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在一起:养育孩子的100个关键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孩子自信心不足

孩子7岁了,可感觉做事有些怯懦,遇到事情没勇气没信心去做,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呢?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父母过多替代孩子做事。很多家长特别是祖辈照看孩子时,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有的孩子都四五岁了,吃饭还要喂;吃完饭,有的孩子想帮忙一起收拾碗筷,但是大人直接阻止了,可能是担心孩子会把碗摔碎,也可能是为了赶时间,就阻止了孩子。可是如果家长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是这样对待孩子的话,孩子就没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没办法去体验那种“我可以做到”的感觉。

2.父母的“打击教育”。有些家长是跟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的,而还有些家长恰恰是给孩子制造问题的。一个电视节目叫“少年说”,里面有个孩子跟自己的妈妈控诉“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结果她妈妈说“如果我不打击一下你,你就会飘了”。传统教育观念里强调“满招损,谦受益”,从而导致父母对孩子多持否定态度。

教育良方:

允许尝试

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少替他做事。“小牛不下田,永远学不会耕田。”要想孩子有信心,得让孩子有经历、有体验。只要体验,就可能犯错。要允许犯错,孩子受到一些挫折是正常的,我们不需要过于胆小谨慎地去看待这些问题。

肯定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尽可能不要再打击孩子。孩子做不好事情,本身心情就糟糕,我们再嘲笑打击孩子,孩子情绪就更加低沉,本来可能还有些信心,一下就浇灭了。孩子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并尊重他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信心十足。因此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积极的评价。

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而非只看结果,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不断强化孩子的优点使其不断进取。

要求适当

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的实际能力相适应。让孩子从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开始,逐步提升相应的难度要求。

改变行为

人的身心是一体的,心理状态离不开生理状态,生理状态的改变会带动心理状态的改变。通常不自信的孩子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畏缩缩,有意识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提高说话的音量和养成昂首挺胸的习惯,通过调整行为状态来改变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