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探洋(“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国“科学”号

(作家远航日记之一)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阴有小雨
青岛薛家岛码头

天空一直阴沉沉的,灰色的云团压得很低,间或飘过星星点点的小雨。可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明朗而欢畅。经过了多次申报、联系,今天我终于登上了“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作为一名科考队员,前往远海体验、采访了。

上午10点多钟,我按照预定计划,乘车来到了黄岛长江东路8号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园区船舶中心码头,拖着一个拉杆箱,沿着扶梯上了船,走进了分配给我的505舱室。这是一个大约十二三个平方的单人房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写字台、沙发、电视、电话、卫生间,应有尽有,俨然星级宾馆待遇,比我上次随乘的科考船强多了。

四年前——2014年6月,我曾经随同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工作母船“向阳红09”船,前往西太平洋实施试验性应用航次。那是一艘30多年的老船了,设施落后且已老旧,为了照顾作家,让我住上了双人间,但卫生间还都是公用的。如今的“科学”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综合科考船,无论驾驶系统、科研装备,还是生活设施,都是国际一流的,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从这一点上,就明显地感觉到我们国家科研实力和装备设施水平极大地提高了!

午饭后,科考队员们领到了装备:橘红色的工作服、便于抓地的工作鞋,还有生活用品等等。为了保障安全,当进入工作状态时,必须穿上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按计划,“科学”号将在下午1点30分起航。海洋所领导和有关方面人员前来送行。

“呜——呜——呜——”

随着三声长长的汽笛鸣响,一艘上白下红两种颜色相间、漂亮威武的科学考察船起航了。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船舶出航是向前开行,只需鸣笛一声即可,“科学”号则十分先进,可以横行或倒行离开,而倒行时则需三声响笛。现在它就是倒行离开码头的。

在右舷靠码头一侧栏杆前,我作为一名特邀科考队员,与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张鑫、科考队长王敏晓和全体乘员身穿统一紫红色工作服——胸前绣着一面五星红旗、背后印有“中科院海洋所”几个大字,像海军出航“站坡”一样整齐地列队,与前来送行的人们告别。

恰巧,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在现场录制节目,年轻的女导演一声令下,船上船下的人们互相挥手致意:“再见了!再见了!”“祝愿‘科学’号早日凯旋!”……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是海洋所深海中心的张鑫研究员。这是一位高大帅气、年轻有为的海洋学家。我曾在所里采访过他。他告诉我,此次主要是进行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和南海冷泉调查,时间为26天左右。今天刚刚起航,他正忙着,许诺等到稍有空闲再详细介绍。正常行驶之后,我走上驾驶舱,观看他和大副等船员们操船航行。

“左舵五!”

“五舵左!”

“把定!”

“是,把定!”

驾驶台上,一身洁白工作服、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船长孙其军手持望远镜,像一位临阵的将军一样,密切观察着前方海况,不时地下达着口令。年轻的操舵手则一句一句复述着,谨慎地操作。尖尖的船艏像一具锋利的犁铧,翻开滔滔碧波,两道白浪航迹翻卷在船舷两侧,轮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驶出胶州湾。不一会儿,就把母港——青岛西海岸薛家岛码头和美丽的城市岸线远远地留在身后了。

这一天是2018年7月9日,我国最先进的综合科学考察船“科学”号,出海执行“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科研调查航次。这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包含数个海洋研究前沿课题,计划船时一个月。为了书写我国艰辛曲折的海洋科考历程,纪念改革开放4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致力于宣扬海洋文化的作家,我有幸受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选派,随船出航体验、采访、写作。

看到“科学”号,我首先被其英武而别致的外貌深深吸引了!流线型船体,宽大的甲板,通体洁白的上层建筑上耸立着高高的球形全球卫星通信天线,挺拔的前桅杆,360度环视驾驶室,好似无敌海景房一样,个别位置还装了落地玻璃窗,视野异常宽阔明亮,茫茫海天尽收眼底。其他船上笨重的舵轮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高科技电子仪表盘,显示出高度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船身亮丽的“中国红”底色上赫然印着两个草书大字——“科学”。

好啊!这是一艘中国自主设计的可进行全球海洋探测的船舶,是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它的横空出世,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我国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挺进大洋的蓝色征程,为揭示深海大洋甚而深渊海底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国际著名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充满感叹地报道说:“科学”号的使命可媲美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开展深海研究的能力。

然而,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海洋科学工作者总是“望洋兴叹”,只能在近海边上“打转转”,根本无法深入那时而碧波如镜、时而风狂浪高的深海大洋。“海洋强国”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公元2018年仲春时节,山东半岛上的璀璨明珠——美丽而浪漫的青岛,如同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一样,盛开怒放在波光粼粼的黄海之滨。中山公园红艳艳的樱花笑逐颜开,八大关里的碧桃、海棠争奇斗艳,汇泉广场中的青松翠柏和绿毯一样的草地,鲜灵灵闪亮亮,就连小鱼山、金口路周边住户人家的花墙栅栏间,一簇簇粉红色的蔷薇、鹅黄色的迎春探头探脑地挤了出来。真个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提着简单的行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海洋书籍,兴致勃勃地穿过这春意盎然、一派生机的城市,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综合处处长刘洋和主任科员王敏,热情地把我接到了位于3号楼的党政办公室,代表王凡所长、王辉书记表示欢迎——两位主要领导人正在北京开会,择时专门会见并接受采访。而后,他们与我坐下来详细洽谈,介绍情况,安排日程和工作计划。

我自从全身心地投入海洋文化事业之后,一心扑在研究与创作上面,几年来有关海洋的作品不断涌现:在青岛建制120周年之际,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散文《青岛的记忆》,以古观今,托物言志,写出了一个小渔村的沧桑变迁,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以海洋研究所郑守仪院士经历为主,写成的传记文学《海洋之心》,讴歌了海洋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尤其是我跟随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远赴太平洋科学考察近两个月,历经台风大浪考验,归来后写出的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深获好评,入选2016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排行榜,荣获山东省“中国梦”征文一等奖。从而奠定了我不怕风浪、勇赴大洋,成为一名海洋作家的坚实基础。

当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高瞻远瞩,组织撰写“创新报国70年”报告文学丛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挑选能够反映新中国海洋科研历程的作家时,自然而然将这项重任放在了我的肩上。毫无二话,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大家的信任,欣然应邀深入海洋研究所,与负责党务行政宣传工作的综合处接洽后,开始了又一次难忘的海洋文化航程。

说起来,我与刘洋处长是老朋友了。他老成持重,可实际年龄并不大,属于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早在两年多以前,海洋生物学家郑守仪院士邀请我前往她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参观考察她的科研成果——放大雕刻的海洋有孔虫模型雕塑园时,研究所的陪同人正是刘洋。我们一同度过了一段愉快而有意义的南方之旅。当时,他听说我曾经乘上“蛟龙”号工作母船“向阳红09”船,亲临“蛟龙探海”现场,写出了一部颇有影响的海洋报告文学,立即爽快地表示:“我们所的‘科学’号考察船十分先进,每年都会去太平洋科考,欢迎你也来体验采访啊!”

“好啊,我很想再到深海大洋走一趟。”

本来以为是一句客气话,不料如今变成了现实。在刘处长的办公室里,我们笑着谈起这段往事,都感觉到似乎早就约好了似的。按照我多年的采访体会和写作习惯,要想写好一部写人记事、真情实感的报告文学作品,必须亲临现场实地考察一番,因而随乘“科学”号考察船就安排在采访日程中了。

简要洽谈之后,刘洋处长安排办公室的王敏领我走走看看,大致熟悉一下环境。年约30出头的小王是一位面容秀丽的女科员,一头乌黑的短发,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热情干练。她陪同我相继参观了海洋研究所史成果展厅、海洋生物标本馆、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文献信息中心、餐厅与研究生公寓楼等等,使我对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研机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走进一座科研楼时,在一楼大厅看见几位慈祥而睿智的老人:有的微笑着透着愿与每个人交朋友的神情,有的充满期待地望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也有的凝神静气似乎还在思考什么科学问题……走到他们面前,我不禁肃然起敬,放慢了脚步,久久地凝望着。啊,那是放大镶在墙壁上的一排历年在本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照片!他们都是海洋科学家,是我国海洋科研事业的先驱和柱石!

照片上的科学家一共是九位:童第周、曾呈奎、毛汉礼、秦蕴珊、刘瑞玉、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穆穆。其中前五位已经离我们远去,离开了他们奋斗一生的海洋事业,可是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的人格魅力必将永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和蔚蓝色的海洋里。他们就像天上的恒星一样,夜夜闪亮在幽深的天空中,照亮我们前进征途上的星辰大海……

楼道走廊两边,分门别类镶嵌着海洋知识介绍和科研项目展板,图文并茂,琳琅满目。其中,一块铭牌映入了我的眼帘,上书几行大字:“耕海探洋 唯真求实 博学创新 厚德致远 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所训啊!也是一代代海洋科学家终身为之奋斗的信念和理想!

蓦地,写在前面的那四个字如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过我的脑海:耕海探洋!好啊!大气磅礴,生动形象,完全可以作为长篇报告文学的书名,同时彰显了这部反映海洋科学事业纪实作品的主题思想!走出海洋所的大门,我回身久久凝望着这座朴实无华而又丰富多彩的大院——它坐落在青岛最美丽的海滨之一,身后是中山公园、汇泉广场,身前是八大关风景区、第一海水浴场,红瓦绿树银浪涌,蓝天碧海金沙滩。景色绮丽,游人众多,闹中取静。面对着蓝色的大海波涛,潮起潮落,年复一年,科研人员们心无旁骛,精益求精,默默工作着,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

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就是这个时代里最可爱的人啊!

那座20多层的高楼上,从上到下书写着一行草书大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那一排排实验楼、办公室外墙上,镌刻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标志和英文缩写:IOCAS。此时此刻,我又忽发奇想了——瞧,这就是作家的职业“毛病”或称“习惯”,形象思维常常不经意间冒出来:

整个海洋所大院仿佛是一艘巨型的科学考察船,最高的大楼形似驾驶台和主桅杆,位于南海路大门前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正如在公海航行舰船上的国家象征。每座办公楼好像一个个舱室或实验室,而一位位科研人员就是船员、水手和科考队员,驾驭着它在波涛起伏的科学海洋里航行、考察和科研,为共和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拼搏,勇往直前。

这是真正的“科学”巨轮!

这是中国“科学”号,正在劈波斩浪,驶向深海大洋。如今,我作为一名科考队员,将随同走进“深蓝”,迎来一段不平常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