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老子思想的为政之德与为事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二、德善德信之道

老子认为,天无弃人、天无弃物,如何对待不善、不信之人,既是胸怀的问题,也是德行的问题,更是认识问题。这一命题在《道德经》中表述为“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意思是,圣人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以百姓的愿望为自己的愿望。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有道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之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不善者吾亦善之”,河上公注:“百姓虽有不善者,圣人化之使善也。”意思是百姓中虽然有不善的人或行为,圣人教化他们使他们向善。“德善”,河上公注:“百姓德化,圣人为善。”意思是百姓为德所感化,圣人也成就了自己的善举。在河上公看来,“百姓德化,圣人为善”是老子“善之”的一体两面。因此老子说的圣人,就是一个理想的领导者、理想的君王。“善者吾善之”,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对于圣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子特别强调的是后面的这句话:“不善者吾亦善之”——对方不善,我要用善心来对待他、改变他、感化他。齐桓公时,有一个人叫宁戚,想求见齐桓公,但他特别穷困,无法自行进见。于是为商队驾车来到齐国,暮宿于齐国外城之外。正赶上齐桓公到郊外迎客,晚上打开城门,侍从们高举火把,人数众多。宁戚正好在车下喂牛,望见桓公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敲击牛角,唱起了急促激昂的悲歌。桓公听到歌声,说道:“太神奇了!能唱这种歌的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命令把宁戚载回城。桓公回宫后,赐给宁戚衣冠并要召见他。宁戚拜见桓公,跟桓公谈了如何安邦治国;第二天又拜见,跟桓公谈了如何经营天下。桓公非常高兴,要任用宁戚。群臣争辩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距离齐国只有五百里,不远,不如派人到卫国调查一下,如果真是贤人,再用他也不晚。”桓公曰:“不能这样。调查了,恐怕会知道他的小毛病,因为小毛病而放弃了大才,这是君主失掉天下人才的原因。况且人无完人,权衡之后用其长处就可以了。”于是就提拔重用宁戚,授以卿位。在这件事上,桓公做得非常高明,这也是他称霸天下的一个原因。在这个故事当中,齐桓公重用宁戚之大才,是“善者吾善之”;不欲知道宁戚小恶,是大行不顾细谨,包容小恶,是“不善者吾亦善之”。他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也印证了老子所说的“百姓德化,圣人为善”的论断。

对于这一点,在第六十二章云:“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即使人做了不善之事,又何必抛弃他呢?苏辙对此解释说:“朝为不义,而夕闻大道,妄尽而性复,虽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又安可弃之哉?”这是极为透彻的分析。苏辙认为,一个人朝为不义之事,而夕闻大道之义,荒诞尽去恢复善性,即使想指出他的不善,已经找不到了,又怎么可以抛弃他呢?这也是对“善者吾善之”的一个注解。

“不信者吾亦信之”,河上公注:“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意思是,百姓中有不诚信的人或行为,圣人以教化使他们诚信。“德信”,河上公注:“百姓德化,圣人为信。”意思是百姓为德所感化,圣人也成就了自己的崇高信誉。同样,信者吾信之,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是基本要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关键是能不能做到“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德既是大德,又值得信赖,这样的执政者会真正得到下属和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作为执政者的品行和信誉度要超过普通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攻打原邑,与大夫们约定用五日拿下原邑。可是五日后原邑还是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撤军。军中有位官员说:“再用不了三天原邑就会投降,您不打算再等几天?”晋文公说:“得到原邑而失去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原邑之人闻之,说:“有君主如此讲信义,不可不降。”于是投降。温邑之人听闻这件事,也请求归降晋国。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美谈:“讨伐原而使温归降。”说的就是这件事。于是诸侯都归附晋国,之后晋国攻打曹国、讨伐卫国,主持了践土大会,在温邑会盟之后南下打败强楚,尊崇事奉周王室,晋文公遂成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功绩并列,其最初本源就是讨伐原邑时所建立起来的信用。这是“百姓德化,圣人为信”的生动写照。

“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将老子思想中的“天无弃人”“天无弃物”同“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贯通起来,是救人救物的具体措施,其逻辑关系可以表述为:因为天无弃人、天无弃物,所以要常善救人、常善救物;怎样救人救物?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也体现了知行合一、天人统一,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于这一命题,还要将其与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相结合。一个人诚信不足,人们也不会相信他,想“德善”“德信”更是无从谈起。只有自己诚信,才可以以“道”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