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作用电压下的击穿
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与外施电压的种类有关。直流与工频电压均为持续作用的电压,这类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率很小,在放电发展所需的时间范围内(以微秒计)可以认为外施电压没什么变化,因此统称为稳态电压,以区别于作用时间很短的雷电冲击电压(模拟大气过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模拟操作过电压)。而冲击电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则持续时间极短,以微秒计,放电发展所需的时间不能忽略,间隙的击穿因而也具有新的特点,电场不均匀时,尤为明显。
1.均匀电场中击穿
实际工程中很少见到比较大的均匀电场间隙,因为这种情况下为消除电极边缘效应,电极的尺寸必须做得很大。因此,对于均匀场间隙,通常只有间隙长度不大时的击穿数据,如图1-14所示。

图1-14 均匀电场中,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峰值Ub随间隙距离d的变化
均匀电场中电极布置对称,因此无击穿的极性效应。均匀场间隙中各处电场强度相等,击穿所需时间极短,因此其直流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峰值以及50%冲击击穿电压(指多次施加冲击电压时,其中50%导致击穿的电压值),实际上是相同的,且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对于图1-14所示的击穿电压(峰值)实验曲线,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为

式中 d——间隙距离(cm);
δ——空气相对密度。
从图1-14中可以大致看出,当d在1~10cm范围内时,击穿强度Eb(用电压峰值表示)约等于30kV/cm。
2.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
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点是击穿前无电晕,极性效应不很明显,直流击穿电压、工频击穿电压峰值及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然而,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与电场均匀程度f关系极大,因而既没有能够概括各种电极结构的统一经验公式,也没有适用于各种电极形状的统一实验数据。通常是对一些典型的电极结构做出一批实验数据,实际的电极结构可能复杂得多,只能从典型电极中选取类似的结构进行估算。
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通常可以根据起始场强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由
f=Emax/Eav,Eav=U/d
可得

f取决于电极布置,可用静电场计算的方法或电解槽实验的方法求得。图1-15给出了几种典型电极结构。

图1-15 几种典型电极结构示意图
1—同心球 2—球-平板 3—球-球 4—同轴圆柱 5—圆柱-平板 6—平行圆柱-圆柱 7—曲面-平面 8—曲面-曲面
对于稍不均匀电场,当Emax达到临界场强E0时,U达到击穿电压U0,从而

下面给出几种典型电极结构的电晕起始场强E、电极表面最大场强Emax、电场不均匀系数f以及电晕起始电压Uc(对于f<2的稍不均匀间隙,电晕起始电压也就等于间隙击穿电压)的经验计算公式:
球-平板电极为


圆柱-平板电极为

平行圆柱-圆柱电极为

同轴圆柱电极为

同心球电极为


球-球电极为

式中,E0、Emax单位为kV/cm(峰值);Uc单位为kV(峰值);r、R、d的含义如图1-15所示,单位均为cm。
另外,对于某些不便于根据经验公式求的电场结构,也可以用E0=30kV/cm进行大致估算,则间隙击穿电压Ud为

3.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
极不均匀场击穿电压的特点:电场不均匀程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减弱(由于电场已经极不均匀),极间距离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增大。
这个结果有很大意义,可以选择电场极不均匀的极端情况,棒-板和棒-棒作为典型电极结构(或尖-板和尖-尖电极结构)。它们的击穿电压具有代表性,当在工程上遇到很多极不均匀的电场时,可以根据这些典型电极的击穿电压数据来做估算。如果电场分布不对称,则可参照棒-板(或尖-板)电极的数据;如果电场分布对称,则可参照棒-棒(或尖-尖)电极的数据。
在直流电压中,极不均匀场中直流击穿电压的极性效应非常明显。同样间隙距离下,不同极性间,击穿电压相差一倍以上。而尖-尖电极的击穿电压介于两种极性尖-板电极的击穿电压之间,这是因为这种电场有两个强场区,同等间隙距离下,电场均匀程度较尖-板电极为好。
而在工频电压下的击穿,无论是棒-棒电极还是棒-板电极,其击穿都发生在正半周峰值附近(对棒-板电极结构,击穿发生在棒电极处于正半周峰值附近),故击穿电压与直流的正极性相近。工频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不大,相对标准偏差σ一般不超过2%。当间隙距离太大时,击穿电压基本上与间隙距离呈线性上升的关系;当间隙距离很大时,平均击穿场强明显降低,即击穿电压不再随间隙距离的加大而线性增加,呈现出饱和现象,这一现象对棒-板间隙尤为明显。
因此,在电气设备上,希望尽量采用棒-棒类对称型的电极结构,而避免棒-板类不对称的电极结构。由于试验时所采用的“棒”或“板”不尽相同,不同实验室的实验曲线会有所不同。这一点在各种电压的空气间隙击穿特性中都存在,使用这些曲线时应注意其试验条件。
在持续作用电压下,电极间距离远小于相应电磁波的波长,所以任一瞬间的这种电场都可以近似作为静电场来考虑。除在很少数情况下可以直接求得解析解外,要想了解局部或整体电场分布的详细情况,主要依靠电场数值计算来求解,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法和模拟电荷法。有限元法在计算封闭场域的电场方面有许多优点,而模拟电荷法在计算开放场域的电场方面应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