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五):隋唐世界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句丽的不安

以上所述各国之中,由于隋朝统一而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高句丽。如果中原地区四分五裂,那么高句丽的武力将超过中原的任何一国,因此大可放心;但是,一旦出现能够统一中原的国家,高句丽自然就无法再安之若素。隋朝取代北周后,高句丽每年入朝献上贡品,隋朝灭掉陈并且统一南北后,高句丽极度恐慌,预想隋朝将远征,因而进行战争准备。这一消息传到了隋朝。

隋文帝于开皇十年(590年)向高句丽王高汤传书(《隋书·东夷传》“高丽条”),严厉诘问高句丽王。信中罗列了高句丽的种种过错:妨碍靺鞨和契丹与隋朝互通友好;收买隋朝的技师并且将其带回国,令其从事武器的制作;将隋朝的使者关押在空屋内,严加监视并禁止外出;骑兵屡次侵犯国境,杀伤国民;派出间谍来侦查隋朝的情况,等等。隋文帝告诫高句丽王必须悔改,否则将讨伐高句丽。

高句丽王大为恐慌,欲上表谢罪,却一病而亡,其子高元立。隋文帝派遣使者封高元为辽东郡公,随后又按照其希望改封其为辽东王。

然而,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率靺鞨族一万余骑兵进攻隋朝领有的辽西郡,但被隋朝的驻屯军击退。隋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命皇子汉王杨谅率水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

陆军出长城向东北前进,由于河川涨水,军粮输送不畅,士兵忍饥挨饿,而且不断有人患上时疫。水军从山东半岛的东莱出发,渡过黄海向平壤进发,遇上了暴风,多数船只沉没或随波漂流,士兵百分之八九十战死。

隋朝似乎并没有抱着要彻底打败高句丽的决心,而只是打算威吓高句丽而已,因此几乎没有对敌情进行调查。源自北朝体系的隋朝应该不具备充足的水军,恐怕是征发了江南的船只与船夫,将陆军培养成水军后派出的。假如是这样,那么这次失败也是注定的。

不过,由于高句丽派来使者谢罪,隋朝最终得以保全体面。但此后高句丽仅入朝一次,东北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六年之后,隋文帝驾崩,这个棘手的对外关系问题遗留到了隋炀帝时代。


吴音是日本汉字读音的一种,比汉音早传入日本。一般认为原为中国古代长江下游地区的语音。——译音

中国无江苏省扬子县这一行政区划,扬子县为唐代旧地名。扬子江为长江下游河段旧称,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最先接触的是扬子江这段长江,西方便把长江通称为“扬子江”,日本也用此称呼。——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