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分散的边地民族部队

在节度使割据局面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边地民族士卒。其中,黄巢部残余的边地民族兵对唐末军阀的分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巢被灭后,统领其余部的是割据河南南部蔡州的秦宗权。他虽称帝号,置百官,但并没有财政基础。而他的对手朱全忠,则占据了运河要冲汴州,并得到虽然力量已经颓弱的朝廷的支持。秦宗权大败于朱全忠,其势遽衰。看到其势不可久的部下,纷纷向朱全忠和扬州的杨行密投降。最后秦宗权被部下捉住送给朱全忠,蔡州也归后者所有。而反对朱全忠的人,则归于孙儒统领。

孙儒抢掠了富庶的淮南、江南之地。当时的军阀最想得到的是扬州。作为运河和长江的交叉点,扬州以交通要冲和淮盐的集散地而兴盛,就如“扬一益二”的谚语所说,是天下最繁华的都会。拥兵众多的军阀为确保其军费,都想占有这样的都会。孙儒一开始也是赶走了杨行密才取得了扬州,但他在当地大肆掠夺,并没有以此作为根据地长期经营的打算,不久就放弃扬州,继续抢掠江南。

建立前蜀的王建像

后来杨行密归来,注意施行善政、安定民心,并截断孙儒的粮道,大大打击了其士气,加上当时疫病流行,孙儒在多次大败后终为杨行密所杀,其部下大半投降了杨行密。杨行密挑选其勇健者五千人,厚与俸禄,让他们皆着黑衣,称“黑云都”,这支部队后来在杨行密的势力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杨行密能够在与朱全忠的对抗中,确保淮水以南的地盘,继而渡过长江,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江西一带,都是拜精勇的黑云都与扬州的财富所赐。后来在这里所建的南唐,其基础正是杨行密打下的。

闽国建立者王审知的庙碑(福州)

除杨行密外,接收孙儒残部、割据地方的军阀,还有杭州的钱镠和湖南的马殷。前者占据从浙江到苏州的一隅,后来建立了吴越国;后者的势力由湖南扩张到广东,建立了楚国。还有在四川建立前蜀的王建和在福建建立闽国的王审知,其军队的主力都是河南出身的边地民族。此外各地的大小军阀,都争相招募精锐的边地民族部队,以扩展其势力。由此,在唐末五代,大至国土分裂,小至藩镇跋扈,都包含有边地民族及其后裔的武力因素。而黄巢所余的边地民族部队,更加深了这一倾向。各地军阀割据使唐朝廷威令不行,黄巢乱后,其号令所行者不过西南的数十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