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起来了
阳光照进猪圈、的前边角落。
小小的一团趴在地上、就像一条狗。
狗窝凌乱的、没收拾,臭烘烘、虽然是猪圈的味道。
戎金叶站在一边,又嫌弃上了。手不干净,身上好像也脏了。
她今天才换的撒花绸袄,下面穿着粉色的裙子,不比城里的小姐差哪儿。
茅氏过来,她一早起来忙活,身上也顾不上打扮。
至于地上那条狗,自然没人给她打扮,昨天拎回来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灰不溜秋、脏兮兮的衣服、连人家扔掉的都比不上。
茅氏和女儿说:“把你衣服找一身出来,她明天出门穿。”
戎金叶大怒:“我衣服、她也配穿?”
茅氏劝:“没叫你找好的,她比你小,你以前穿不要的,就去年那条红绸裙就不错。”
戎金叶脸红!要不是亲娘,她能和人打起来。
去年野草给她洗衣服,她生气了把衣服撕了,说野草撕的,让野草挨了一顿打,后来补好也不穿了。
即便如此,这有点特殊的,戎金叶还是不愿意。
茅氏没商量:“以后想不想穿更多好衣服了?那衣服就一般,比你身上好的都多得是。这不是给她脸,是给谭家看的,为了你哥、你自己。”
戎金叶跺脚,一脚踢野草。
地上的草和狗卷到一块。
茅氏拉着女儿出去:“去把你衣服洗了。”
“我不!”戎金叶绝对不干!
茅氏无奈:“你过了年都十岁了。”
戎金叶喊:“买丫鬟!”
必须买!
茅氏怒:“知道你哥读书要多少银子?戎植明年要启蒙,你自己、又花了多少银子?”
戎金叶立即说:“我不读书了!我一会儿去小姑那儿,回头让奶奶回来。”
男人忙了一早上、扛着锄头回来。
他年轻、长得好,即便天天劳作、和一般农民不太一样。
男人也没客气:“你小姑还没生,你奶奶都快六十了。”
戎金叶顶嘴:“我们命不一样。”
男人发威:“今天就和我下地,秋收的时候别想偷懒!”
戎金叶穿的很美、要崩溃:“为什么让野草明天走?秋收完再走!”
茅氏说:“谭家说好了。他家有几亩田也要收割。”
戎金叶怒极:“这谭家可真是!哥哥都已经是童生了,干嘛要求着他?”
茅氏生气:“你不知道,举业是越往后越难?童生多得是,举人有几个?你哥如果要尽快出息,难不成你想等到二十年后?”
戎金叶不知道二十年后,只知道她现在不好了。
气的饭也不吃,拎个篮子就去乡里。
茅氏追到门口喊:“给你奶和小姑带些鸡蛋去!”
戎金叶气着:“我要学女红!”
茅氏哄着:“那你好好学。总要有一技之长。”
前边的声音隐隐约约。
后边的猪圈、猪又叫起来。
茅氏忙了前头忙后头,许久不干了,忙的团团转。
一会儿母鸡叫、得去拿蛋,忙了半早上、饭都没吃上。
融野蔓也没吃上,她就躺着,慢慢的做准备。
从昨天中午吃了一点,到下午饿昏过去,到现在、就喝了几口凉水。
是长时间没吃饱,在地里干活也顾不上弄吃的,她每天忙里忙外不知道要干多少。
所以,就算饿着,她也要躺到死。
茅氏洗了衣服回来,又忙着做午饭。
男人吃了午饭又继续下地,很快要秋收了,得提前准备。
茅氏收拾完,总算能喘口气,把她狼狈的不像自己。
稍微收拾一下,来看野草,茅氏还指望她、给儿子帮上大忙。
拜师不是不行,但不好拜,要给的也多。拜师、人家可不收野草。
碰上谭家要,大家各取所需。
如果谭翔麟教戎柏不尽心,茅氏还能找上门去。
所以,为了以后有底气,她就得让野草的卖相好一点。
“野草?”茅氏喊一声,摸摸她额头,真的迷糊了。
茅氏进屋,抱一条旧被子出来,盖到野草身上,和野草卷在一块。
茅氏到厨房,又端来一碗小米饭、搁一点咸菜。
野草在被子下就像一条小狗。
茅氏当喂狗了,放下就走,她还多得是活儿要干。
饿的要死的融野蔓,被饭香勾丶引,没等茅氏走远,就爬起来、狼吞虎咽。
真饿极了。
这家有十五亩田,收获不错,一日三餐基本都有。
但原主好像很久没吃到这么一碗了。
这一碗下去、就能满血复活。
若是机灵点,就赶紧去干活,省得挨打。
但那是原主,不是老祖。
融野蔓没满血复活、有半血。
她爬起来,从狗窝、猪圈出来。
看外边的天不错!
这家前边是三正两耳的房子,屋后一边是猪圈、一边是厨房,厨房的边上有个蛮大的鸡舍。
一共养了十几只母鸡,多的时候一天能捡十个蛋。
融野蔓来不及吃鸡,但鸡蛋可以吃。
融野蔓进厨房,这厨房不小、收拾的挺整齐,水缸里有水。
她揭开大锅的木盖,拿竹筒往里边舀半锅水。
再拿个木盆来,舀一盆水。
将一篮子鸡蛋放在一边,挨个洗干净了,放到锅里。
融野蔓再开始烧火。
这柴灶、不算什么难事,煮鸡蛋,烧开再烧一会儿就可以了。
她将鸡蛋扔这儿,转身进屋。
中间堂屋,东边是戎槐秀和茅氏的,西边是童生戎柏的。
融野蔓进东边屋,前边屋放了一张床,给戎植睡。
后边屋一张床,铺着整齐的被子。
边上是柜子,床前是桌子。
这柜子不旧,做工挺精致。茅家条件一般,是茅氏后来有银子了打的。
融野蔓打开柜子,找到暗格。
暗格不大,被铜钱塞满了。
融野蔓拿出一串,这不是标准的一吊。
平时使用不一定要一吊,一吊不是小钱了。习惯上一串二百文,拿着也方便,能往怀里揣。
一串又一串,融野蔓一共拿出二十串,都放到空间里。
暗格空了,里边的银子就很显眼。
虽然都是二两一个的小锭,十五个就是三十两。
荣家将她送到戎家给了二十两银子,茅氏将她卖到谭家是十两银子,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