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朝闽派中医儿科的发展
闽派中医儿科初始于南宋的朱端章。朱端章为福建长乐人,是一名称职的地方官,也是一位著名的儿科医家,著有«卫生家宝小儿方»«卫生家宝方»«卫生家宝产科方»«卫生家宝汤方»。«卫生家宝方»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病证验方。«卫生家宝产科方»收集了宋以前的众多医学名家的产科、儿科的经验方,内容涉及妊娠、临产、产后诸症,以及新生儿护理及婴儿常见病的治疗等。«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还列有“形初保育”篇,重视婴儿的保育和哺养,汇集了巢元方、孙思邈、张涣、钱乙等著名医家有关新生儿、婴儿护理、哺育的论述。他参众长融于一体,且分门别类加以阐述,重点介绍新生儿的护理、拭口、断脐、洗浴、婴儿哺养、体格锻炼等16种保育法,篇后附有5种新生儿常见病的证治。例如初生儿拭口,对于初生儿口中秽液,他采录了«备急千金要方»的“以棉裹指拭口”法和«小儿集验方»的“洁净旧软帕”裹指蘸“井华水或微温水”拭口法,方法简便,在当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又收录了«肘后备急方»及«小儿集验方»中以黄连、甘草药汁拭口法,有助于清解胎毒,此法流传至今。又如新生儿及婴儿保育,因为“小儿初生,肌肤未成”,护理特别重要,为防止损伤皮肤,他引用巢氏之法,用“故絮著衣,莫用新棉”,但“不可令衣过厚”,以免“害血脉,发杂疮”。同时又强调,婴儿从小应加强锻炼以适应外界环境,“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这些主张对小儿保健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婴儿喂养,重视乳母的身体状况,“形初保育”篇规定乳母“春夏切不得冲热”,“秋冬勿以冷哺乳孩子”,“醉后不得哺孩子”,“如不禁忌,即令孩子百病并生”。又指出,婴儿除哺乳外,应及时增添辅食,如引钱乙之见,“半年以后宜煎陈米稀粥,取粥时时与之;十月以后,渐与稠粥烂饭,以助中气”,确系经验之谈。婴儿的体格锻炼,朱氏取效张涣之法,半岁“当教儿学坐”,二百日“当教儿地上匍匐,三百日“当教儿独立”,周岁“当教儿行步”,不可“抱儿过时,损伤筋骨”。从这些记载中可见朱氏育儿经验之丰富,也反映当时中医儿科学的水平。
中医儿科自北宋钱乙始列为专科。南宋时期福州名医杨士瀛对儿科殊有建树。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闽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家世业医,至父尤精。杨氏治学严谨,对«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及仲景学说,无不潜心钻研,对晋唐以后的医家名著,亦多博览精读,深究医理,且能融会贯通,自树一家之言,以自家之明而示人,“割前哲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例如,提出著名的“气为血帅”的理论,在气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倡导“凡人以胃气为本”的学术观点,重视小儿脾胃;推广诊断小儿的虎口三关法;创新治痘三法和先补后攻治疗疳证,等等。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多有成就。杨士瀛一生撰有多部医学著作,据史书记载主要有«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医脉真经»«医学真经»«脉诀»«察脉总括»等,因其年代较远,其医籍多有散乱和遗失。明代朱崇正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将杨氏部分医书补遗和重刊,清代«四库全书»及鲍泰圻的«鲍氏汇校医学四种»中又将杨氏的医书再版传于世,故现存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医脉真经»等书。其学术思想主要在«仁斋直指方论»和«仁斋小儿方论»两部医书中体现。«仁斋小儿方论»又名«仁斋直指小儿方论»。«仁斋小儿方论»是一部专论儿科临床证治的医书,全书细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脾胃、丹毒、杂症、疮疹等12类,系统阐述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断与治疗,内容丰富,理法缜密,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杨氏儿科临证,师法北宋儿科名医钱乙,阐发钱乙有关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指出“小儿脏腑柔嫩,易实易虚,易冷易热”,“小儿神气嫩弱”,“脏腑娇嫩”等,强调小儿形体娇弱和病变迅速的特殊性。在儿科临证施治方面,杨氏能顾及小儿的体质特点,告诫儿科临床应“慎用药”,“谨勿妄投通关利腠等剂”,“切不可过用寒凉及银、粉、巴、硝”等攻下之品,如果“不当用而用,或当用而过焉”,不但易于损伤脏腑功能,而且能导致病情恶化,“必生他证”。因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冷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杨氏特别强凋对儿科疾患应诊断准确和用药对症,重视“目视指切”,注意对小儿各种临床体征的观察和切诊,以及婴幼儿指纹诊察法的运用,对儿科常见病证所出现的神态、面色、五官、四肢、毛发、唇齿及二便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均有详细描述。杨氏善于运用钱乙的五脏辨证方法,以钱乙的五脏辨证为基础,并与八纲辨证紧密结合,临床运用灵活。杨氏十分重视顾护小儿脾胃,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调是导致儿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在书中特撰“脾胃”专篇,论述脾胃虚实证治,临床时慎用攻伐药物,重视调护脾胃,体现其对儿科脾胃的重视。杨氏擅长治疗惊、疳两证,善于诊察小儿惊风的临床症状,因证辨治,最早把惊风的各种证候概括为“四证八候”。他认为小儿惊风证“皆因脏腑虚而得之,虚能发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出于肺,而心亦主热”,因此,把“惊,风、痰、热”合为四证。四证已具,八候生焉。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曰为八候。他以四证八候作为惊风的论病之纲,并进一步阐述了惊、风、痰、热的病理机制,认为“心家受热而积惊,肝家生风而发搐,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并,痰涎壅塞,所以百脉凝滞,关窍不通,风气燔盛而无所泄”导致惊风发病,出现“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发搐”之候,治疗上提出“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的治疗步骤,并详细介绍了治疗急惊风的通关定惊法、截风定搐法、治惊轻下法、治惊稍重下法,治惊重下法、和胃助气法、定志宁神法7种治法,并附43首药方,其中多数是杨氏的经验方,为后世儿科医家所效法。杨氏治疳,注重小儿脾胃虚和食积的病机特点,善于运用消积和胃法于临床。杨氏临证重视小儿痫证诊治,以钱乙的五脏痫证理论为基础,把痫证分为惊痫、风痫、食痫三种证型,又以阴阳为纲,作为临床辨证施治的依据,临证治疗提出“通行心经,调平心血,顺气豁痰”的痫证治疗原则,其有关论述,为宋代以后的多部儿科医书所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