舍不得离开妈妈等情绪都是很正常的,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嘲笑孩子的怯懦。
2.温柔的坚持:妈妈的理解和温和是对孩子很重要的情感支持,这些做到了是对孩子极大的鼓励,而在行为上只要是孩子可以承受的困难,一定要给予他挑战的机会,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孩子爱爸爸也爱妈妈,不要让他纠结
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提出过一个“储爱槽”理论,意思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储存爱的能量的容器。
如果“储爱槽”里面的爱很少,这个人就会是匮乏的,他们要么很难去爱别人,要么会过分依赖,试图去索取爱。
不管怎么说,在储爱槽匮乏的状态下,一个人是很难爱自己的。会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配,是不好的……
而“储爱槽”最早的爱的注入来源于父母。
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父母或者养育者很好地给予了安全、舒适、及时的爱,孩子就容易获得满足,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内心就比较有能量,“储爱槽”充盈。
成年后,孩子就可以带着满满的爱离开原生家庭,去建立自己的新家庭,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
“储爱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父母和孩子的“储爱槽”是相互连通的,父母间爱的流动,让夫妻俩的“储爱槽”不断盈满,然后每个人的爱都流向孩子,孩子的“储爱槽”得到充盈。
但是,以上说的是比较好的状态。
有时候,孩子的“储爱槽”会出现被父母透支的状态。
要么父母的“储爱槽”匮乏,不能源源不断地将爱输送给孩子;要么,父母会反过来向孩子的“储爱槽”索要爱,这就是一种倒流,倒流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它是在透支孩子的“储爱槽”。
比如,父母吵架后,找孩子诉苦、评理,甚至埋怨孩子,加罪于孩子,试图依赖孩子去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都是一种“储爱槽”倒流的现象。
每个孩子的生命皆是父母的结晶,那种纽带式的使命,似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他们都渴望父母相爱。
这种温暖的爱的环境,是最有利于他们的存活和生长的。
因此,一旦孩子发现这个环境被破坏,他们会不由得参与其中,拯救环境。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发生争吵,最后,我所有的情绪都“借尸还魂”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上——老公将买回来的砂糖橘全部吃掉了,没给我留一个。
我记得我很愤怒地指责他,说他自私等诸多不是。
这个时候,还不满四岁的儿子跑过来说:“妈妈,妈妈,还有橘子,还有的,我给你找……”他踮起脚尖,伸出小手,飞快地抓捏着那一堆被爸爸丢下的橘子皮。
当确定确实再也没有一个橘子的时候,他跑到爸爸身边,拉着爸爸说:“快去呀,冰箱里还有橘子,拿给妈妈!”
他很快地捧着一个大橘子来到我的面前说:“妈妈,给你,快看,这里还有橘子呀!”
我的心被深深刺痛,看着儿子懵懂的样子,我不知道他那一连串的话,那如此迅速的反应,那小大人似的举动都是哪里来的,那像是一种应激状态下被激发出来的反应。
作为深爱他的母亲,我又怎么忍心,让我这小小的宝贝,去为我们夫妻间非理智的争吵,透支他宝贵的心理资源呢?
于是我恢复了理智,我知道多年后,我不会因为没有与丈夫争出胜负而后悔,但我会因为减少了对孩子的伤害而庆幸。
我不是完美的妻子,亦没有找到完美的老公。不是神仙眷属的我们,虽然有意识地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但偶尔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但我知道,我即便是在情绪失控时,也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你很好,是爸爸妈妈现在有点生气!”
我发现,当我这么做了,孩子就放松了好多。他继续做他的事,只是有时候过来问:“妈妈,你的坏情绪过去了吗?你好了跟我说一声啊!”
又有一次,我再次生老公的气,气到流泪。儿子过来问我:“妈妈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我说:“我有点生气,哭一会儿好受,和你没有关系!”
可是,就在那一瞬间,看着站在我面前无比体贴的儿子,我内在的一个旧有模式忽然启动——是的,这一定是盘踞在我心中的一个按钮。
于是我抱起儿子,一边拥着儿子,一边指责老公,我心中升起一种“看我们母子俩多可怜,都是你的错”的情感纠缠。
不承想,儿子轻轻地推开我,对我说:“妈妈,你难过可以哭,你不可以骂爸爸!”
一瞬间,我就被儿子温暖而清晰的声音点醒——是的,我只是在投射我的难过,我的可怜,我的委屈,与儿子无关。
他拒绝了我的投射,也没有和我站在一起去充当受害者。他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清晰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也许他不知道背后的种种原因,他只看到了我在责备他爸爸。
他不明白也好,他没有必要明白,也无须弄明白,因为这是我和他爸爸的事儿,何必让孩子缠绕其中。
用肃然起敬来形容我当时对儿子的态度一点不过分。我轻轻地放下他,告诉他:“好的,我再哭一会儿。”
然后,他看了看我,转身去玩玩具了,而我就尽情地将那些情绪都揉在泪水里,任它流淌。
当然,儿子此时这份清晰和拒绝卷入的坚定感,来自我之前每一次发生不愉快,都清晰地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事……”
没有孩子希望父母之间彼此伤害,也没有孩子愿意目睹父母的争执和攻击,因为父母的爱是他们精神的家园。
但是,如果作为父母,依然控制不住地去争吵,甚至不得已要分开,那也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事儿,是爸爸妈妈的事儿!”然后告诉他,你们都爱他。
如果,暂时你确实无法相信,对方是爱的孩子的,也请告诉自己,这份怀疑只是你的。
至少你要做到,不把孩子拖到你们的矛盾中,更不要强加给孩子判官的角色。
作为孩子,面对父母不和谐的关系,有些伤痛也许无法避免,但是,你懂得了剥离与孩子的关系,尊重孩子的心理疆界,至少可以将伤害降至最低。
家教锦囊
1.不说伴侣坏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外一半的坏话,孩子既爱爸爸也爱妈妈,而且,孩子最初是要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人格,父母互相诋毁,不但让孩子进入到很纠结的情感关系中,而且也会产生自卑感。
2.不做情感控制:避免用孩子的情感控制另一方,比如,试图让对方感到愧疚、难过等,这是对孩子很大的伤害,孩子会敏感地认为是自己伤害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