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2 数据融合

1.数据融合需求分析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工业数据的价值发现,即通过对工业产品在生产、销售、维护等环节数据的全面感知、实时交换、快速处理,实现智能控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内部、企业间“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了大量数据未被采集或采集到而未被有效利用,严重制约了传统工业企业向以工业互联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转变的进程。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数据融合,具体有以下三种实施方案:

1)通过采用同一标识,实现企业、行业内数据表达的统一。企业、行业采用同一种标识解析体系,实现本领域的标识数据互通。

2)通过云平台实现不同行业、不同标识体系间的数据互通。不同标识数据在云平台汇聚,经过标识解析后,根据需求完成标识之间的转换,实现基于标识的数据互通。

3)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数据融合。根据各类标识对应的物理实体和应用来汇聚相关的数据信息,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工业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

本节主要针对采用同一种标识在行业内实现数据融合的方案进行介绍。

2.数据融合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间的数据关联、融合会产生新的价值。工业互联网标识可作为不同企业间进行数据关联的媒介,实现企业间数据的融合。

3.典型案例:中国联通多维数据融合解决方案

以工业企业的数据与运营商数据进行融合为例,将物联网卡作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可实现工业企业数据与运营商数据的融合。下面介绍具体示例。

1)承载工业标识的物联网卡可关联运营商信息、物联网卡号及物联网卡相关数据存放地址URL,如图2-43所示。

图2-43 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物联网卡数据

2)工业互联网设备的工业标识可关联供应商信息、设备内物联网卡号信息、设备数据地址URL等,如图2-44所示。

图2-44 工业互联网标识所关联的设备相关数据

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物联网卡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标识所关联的设备相关数据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业标识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中被解析出来,相关企业在合法的权限下可实现运营商数据与工业企业设备数据的融合,如图2-45所示。

图2-45 基于工业标识实现运营商数据与工业企业设备数据的融合

“设备123456”的供应商(某工业企业)通过服务平台查询“设备123456”的工业ID“86.110.121/设备123456”,除了获得设备的相关开放数据“设备数据1”“设备数据3”外,还能通过物联网卡卡号获得物联网工业ID1“86.110.101/14601101111”,以此获得更多物联网卡的相关信息,完成行业间工业数据融合。

3)eSIM应用涉及跨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交换与融合,eUICC可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和EID标识信息,工业标识可关联供应商信息、设备内物联网卡号信息、设备数据地址URL等,EID标识可关联eSIM对应的Profile(IMSI、MSISDN、ICCID)及对应的卡清单服务信息。基于eSIM设备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实现的跨运营商设备数据融合如图2-46所示。

图2-46 基于eSIM设备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实现的跨运营商设备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