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了导演,带我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元芳,你怎么看(求追读)

身为导演,李天鹏并没有闲着无所事事。

暗自观察网络上剧迷的热议。

他很清楚,想要让神探这部剧突破平台限制,吸引更多人观看,除了优秀精良的制作水准。

必要的营销不可少。

如今的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当然,质量是营销的基础,营销只是展现剧作的手段,不是目的。

切不可颠倒主次,弄错了因果。

怎样来推广,李天鹏暂时想到了一个法子。

于是他找到高小兰。

“小兰,公司放假了,所以这事你得催催才行。”

今天已经是腊月28,大家早已各回各家。

过春节去了。

哪怕李天鹏自己,做完这个视频,明天也得回家过年。

“行,没问题。”

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公司,高小兰自不会拒绝。

眼瞅着神探在奇异果实时热度突破6000,已经冲进了电视剧榜前七。

而刚刚平台反馈的消息,至少有近4000万的分账。

投资收回,让她万分振奋,干劲十足。

“我剪辑了几个神探狄仁杰的小视频,然后你叫宣传那边多联系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和影视区up主,让他们帮忙推广宣传。”

“什么小视频?”

女孩颇有几分好奇。

你这是完全放弃发行部的方案,要自己来操刀。

难道你做的要比发行部好?

“我康康。”

李天鹏没有啥见不得人的东西。

大方在手机上展示了他的小作品。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

在第一个短视频里,出现的全是狄仁杰与李元芳的画面。

只不过是场景不同,周围出现的人物有变化。

但李国华饰演的狄仁杰,都会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你这个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不过看上去怪怪的感觉。”

高小兰看完视频,说不上来。

总觉得有点怪。

具体哪里怪异,又讲不清。

“不懂意思无所谓,重要的是连续密集地轰炸,犹如魔音贯耳,让你的脑子里时刻充满‘元芳你怎么看’的洗脑声音。

让刷到视频的人产生记忆和好奇,促使他们去看剧。”

摇摇头,高小兰继续点开第二段视频。

画面里,仍然以狄仁杰为主。

在不同场景,周围出现不同人物,包括李元芳曾泰等。

而这回,狄仁杰没词,全是别人心悦诚服在夸他“大人真乃神人也”“阁老真乃神人也”“先生真乃神人也”。

各个角色,异口同声在说“大人(阁老)(先生)真乃神人也”。

堪称花式拍马屁集锦。

噗嗤!

与上一段不同,这条直接让高小兰笑出声来。

逗,实在太逗了!

“哎呀,好玩,这么串起来看的话,确实搞笑。”

“好玩吗?好玩就是好段子。”

李天鹏见她欢笑,十分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笑反而说明短视频没有做好,失败了。

“你呀,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

笑过之后,高小兰欣然同意。

“真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什么,能想到这种怪招。”

“没什么,见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李天鹏找的是前世的网络梗,顺势让公司宣发的职员在各大平台上进行推开。

尤其是斗音和快搜,已成为日活跃最大的娱乐休闲App。

若能制造“大人真乃神人也”“元芳你怎么看”这两个热梗吸引流量,扩大关注度,岂不美哉。

“有你盯着,我明天便可以安心回家过年咯。”

“啊,你要回老家了?”

听说对方要回家,女孩顿时多了些依依不舍。

嗯,李天鹏点头。

“要不是为了神探这部戏,我早该回老家过节了。”

对比其他员工,他算很晚了。

……

事实证明,某些看似无厘头的搞笑短视频,真的容易传播。

特别还有团队在背后策划推广。

在某些网红大V推荐后,开始有人自发的进行模仿和二创,并上传到各个平台。

斗音上,最高的一个模仿“元芳你怎么看”视频竟然有超过10万个赞,3000多的评论,5000余次转发。

打开评论,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怎么看?当然是一个大招扔出去,然后跑啦。”

这条置顶的热评,点赞数高达2万。

下面还有几百人跟评,形成楼中楼。

“2技能加闪现,谁也追不上。”

“哈哈哈哈哈哈。”

热评第二的回答则是“元芳:问问问,问你个头呀,烦死了。”

“元芳:再问,我不看了。”

除了调侃和玩笑外,也会有不知道《神探狄仁杰》这部剧的人在评论区提问:“什么片这是?”

下面不时有好心人回复@:“神探狄仁杰,奇异果独播。”

凝结着网友的集体智慧,“元芳你怎么看”的用法渐渐包罗万象,情绪纷繁复杂。

某条招寒假工的短视频下,便用了这句话作为标题和标签。

“一个小时10米,必须接受两班倒的假期工,元芳你怎么看?”

这条视频可谓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脆弱内心。

短短几个小时,点赞5万评论3万,转发超过了2万。

视频底下吐槽抱怨者有之:“我怎么看?我被人当猪看。”

打趣调侃者有之:“这个价钱,中介含泪赚13块一小时。”

也有人趁机推销自家工厂,“本公司每天上班8小时,每小时20米,加班费另算。”

不少人的玩梗与二创,无形中让这句话更为风靡。

一时间,“元芳你怎么看?”似乎风行于全网。

这一经典对白遭网友跟风援引,“元芳体”就此诞生。

申城,某个小区。

放假在家的大学生小叶,刷到“元芳你怎么看”的视频后,躺在沙发上哈哈大笑。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很快把视频链接转发到宿舍沙雕欢乐群里。

“这什么?”

“蛮有意思的一个视频。”

“元芳你怎么看,这是什么?”

“不知道,反正看着挺逗的。”

“这你都不知道,李元芳是神探狄仁杰里的人物,奇异果新播出的一部古装悬疑电视剧,话说真的超级好看。”

“真的?不会又是披着古装戏的皮谈恋爱吧。”

“墙裂推荐你去看,绝对过瘾,看了十几集了没有一点恋爱戏!”

“好吧,等晚上回家我找来瞧瞧。”

……

浔州,某奶茶店内。

“小帅,等下我们去看电影吧?”

“好。”男孩低头刷着手机,随口应声。

“看完电影再去吃火锅。”

“嗯嗯,随便。”男孩依然没抬眼。

“小帅,你在干嘛!!!”

“啊,怎么了?”

“你只顾玩手机,有没有听我说话啊,哼!”

女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起身就走。

“小美,不要啊!”

小帅再顾不得去看手机,慌忙追出去。

绝不能因为一个“大人真乃神人也”的鬼畜视频,失去女朋友。

……

只一天时间,“元芳体”爆红。

并一直位居微博热门话题前列,且持蹿升势头,相关讨论帖达到250万条。

很多剧迷为此争论不休。

“狄仁杰: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李元芳:大人,此事被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错了,标准答案在这呢。狄大人:元芳,怎么看?

李元芳: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有较真的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

认为大家都错了。

“原剧我认真仔细看了三遍,狄仁杰从来没有说过‘元芳你怎么看’,剧里就没有!”

此话一出,得到了不少影迷的附和。

“是啊,我也特意去找过,没有这句台词。”

“不会吧不会吧。”

“元芳,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出现过。还有一个,曾泰,你怎么看。然后两句搞混了。”

“对,就是狄仁杰问过几句,然后前后句不在一块,拼在一起了。”

“估计是鬼畜视频看多了,然后留下错误的印象。”

除了某些网友煞有介事去找“元芳你怎么看”原话出处外,大部分网友都是玩梗。

全是乐子人。

玩就对了,搞笑就行,至于真相根本不重要。

有的观众,甚至更进一步,像模像样去分析为什么可爱的狄胖胖会有“元芳你怎么看”的口头禅。

得出的观点可谓惊世骇俗。

并特意在新建立的“元芳你怎么看”贴吧,发布了专门的帖子《元芳你怎么看大有玄机》。

惹来无数忠实观众的围观和讨论。

“其实狄仁杰是一位非常聪明有智慧的老人,他历经宦海浮沉,陪伴皇帝经过了无数风浪,练就了他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处事经验。

狄仁杰的分析能力在剧中肯定是第一流的,李元芳和曾泰基本上是陪衬,那为什么他还会问‘元芳你怎么看’呢,当然大有玄机。”

“什么玄机?”

“就是,不就是装比嘛。”

“别卖关子,快点说。”

“妈的,最烦你们这种装比的。”

……

没几分钟,帖子便有了几十楼。

就连高铁上无聊玩手机的李天鹏,也被吸引住。

他也非常好奇,到底这位仁兄有何高见。

“我倒要瞧瞧,你是怎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连他这个编剧和导演都没有的想法,你居然能解析出来。

“在剧中,元芳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狄仁杰,而曾泰才是破案助手,为啥狄仁杰每次分析案情,都不去找曾泰分析,而是问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

事实上,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和深意,

哪怕隔着手机屏幕,李天鹏仿佛都能看到一张得意的笑脸。

满脸的嘚瑟。

楼主的发言,下面又是一阵混乱争议。

“尼玛快点说。”

“半天不说正题,我真想打死这个楼主。”

“别吵,让楼主继续讲。”

“快,说出你的高见吧。”

转眼又是几十层跟帖。

李天鹏磕着瓜子,心态放松。

完全一副看戏心态。

“装,你丫继续装,我倒要看你装出个什么来。”

“首先,狄仁杰问李元芳这句话,并不是因为自己不懂向李元芳求教。

因为李元芳此人武功太高,又跟着狄仁杰屡立奇功,因此他的个人威信和名望都在提升,而这样将会威胁到狄仁杰在整个团队中的核心地位和权威。”

这个分析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卧槽,好阴暗的想法,不过却非常符合人性和现实。”

“没错,所谓功高盖主就是这个原因。”

“是的,以前古代开朝功臣往往便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良弓藏这不是西汉韩信说的嘛。”

在阵阵附和声中,楼主继续更新。

“因此,狄仁杰每次向李元芳问过之后,假如李元芳回答得正确,狄仁杰将会继续追问,直到李元芳回答不出来为止。

假如李元芳回答错误,狄仁杰将会反问来指出李元芳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不管李元芳怎么答,最终都会出错。

既然要出错了,那么狄仁杰就会顺理成章地指导他。这样一来,其实就是狄仁杰给了李元芳一个心理暗示:你不行,还是得听我的,从而不断地在李元芳的潜意识中培养他的服从意识,巩固他自己的权威。”

“楼主牛比,一针见血。”

“这就是职场血淋淋的铁律,无数前辈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受教了。”

“厉害,完全把领导和下属的阶层矛盾给揭露出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楼主大才呀!”

不消片刻,帖子里全是感激与赞赏。

觉得楼主分析的全对。

“其实,现今的许多领导,保持自身权威的方法和李元芳狄仁杰如出一辙。许多问题,领导的见解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不说,先让下属说,然后自己再鼓励一下下属,最后指出下属的意见中还有哪些不足,从而给人一个自己统揽全局、站位高远的感觉,从而保持自己的威信。

而许多下属自然也明白其中的精髓,在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故意留下一些疏漏和不足让领导来补充

因此,我们在剧中可以看到:李元芳跟随狄仁杰越久,分析问题的能力反而越弱,其实呢,是他更聪明了而已。”

“正确的,中肯的,客观的,一针见血的。”

“当初楼主退出文坛我是不同意的。”

“求求了,楼主出书吧,我必买。”

“这么好的帖子,必须加精置顶。”

“能够在一部电视剧里见到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样精通人性的帖子,实在受益匪浅。”

“早看到这个帖子,我也不会混的这么惨了。”

吧友们一顿吹捧。

将这位发帖之人捧成了职场导师。

连李天鹏看完,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佩服!”

哪怕有些话听起来不那么正确,也能自圆其说。

叫他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