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安民乐业之道
这一命题在《道德经》中被称作“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是要求执政者要让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意思是,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镇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破坏他们的居所,不要过分压迫民众。只有不压迫民众,民众才不会厌弃统治者。因此,有道圣人有自知之明但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但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自见、自贵而保持自知、自爱。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的社会背景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如果百姓不惧怕镇压,镇压就不起作用了,这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义相同。王弼注:“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意思是当民众承受不了统治者的压迫而奋起反抗时,国家的统治体系就崩溃了,上天的惩罚就会降临,所以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苏辙的解释很有意思,与王弼不同,他认为不要限制百姓的耳目,不要让百姓被物欲束缚。在《老子解》中他是这样说的:“性之大,可以包络天地。彼不知者,以四肢九窍为己也,守之而不厌,是以见不出视,闻不出听,蕞然其甚陋也,故教之曰无狭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大而吾生之狭也,则愀然厌之,欲脱而不得,不知有厌有慕之方囿于物也,故教之曰无厌其所生。”意思是人性之大可以包罗天地。那些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认为四肢九窍(四肢:两臂两腿;九窍:耳鼻口眼七窍加排泄二窍)为自己提供一切,完全倚仗而不厌烦,因此所见不出其视线,所闻不出其耳朵,因而孤陋寡闻,所以要教化百姓不要把自己关闭在小天地里。当百姓知道了这个道理,知道人性大而自己见识浅陋,就会因悲伤而生厌恶,想摆脱又摆脱不了,却不知道有厌恶有爱慕是因为物欲的束缚,所以要教化他们不要厌恶自己的生活。按照苏辙的见解,百姓“狎其所居”“厌其所生”都是由于无知造成的。本来百姓虽无知但自觉幸福,而执政者却告知其这样甚为不妥,致使百姓对自己的生存状况心生厌倦,执政者为此又对百姓施行教化,这无异于无事生非,应该说不符合老子思想的本意。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在老子这里真正要说的是国家暴力不可任意使用。这与老子的生活环境有关,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战争连年不断的历史时期。战争中获得胜利的一方,君主会作分封,将战争获得的土地分给有功之臣,新受封获得土地的人会在这块土地上驱赶原住的老百姓。老子针对这一情况,告诫执政者,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要驱赶他们,不要让他们讨厌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也是对圣人的要求。
刘邦、项羽从正反两面对老子这一思想进行了诠释。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到秦国统一,人们总算安定下来了。但秦的横征暴敛终于招致天怒人怨,各地揭竿而起。在推翻暴秦过程中,楚怀王曾经“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诸将无论是谁,只要能率先攻克秦国的本土关中,就可以当关中王。刘邦率领大军先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劝告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建议,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得到父老、豪杰们的拥护。接着,刘邦又大肆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这就是“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的政策。但随后项羽率兵西进,进入咸阳后,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随后又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引兵东去。项羽虽然解了心头之恨,给楚国报了仇,可是让天下无数秦人恨透了他,同时也从反面奠定了未来刘邦得民心并且成功夺取天下的基础,他把自己赢得民心这条路彻底堵死了。这是项羽“狎其所居,厌其所生”的行径。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常常是一个地方被不同的军阀占来占去,鲁迅先生将其形容为“城头变幻大王旗”。在混战过程中,大批百姓无辜丧命。为补充军饷、挥霍享乐,军阀们又大肆劫掠民财,百姓家中已经被搜刮殆尽,民不聊生。军阀政治在我国近代史上匆匆而过,成为过眼云烟,是有其深层历史原因的,这就是军阀没有宏观政治规划,不关注民心、不关心民生,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军阀们的行径与项羽别无二致。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历史从正反两面已经作了生动的诠释。对于今天为政之德的借鉴就是,作为执政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时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好守夜人,保护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好正常的社会秩序,给人们以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创建现代版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