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巫岭之战
第十六章巫岭之战
面对敌军数倍,强良根本不怯场,打的有章有法,以少量的兵力硬是抵抗住了岭族压倒性的优势。
山下打的热火朝天,阆风山上又是纠结万千。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以达弗拉族为首的四族经过私下大会小会讨论后,达弗拉族的首领与苏伦季族的首领力排众议,一致决定团结巫族一起削打岭族。
他们心里明白,在兵力如此优势下的岭族都没将巫族打败,可见强良领导的能力以及他团队的战斗力。只要兵员充足,凭岭族现在的实力,再多的人马也不是巫族的对手。
他们决定投巫弃岭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亲岭疏巫的下场要么被岭族报复,要么被越族吞并。如此衡量,选择哪方,自有分寸。
可是,巫族也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巫族的九凤部正在围剿支那联盟惨军,罗睺部正在死战妖魔联军,而强良所带兵力只是巫族的三分之一,遭遇岭族半道截胡的事实,也只能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说句实在的话,刚刚平息支那族发起的内乱后又遭遇了妖魔两族联盟攻势的强良此时也极需盟友的支撑。
由于巫族霸权主义过于严重,导致了它在赤县神州大地上找不到一个盟军了。
恰在危难时刻,达弗拉族派遣的特使送来了联援请求,强良在罗睺的建议下,亲率了一支队伍便来到了阆风山下,无巧不巧地碰到了折回萨加玛塔峰地区准备行报复之举的岭族。接下来的情况大家也都晓得了,不再重述。
有了四族的增援,强良如虎添翼,领导着联军将岭族击退回南赡部州。
结果很明显,双方谁也没有赢。
可回到老巢后的岭族像疯子一样调兵遣将,集结队伍闹得整个赡部洲人心惶惶,连赤县神州大地上的诸氏和诸族纷纷断言,岭族必倾四州之力与巫达两族不来个鱼死网破也决不会罢休。
岭族与巫族交手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双方最后一次兵戈相见还是岭族被巫族赶出赤县神州那一场。之后,再无正面发生过冲突。
巫族究竟有多厉害,这么说吧,当强良亲率了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穿梭在赤县神州大地上的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诸氏诸族,畏首不敢造次。因为长达数十年以来,大家都被它给打怕了。
越族第一长老居方文生因此局势,建议望获早作准备。
望获采用了老伙伴的意见,全权委托居方文生化解这场危机,自己跑到前线,亲自坐镇主场随时迎战。这是后话,下个章节详谈,于此先铺个垫子放个引子。
凭借四族之力击退岭族后,强良便写书一封于罗睺,希望他或调其妹九凤带兵前来增援。
信是等回来了,却不见一个援兵。
待看完信中的内容,强良直点头称赞。
不知罗睺给强良回复的信中内容,但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巫岭两族第二次大战打了一半之后未继续一定与这封信有所关联。
历史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两族之战,最后仅留下了“胜负未分,半道平手,岭族自退”的十二个字结束了这场战争。
巫岭第二次大战似乎打了一半便再也没有继续打下去了。
这场战来的突然也停的莫名其妙。
由于史料记载缺失,我的想象力又不灵光,还真猜不到第二次巫族交锋,双方怎么就打了个半道平手?!
什么叫半道平手呢?
就是仗打到了一半,胜负未分未定,便宣告了战争的结束。
因为此战的史料已失,我也不好妄加揣测而乱书。
透过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肯定地去猜想,巫岭两族也肯定暗中达成了互不干扰的协议。
在巫族与达弗拉族军事联合攻击越族,岭族采取的却是,避之不顾,闻而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
只要达弗拉族联合外族势力不是迫害南瞻部州的和平原则,怎么向外延伸发展,作为龙头主族的岭族不会插手或阻碍达弗拉族前进的方向。
此种老好人的态度,反而间接滋长了达弗拉族,等族的嚣张气焰,为南赡部州阿帕塔尼族的崛起而滋生了底气,为自己的灭亡与被改朝换代埋下了祸根,它终将被自己的所行所为而付出代价。
这也是后话,我将会在九黎族发动消灭吞并岭族章节中,细述。
回到巫族与达弗拉族的联盟话题上。
巫族与达弗拉族也终于达成了协议,准备来个五族合力,攻打昆仑。
历史上终于迎来了以巫族为首的五族联盟。
又可叫白水之盟或商丘会盟。
因为五族的联盟地点是选在昆仑地区的阆风山。
此处为达弗拉族的大本营。
阆风山地形特征如丘,所以,达弗拉族人又称阆风山为商丘。
五族经过数日商议决定,不仅要把越族赶尽杀绝,还要让越族在昆仑山上永远消逝。
他们做了一系的部署。
以昆仑山为战场,尽量将越族困于昆仑山境内,尽量不让这次消灭越族瓜分昆仑山地域的战火烧及周边。这是共同原则问题。
根据强良的军事部署,在后世称之为的公格尔峰布置了五族军事总指挥部中心。
由达弗拉族掌控指挥。
又分别在赛图拉、麻扎、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红其拉甫达坂、康西瓦、克里雅山口、喀拉米兰山口、垭口布置了大量的五族之兵。
如此军事布局行动,可以说尽显强良军事过人的谋略。
对越族形成了包围之势,不出意外的话,四面受围的越族插翅也难逃战争厄运。
闻名于世的昆仑山,终于迎来了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