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秦军大比武,
《比武夺魁》
秦军大营内,战鼓震天。林峰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
“今日选拔,胜者将代表我部参加秦军大比武!“林峰声音洪亮,“这是荣耀,更是责任!“
台下,绪青握紧玄星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第一轮比试是骑射。绪青翻身上马,弯弓搭箭。箭矢破空而出,正中百步外的靶心。
“好!“周围响起喝彩声。
第二轮是剑术对决。绪青的对手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手持重剑,气势逼人。
“小子,“壮汉冷笑,“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绪青不答,玄星剑划出一道弧光。壮汉挥剑格挡,却感觉手臂一麻——绪青的剑法灵动飘逸,让他难以招架。
“砰!“
重剑脱手飞出,壮汉目瞪口呆。
“承让。“绪青收剑行礼。
最后一轮是兵法推演。林峰亲自出题:“若遇敌骑兵突袭,当如何应对?“
其他选手纷纷献策,或主张正面迎击,或建议设伏诱敌。轮到绪青时,他沉思片刻,道:“当以火攻之。“
“哦?“林峰挑眉,“细说。“
“骑兵最惧火,“绪青解释道,“可在敌必经之路设火油,待其至,以火箭引之。马匹受惊,敌阵自乱。“
林峰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善!“
最终,绪青以全胜战绩脱颖而出。林峰亲自为他披上战袍:“明日大比武,莫要辱没了我部威名!“
绪青单膝跪地:“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夜深人静时,绪青独自在营外练剑。月光下,玄星剑泛着幽幽寒光。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远处,林峰望着绪青的身影,轻声自语:“此子,或可成大器...“
《咸阳游历记》
初到咸阳,绪青被眼前的繁华震撼。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咸阳啊...“绪青喃喃自语。
他决定趁比武前的空闲,好好游览这座大秦都城。第一站,便是闻名遐迩的阿房宫。
站在阿房宫前,绪青仰望着巍峨的宫墙。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光芒。他想起师父说过,阿房宫有“覆压三百余里“之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位军爷,“一个卖糖人的小贩凑过来,“要不要来一个?保证甜掉牙!“
绪青笑着买了一个糖人,边吃边逛。突然,他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女子正在街边抚琴。
琴声婉转,仿佛诉说着咸阳的繁华与沧桑。绪青驻足聆听,不知不觉入了神。
“军爷也懂音律?“女子抬头问道。
绪青摇头:“只是觉得好听。“
女子莞尔一笑:“这是《咸阳赋》,讲述大秦的兴衰...“
离开琴女,绪青来到咸阳城最热闹的集市。这里汇聚了天下奇珍,有西域的香料,南越的珍珠,还有来自东海的珊瑚。
“让一让!让一让!“突然,一队骑兵疾驰而过。
绪青闪到路边,看到一个小孩差点被马撞到。他眼疾手快,一把将小孩拉到怀里。
“多谢军爷!“孩子的母亲连连道谢。
绪青摆摆手,继续他的“特种兵“之旅。他登上城楼,俯瞰整个咸阳城;他走进太庙,感受大秦的庄严;他漫步渭水边,看渔舟唱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绪青站在咸阳桥上,望着河中的倒影。灯火辉煌中,他仿佛看到了大秦的未来。
“明天就是大比武了...“绪青握紧拳头,“我一定要让咸阳记住我的名字!“
《巅峰对决》
绪青如砍瓜切菜,迅速淘汰对手,成功晋级决赛。
秦军大比武的决赛日,演武场上人山人海。绪青站在场边,望着对面的陆凌风——那个传说中的秦军第一战士。
陆凌风身材魁梧,手持一杆方天画戟,气势逼人。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能看穿对手的一切。
“小子,“陆凌风冷笑,“能走到这一步,算你运气好。不过,到此为止了!“
绪青不答,只是握紧了玄星剑。剑身微微震动,仿佛在回应主人的战意。
战鼓响起,对决开始。
陆凌风率先发难,方天画戟如蛟龙出海,直取绪青咽喉。绪青侧身避过,玄星剑划出一道弧光,却被陆凌风轻松格挡。
“砰!“
兵器相撞,火花四溅。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
第十回合,陆凌风使出一记“横扫千军“,绪青险险避过,衣角被划破。
第二十回合,绪青以“流星赶月“反击,逼得陆凌风连退三步。
第三十回合,陆凌风的画戟如狂风暴雨,绪青只能苦苦支撑。
第四十回合,绪青突然变招,使出师父传授的“七星连珠“。七剑连环,逼得陆凌风手忙脚乱。
“好!“场边响起喝彩声。
第四十五回合,陆凌风使出了绝招“天外飞仙“。画戟化作一道银光,直取绪青胸口。
千钧一发之际,绪青想起了林峰的教诲:“剑道之极,不在于力,而在于心...“
他闭上眼睛,玄星剑随心而动。
“叮!“
一声脆响,画戟被挑飞。陆凌风目瞪口呆地看着架在脖子上的剑尖。
“承让。“绪青收剑行礼。
全场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陆凌风愣了片刻,突然大笑:“好!好一个'心剑'!我输得心服口服!“
秦王亲自为绪青颁奖:“有此勇士,何愁大秦不兴!“
绪青单膝跪地:“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