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贸易形势和渐趋弱化的世界经济复苏效应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维持平稳增长,产业整体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的发展形势,但产业四项基本面数据也暗藏了“稳中存忧、稳中有险”的潜在态势。展望 2019年及今后,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集成电路、消费电子、新兴显示等重点领域仍将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集成电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核心技术实现部分突破;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会进一步占领存量市场,新技术新产品百花齐放;国内面板产能优势逐步建立,产品价格有所回落;彩电行业多元化需求显现,与前沿技术融合愈发关键。

在国际经贸形势多变的态势下,行业面临“外患内忧”的瓶颈局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国内外宏观局势压力和阻滞因素扰动下进入“瓶颈期”。从国内外宏观环境来看,中美政治经济关系变化,美国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加强,全球经济贸易分工合作的共识和基础开始动摇;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出口、消费等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显疲软,为产业发展和贸易环境增加了不确定性,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长压力陡然增加。从产业发展态势来看,产业整体增速和利润均呈现显著下滑,重点产品价格加速下行,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弱。产品价格方面,以显示面板和存储器为例,2018年以来受海外需求减弱及面板供应产能持续增长的影响,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全面下探,2018年10月以来DRAM内存芯片主流模组均价跌幅显著。企业流动性风险方面,从龙头企业来看,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已达到66%,企业债务负担形势严峻。

一是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上升。国际贸易形势和产业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美国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为产业发展和贸易环境笼罩不确定性阴霾,但内需和其他市场出口增长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内外部支撑。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影响逐步显现,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订单将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负面影响面将继续扩大。从有利的方面来看,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和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将弱化对美国出口减少的影响。

二是高端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新产品将拉动新消费。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转存量,各大品牌纷纷瞄准高端市场,新款iPhone、Mate 20、Pixel 3、V40、Note 9、Find X和一加6T等高性能、高价位的产品被集中推出。2019年,随着屏幕(全面屏、折叠屏)、拍照(3D Sensing、AR)、快充、识别(物体识别、光学指纹传感器)等功能技术的成熟,有望拉动智能手机的新一轮消费。此外,随着5G商用的不断推进,大多数手机品牌厂商均表示将在2019年发布5G手机,5G手机将成为推动智能手机消费的另一个增长点。

三是国家持续投入,为集成电路产业注力。IC Insights统计,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公司的资本支出约合110亿美元,数额达到2015年的5倍,超过日本和欧洲公司2018年的相关资本支出总和,且2019年投入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年底大基金二期募资的完成以及更多地方政府资金的进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将保持增长态势。此外,长江存储采用了自主 Xtacking 架构的64 层堆叠的3D NAND闪存芯片在2019年第三季度量产,中芯国际开始量产14nm手机芯片,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不断缩小。

四是电视大屏化成为趋势,与前沿技术融合成为重点。电视尺寸已成为用户更新换代的重要因素,期望更换的电视尺寸主要集中在 55~80 英寸。各厂家也积极布局,将 65 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作为发展重点。前沿技术与电视的融合成为未来趋势,4K电视在不断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已实现了远场语音,目前能够实现4K画质、附带AI功能的电视市场渗透率在不断上升。未来,随着电视智能化的不断深入,电视功能将更加丰富,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定制化的服务成为电视厂商的发展方向。

2018年,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贸易和持续推进的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波动中维持平稳增长,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持续升温,骨干企业资本化和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在产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的运行形势下,也应看到四项基本面数据“稳中存忧、稳中有险”的潜在态势。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出口等数据保持增长,但增速普遍下降。

一是增加值平稳增长,增速小幅下降。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低于2017年同期0.5个百分点。其中,11月增速低于2017年同期2.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整体下滑,2018年1—11月,电子信息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增幅较2017年下降4.2个百分点。

二是集成电路、光电元器件等分领域投资在新兴市场拉动下仍有增势。产业出口保持增长,增速放缓明显。2018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4%,较2017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制造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6.4%、8.9%,较2017年同期分别回落8.4、4.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的出口增速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三是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双双大幅下降。2018年1—11月,电子信息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低于2017年同期3.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大幅下降,2018年1—11月利润同比下降0.4%,较2017年同期下降达20.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目前仍处于较弱水平。

四是行业经营面临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提升的“两重挤压”。2018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成本增速高达9.8%,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从期间费用来看,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10.2%,财务费用受汇率影响,上半年增速迅猛,最高增速曾达73.3%,下半年波动幅度较大,不排除后期汇兑损失持续提升的可能。

五是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持续升温。

超高清视频领域,“国产芯”加速迈进。海思推出AI专用芯片,搭载在华北工控推出的ARM 架构嵌入式主板上,具有高品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能力。国产超高清芯片应用逐渐广泛。晶晨半导体与爱立信合作,将芯片用在Media First机顶盒中,帮助快速访问超高清、HDR 等内容。京东方 10.5 代线量产,能够量产超高清面板。TCL已有两条11代线在建项目,主要生产大尺寸、超高清面板。

汽车电子领域,小马智行在广州投放无人驾驶汽车并进行运营测试;百度宣布其与金龙客车联合发行的第100 辆全球首款L4 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下线;腾讯与长安汽车正式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合资公司将主要开展车联网平台开发等业务。

虚拟现实领域,行业巨头积极推动 VR/AR 技术商用化进程。腾讯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AR教材等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

5G领域,华为等手机企业高度重视5G研发布局。2018年2月,华为推出全球首款基于3GPP标准的商用5G芯片“Balong 5G01”,支持全球主流5G频谱,4月5G NR产品获全球首张“欧盟通行证”,并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支持5G网络频段的手机。OPPO、小米、联想、vivo 等诸多智能手机厂商和品牌均成为高通“5G领航计划”合作伙伴。

人工智能领域,根据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Compass Intelligence 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AI 芯片公司排行榜,我国海思、寒武纪等 7 家企业跻身24 强,在 AI芯片领域进步明显。

六是骨干企业资本化和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一方面,部分龙头企业 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显著,骨干企业投融资步伐加速。小米已经于 2018年5 月 3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于6月7日通过了上市聆讯。2018年5月31日,商汤科技宣布完成C+轮6.2亿美元的融资,目前估值超过45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地位。另一方面,企业不断推进应用领域和产品创新。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的大型企业引领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创新。2018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第一架超重型无人机正式立项,还打造了无人智慧配送站、无人仓等配套系统,形成了对传统物流模式的极大颠覆。展锐发布首款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8核LTE SoC芯片平台。百度发布国内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可在功耗100W的情况下提供260TOPS的运算能力。

基于产业发展内外部形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编著了《2018—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蓝皮书》。本书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剖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 2018年产业运行、行业特征、重点领域、区域发展、企业近况、趋势热点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 2019年的产业整体情况进行了展望。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领域篇、区域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8个部分。

综合篇,从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基本发展情况、整体发展特点等角度展开分析,总结概括了在内外部发展新环境下的产业整体情况。

行业篇,选取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原材料元器件等重点行业进行专题分析,对各重点行业在 2018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并总结了2018年各行业的发展特点。

领域篇,选取智能手机、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锂离子电池、智能传感器及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对各领域2018年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区域篇,根据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选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福厦沿海、中部、西部等国内重点发展区域和新兴增长区域,对各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企业篇,选取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原材料元器件等若干领域的重点企业,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技术进展、专利情况、国际市场拓展情况等开展研究,获取对我国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的整体认知。

政策篇,论述了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点政策,选取了光伏、印制电路板、虚拟现实、新一代人工智能、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部分政策,包括规划、工作方案和规范条件等政策类型。

热点篇,围绕智能硬件“独角兽”、智能手机格局变化、超算全球角逐新形势、5G 全球“竞赛”、AI 芯片发展、安卓平台收费、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世界VR大会召开等重点趋势性事件,分析2018年各行业领域的新动态。

展望篇,结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内外重点研究机构的预测性观点,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 2019年运行情况做了展望,并展望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2019年的发展走向。

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转换期,又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调整,外部环境的压迫、内部结构的转变、技术创新的变革,都要求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啃硬骨头”,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和领域受制于人的现状。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在稳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同时,坚定走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补齐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短板,巩固和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在新时代的引领性、融合性、支柱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