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民 和合至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3 以核心素养观培养新型金融专业化人才

6.3.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研究项目。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的“优先选项”。核心素养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和复杂现实情境持续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情境,通过适当活动促进学习的发生。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能够创设符合学生经验、彼此连接的真实任务情境,让学生形成问题或项目,开展体验、合作、探究或建构式的学习。将带有明确水平描述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清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表现,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课程资源。

6.3.2 核心素养观的发展

1997年,OECD启动了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发布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的概念。报告将核心素养划分为“互动地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和自主行动”三个类别,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技能,突出了自我反思和跨学科素养。

2005年,欧盟发布《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向各成员国推荐8项核心素养作为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参照框架:使用母语交流的能力、使用外语交流的能力、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对每一项素养又从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维度进行具体描述。OECD强调,“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活动方式、活动工具和生活技能的融合”。作为对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回应,2006年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了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STEM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要求的是将这四类学科打通组合,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将这些知识简单相加。2011年,奥巴马总统推出的旨在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的《美国创新战略》一文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STEM教育是长期的基础性保障。

6.3.3 核心素养观的特征

第一,强调整体性,要求知识、能力、方法、价值一体化。核心素养是一个层次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合理的体系,本身内在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美国“2l世纪技能”计划中指出的2l世纪学生必备的最重要的四项技能即4C,包括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交流(Communication)、团队协作(Collaboration)、创造力(Creativity)。结合“4C”技能,现阶段核心素养能力的衡量指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自主发展”2个一级指标,在2个一级指标下设定6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6-1。

表6-1 核心素养能力的衡量指标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第二,强调综合性,即具有解决复杂问题、应对未知世界的综合能力。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决定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问题解决与创新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哈佛大学在“问题解决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述为“学生对变革做出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反应做好准备,了解产生变化和转变的力量,培养学生批判意识”。香港大学在此方面的具体表述为“成为想象力与创造力兼具的领袖;培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处理崭新、未能定性的难题;发展开阔的视野和理解日常生活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三,跨学科性。打破学科界限、专业界限、行业界限,形成跨学科素养。调动每个人不同的潜在能力优势,为每个人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创造条件。从美国核心素养观培养模式看,哈佛大学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在美学与阐释、文化与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宇宙科学、世界中的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等8个领域修一个学期的课程。为了防止学生避难就易,提出了“4+3+1”的模式。新模式将整个通识教育项目进行了切割,对选修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选课积分方法进行了更合理的设计,以保证通识课程的高水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不分科,通过阅读、听课、讨论和辩论等途径了解包括西方文学、西方艺术、西方音乐和西方文化等在内的历史知识,这种“核心课程”以研讨的形式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提供充分、畅通的渠道。

第四,强调自主管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不仅反映在对学习的管理上,更体现在对职业发展和未来人生发展的规划上。经合组织在DeSeCo项目中确立了三大关键能力: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自主行动、能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其中,能自主行动包括:在复杂大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人生规划与个人计划的能力,维护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的能力。剑桥大学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表述为“保证学业成绩的优异,发展学术能力和潜力;自我约束、积极主动、恪守承诺;采用新方法发展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发展探究式思维、自我指导的独立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香港大学将其表述为“强大的本科及跨学科知识基础;学业上追求卓越,慎思明辨,实践终身学习;具备专业学习能力”。

金融专业本科教育的长远价值不只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知识或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的能力。要进行“有使命的学习”(purpose learning),使命感是成功职业生涯中指引方向的航标,因此,从在校期间开始,学生就要基于一定的使命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专业的使命感,从而支撑起一段目标清晰的、纵贯毕业之后10~15年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