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165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百年大计

漆黑的夜幕下,潮州府城的总兵府依旧灯火通明,郑成功看着洪旭派人送来的军情汇报,心中得意一笑。

施琅已经被郑鸿逵砍了,这位四叔可谓十分通透,知道郑成功不合适直接处理这个旧部,便贴心地自作主张,然后以此“请罪”,既没有到漳州府城,也没有回中左所,而是直接去了金门所的老宅再度闭门隐居,以免引人非议。

郑成功知道对方其实还有着不小的野心,但因为之前郑氏内部的一番争权夺利,在他回去之前,除非是洪旭或者董酉出了事,不然这位郑氏元老都还不合适出山。

而施琅虽然已经被砍,郑鸿逵的身份也暴露了,但被算计的陈泰还是必须要着手准备进攻同安,长泰,否则他没法和将福建交给他的顺治皇帝交代,政治前途也必然因此受累。

甚至于施琅一事本身要如何交代,都是个大麻烦,陈泰既要把事情的影响降低,又要把自己摘干净,还得体现出自己的深谋远虑,是可以坐镇一方的大员。

顺治上位之后的一系列集权举措得罪了不少满清贵族,若非一大群德高望重的满清宗室王爷前后病死,清廷内部恐怕少不了一番争斗。陈泰作为顺治皇帝面前的红人,要是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所以,陈泰必须要一个大大的胜利,或者是一个看起来大大的胜利,然后把施琅的死,以及策反郑鸿逵的失败套进去,成为麻痹郑成功的重要一环,后两者也就能同时实现了。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切都是迷惑郑成功的“计”罢了,真正的聪明人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只不过,陈泰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将面对的“石井-连河”防线,在郑成功这个业余设计师的指导和冯澄世这个工程专家的实践下,已经被洪旭和周全斌征召的数千民夫建成了一座类“棱堡”的综合防御工事,配合着西北方向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东南方向一望无际的大海,至少可以抵御上万清军两个月的强攻。

而若不攻打这里,清军就需要翻越连绵的大山才能进入漳州平原,这不仅意味着行军难度大大增加,粮草的供应变得困难,还需要清廷征调更多民夫,为保护粮道留下更多兵马沿途戍卫,使得其原本就紧张的兵马更加捉襟见肘。

但陈泰无论如何都是要来打的,漳州当地还有左右两军,卫戍五大营的近三万大军,数千农兵,洪旭,卢若腾小半年间征发了数万民夫,各城都已经完成了加固,如此一番几乎是把漳南几十万人口的战争潜力耗尽了,把清军牵制在同安,长泰一两个月必然没有问题。

和洪旭的军情汇报一起来的,还有董酉的私信,信中自然是对冯锡范作为郑经伴读的不满,郑成功知道对方是察觉到了什么,在担心儿子,不然向来不会让郑成功分心的国姓夫人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来这么一封信。

但这件事他也不好直接处理,一来当初是他主动提议的让冯锡范伴读的,二来冯澄世那边也要照顾好,要敲打也不能是国姓夫人直接下场,否则冯澄世一定以为这是他的意思,那他就不好从中斡旋了。

郑成功斟酌了一番,随即下笔写了一封回信,暗示了董酉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找陈永华,让他也写一封投诉信来给自己。如此一来,冯澄世也就知道该如何提醒自己的儿子了。

冯锡范此人是奸猾,但如果郑经连这样的人都对付不了,今后恐怕也难堪大用。在原本历史上,如果没有陈永华和洪旭的辅佐,郑经甚至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守成之主,郑成功必须为培养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早做准备。

确定了漳州的局势还在掌握之中,后院暂时不会起火之后,郑成功随即又重新打开了郝尧,军情司呈递上来的文书。

他要经营潮州府,除了县城以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特别是地方的各个寨子,其中藏匿了大量的人口壮丁,占有大片土地,还时常武力抗拒官府的徭役赋税,截杀过往商旅。这些若是处理不好,郑成功就难以将潮州的战争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不过,如今他主要还是对付广州的尚耿,那才是最关键的,因此暂时还没有摆出强硬的态度。除了曾经武力抗拒,依旧没有任何示好服软的“欧汀寨”之外,郑成功对所有示好的寨子都宽容大度地表示了那是局势所迫,他必然既往不咎,只期共谋兴复大业。

如今的郑成功自然不会再做出无差别屠寨的事情来,但他也不能表现得软弱可欺,最起码的态度要摆出来,不然如何服众?让那些主动示好,交粮纳税的寨子情何以堪?

分化各寨,孤立不合作者的计划在武力打击之前必然是要先推行的,对一批如实交粮,还派出男丁服徭役的寨子,郑成功当即下令给予了真金白银的赏赐,并承诺今后贸易上的好处——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是分化的关键。

而剩下的那些寨子,郑成功则是打算留到西征大胜之后再动手,他其实只需要一个重大的胜利,证明郑军拥有强大的军力,足以摧毁任何抵抗力量,就可以在政治上瓦解各个寨子间本就不牢靠的互保联盟了。

郑成功要的是稳定且可持续的统治,武力打击只是辅助手段。但那些始终不合作,不按要求清算土地,交粮纳税服徭役,还要截杀商旅的,他必然会毫不手软。

其实,他现如今正为占田军屯而发愁,他手中真正精锐的野战军只有中军的一万人,和尚耿决战之后又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了,左右两军因为抽调了太多精锐,还需要至少半年的训练,才能恢复元气。

而郑成功若是占有三府之地后,想要获得战略进攻的能力,没有三万强军,以及一万以上的辅兵,上万农兵,卫戍军,是难以做到兼顾守土的。这些,包括安置伤兵,抚恤阵亡,都需要大量的土地。

惠州,潮州二府的田地虽然有五六万顷之巨,但地方宗族乡绅力量强大,能没收的清廷官员土地必然不会太多,郑成功还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借口来打土豪,这些抵抗者就是他的目标。

像“欧汀寨”这样的大寨,仅壮丁就有近万,占田无数,打下来之后明郑不仅能得到一大片肥沃的军田,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口,这送上门来的肥肉,他又如何会拒绝?

他如今虽然还对乡绅客气,但这个阶级是他迟早要对付的,不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将来产生的庞大退伍军人和伤兵,这个时代土地依旧是最重要的财富,也是最能激励军心,提供财富的。

没有每人几十亩熟地的退伍安置,“忠臣祠”,“教导队”这些精神建设将大打折扣,明郑虽然是商业起家,但这个时代的商业发达得很有限,想要供养两三万强军可以,但要养十几万,甚至是二三十万,就是痴心妄想了,手工业,商业能供养的人口和士兵比起土地也算不上多。

退一步说,自耕农才是最广泛,最可靠的兵源,山民,渔民,矿工虽然好,但若没有足够的田地安置,也难以激发和维系他们死战到底的血性。

手工业,贸易组成的商业虽然是个更加高效的税收体系基础,但体量还不够大,原本历史上明郑集团的兴起和最终的失败就是实证,便是统一了全国,又能多出多少个明郑集团呢?蛋糕就那么大,无论怎么分,一时半会也多不出一块来。

而在十七世纪,来自二十一世纪,立志要为这个时代做些改变的郑成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要足够小心谨慎,特别是他如今还没有在军事上占有优势,还只能是以没收清廷官员,反抗者的土地为主,其他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都必须要团结。

三百年后的抗战统一战线,武力威逼和家国大义的组合拳,迫使地主减租减息的策略在这个时代依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等他在军事上占尽优势的时候,才是对明廷遗留下来的制度大刀阔斧改革,将国家引向新路的时候。几十年的战争已经为他创造了一个阻力极小的机会窗口,十七世纪的技术和明郑海商的基因更使得他具有天然的优势。

当然,郑成功要做的不止是和孙可望一样,通过清丈土地,推行营庄军屯,有偿征发徭役这些措施贯彻和改良一条鞭法,恢复经济的发展,为大军筹集战争资源,他要的是真正的改变和进步。

但若是想要在这个还未工业化的时代实现文明的转型和进步,而不是昙花一现,人亡政息,郑成功必须要培养一个新兴阶层,一支新兴的力量,用地主乡绅革地主乡绅的命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手工业者,商人,以及不断转换为手工业者的农民,则是更加先进的力量。

换句话说,十七世纪还远不是工业化的时代,想要自上而下,短短几十年完成变革是不可能的。生产力水平不支持,科学技术也不支持,郑成功需要通过制度设计,为培育生产力,培育新阶级构筑好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等到这个阶级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庞大力量,那便是这片土地上大变革的时候。

要知道,对于既得利益者,单单讲道理是没用的,真正能决定历史发展轨迹的是绝对的力量,只有代表着更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力量足够强大而地位低下的时候,历史的变革才会到来。

这个道理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几乎人尽皆知,但在这个时代,却还几乎无人知晓,这也是他这个穿越者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而他这个后世来的人所代表的理性,包容,开放,制度,科学,以及更加先进的官僚体系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短时间内自行突破的,更非满清这个野蛮落后的半奴隶制殖民政权可以相提并论!

但这种改变十七世纪的生产力基础上,或许需要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称“百年大计”或许还是低估了其中的困难。理论是需要人去执行的,而人是在制度里面行事且都有私心的。

不过,郑成功相信只要对清战争不断取得胜利,为了维持明郑这台不断膨胀的战争机器,培养这么一个新兴阶层的肥沃土壤也会生成,他如今已然迈出了第一步。

他现在要做的,是借着贸易,战争,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的同时,推动国内技术,生产力的提升,促进经济基础的缓慢质变,以免最终落得伊比利亚半岛那两颗牙的下场。

这恰恰也是明郑这个海商政权的独特优势,至少明郑集团内部是不排斥这种改变,甚至还是支持的。而明郑版的“航海条例”也将会在郑成功西征潮惠胜利,获得了养军和海外贸易的手工业基地之后,开始筹划,比原本历史上要更早,也要更系统和具体,目的性更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郑作为西太平洋海域上的霸主,在许多方面已经迈出了近代化的一步,只是因为原本历史上抗清战争的失败,又被满清与荷兰殖民者联合攻击,实力大大衰弱,最终陨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而这一次,来到这个时空的郑成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等他把满清的军事力量赶出泉州,建立了根据地的战略缓冲区之后,腾出手来进一步巩固海洋霸权的同时,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一直觊觎郑家海上利益,占据着台湾的荷兰人。

“最关键的,还是战场上的胜利!”郑成功想着这些问题,嘴里自言自语道:“没有战场上的胜利,其他的一切都免谈!”

这个时候,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便是三声敲门声,郑成功喊了一声进之后,甘辉领着万礼,赫文兴,郭廷三人匆匆进屋,将周全斌传回的加急军情呈递给了郑成功。

郑成功打开一看,眉头微微一挑,随即对着麾下的几个大将下令道:“传本藩军令,各镇明日拔营,北上程乡。”

真正决定西征大战胜利,关乎着明郑发展前途的大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