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4 OID

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 OID)是由ISO/IEC、ITU共同提出的标识机制,用于对任何类型的对象、概念或事物进行全球统一命名,一旦命名,该名称终生有效。因此,OID具有“唯一标识”和“注册”两个特性。OID制定初衷是要实现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中对象的唯一标识。OID采用分层、树状编码结构(见图2-13),不同层次之间用“.”来分隔,即××.××.××.××…,每个层级的长度没有限制,层数也没有限制。例如,我国农业部的节点由OID(1.2.156.326)表示,每个数字分别代表的含义为1(ISO)-2(国家)-156(中国)-326(农业部)。

OID可广泛地标识某个组织、通信协议、标准中的某个模块、密码算法、数字证书及文档格式等。随着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OID已广泛应用于RFID、生物识别、网络管理、移动通信等技术中,OID也应用于医学影像等其他领域。

1.OID的特点

OID编码空间充足。OID编码层级和长度均可灵活扩展,因此具有足够的编码空间。

OID编码结构灵活。OID具有分层的树形结构,可以灵活地扩展OID的层级,以适应不同层级对象的标识需求。

OID与不同网络技术之间的独立性。在物联网环境中,许多对象可以使用不同的网络技术连接彼此,OID独立于网络技术,不受底层设备影响。OID已广泛用于识别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的对象,如数据库里的数据结构、云计算中的云存储对象。

图2-12 Handle总体架构

对象标识符兼容性。OID是一种可以用来分辨不同层次事物的通用标识符,可以标识不同种类的标识体系,兼容不同的标识方案,对企业的现有标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不需进行大规模改造。

2.OID编码基本结构

如果在物联网应用中,对象没有标识体系,则OID基础编码结构应包括行业/管理机构码、企业码、内部编码、对象标识码等,如图2-14所示。

行业/管理机构码、第三方平台码和企业码为注册主体码,申请单位在申请OID编码时,由国家OID注册中心分配其中一种。内部编码依据企业需求可能包含分类码、批次码等,为非必选项。对象标识码为单品码,在编码结构中为必选项。

【示例】

某企业壁挂式空调的生产线分配OID编码示例,见表2-5。

图2-13 OID树形编码结构

图2-14 物联网的OID基础编码结构中的构成项

表2-5 某企业壁挂式空调的生产线分配OID编码示例

因此,该企业生产的某台壁挂式空调所分配的OID编码为1.2.156.3001.05.01.2017103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