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幕僚》:投笔从戎的收获与苦闷
大老粗收服文化人
1876年,一个重要的人物开始在张謇的生命舞台上登台演出,这个人对张謇的成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的中后期,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捻军与活动在长江中下游的太平军相互呼应,对清王朝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清王朝的高层已经看出清朝八旗军、绿营子弟兵是斗不过太平军和捻军的,就想出新招:用汉人打汉人。具体是号召长江、中原一带的地方官绅,建立自己的团练武装。也就是国家给政策,地方有钱有势的人,自己出钱出枪出人,跟太平军、捻军较量。
安徽庐江县人吴长庆积极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在家乡办起团练武装。这种得到清政府承认但清政府又不给军队番号的地方武装,人们就按军队所在地或出资带军的大老板的名字命名,如湘军、淮军,吴长庆带的这支部队称长庆军或庆军。
在战场上,吴长庆多次立下军功,他也得到了政府给他官职上的奖励,被升为总兵、记名提督。孙云锦带张謇到江宁任职时,吴长庆正率军驻扎在浦口,两人隔江而望。吴长庆与孙云锦之间有一层很深的关系,两家是世交。现在,虽然中间隔着一条大江,两人仍然非常频繁交往,这就给张謇认识吴长庆提供了机会。
认识一个人容易,无非混个面熟而已,然而,要得到那位你认识的人的赏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当然,这其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者得到他身边的人推荐的机会,他身边的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或者曾经的上司、下属。孙云锦并没有向吴长庆推荐自己的下属张謇,但是,在交谈之中,吴长庆倒是经常听到孙云锦在无意中提起张謇这个名字。吴长庆是一个很有心的人,在那样一个经常要打仗的年代,带军队的人除了需要枪械、粮饷,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特别是诸葛亮式的军事策划人才,也叫谋士、参谋、幕僚。
孙云锦这么提来提去,吴长庆就兴致勃勃地看了看张謇的文章。虽然吴长庆没有孙云锦那么高的学识,但是从文章中多少能看出做文章之人的才华,能看出他是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吴长庆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张謇确实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才。
从孙云锦那里,吴长庆知道了张謇离开发审局的事。知道这事后,他立即动身,来到惜阴书院拜访张謇。
这里有个疑问,既然张謇是人才,为什么他在一个单位里反而待不了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反面求证:能在一个单位里长时间待下去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那么,核心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呢?有棱角有个性的人,不合群的人,也有可能是人才吗?答案是:人才就是一座高山,而必然不会是平地。生活在山区的人都知道,有高山的地方必定有一样东西——深谷,俗称有高山必有深谷。这正是真正的人才的特点之一,所谓深谷,就是缺陷。这样看来,吴长庆是一个真正有人才观的人,并不因为张謇在原单位待的时间不长而放弃他。
吴长庆来拜访张謇,当然不只是为了聊天,而是带有一定目的。在闲聊过后,他向张謇发出盛情邀请——到他的军中来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军旅生活。
对于如何得到自己认定的人才,吴长庆是有一手的。他知道,要有才华的人投笔从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战争年代跟和平年代不一样,战争年代从军,就是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玩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一开始打死也不愿意出去。吴长庆想出来的一招,不是一出手就拿出一大堆银子,也不是直接邀请张謇参加长庆军,而是热情地邀请张謇到他的军营中小住一段时间。这种方法,在今天有一个专业的称谓——目标分解法。要办成一件大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分解目标,分步骤进行。吴长庆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果然,张謇很高兴地来到吴长庆的军中。在张謇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从军的思想准备,他的目标是通过科举考试做文官。然而,当他小住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眼前的景象让他很是吃惊。
吴长庆不仅仗义疏财,礼贤下士,而且在他的幕府中,居然还有很多学者名人,这太出乎张謇的意料了。在张謇的观念里,军队是一些粗人的集合体,即使有文化人,也只会是少数极个别人。而在长庆军的军营里,文化人之多,名人学者之多,让他立即找到了某种归属感。“爱士而门左千客,门右千客;罗贤而朝拔一人,暮拔一人”,张謇在他的文章里这样赞叹他看到的景象。小住,就这样不知不觉变成了长住。
在张謇看来,吴长庆不只是得到许多清议人士的好评,通过一段时间双方深入的交流沟通,他还发现,这位军队领导有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最终,他决定留下来。当然,他也得到了特殊礼遇:每月俸银二十两。不仅如此,在帅府旁边,吴长庆还单独辟出五间房子,供张謇独立办公读书。“骏骨从来能得马,好收骐骥共殊勋”,在诗中,张謇表达了一种自己从未有过的愿望。
现在,他希望自己的领导能成为朝廷振兴的有为之臣。按照张謇的原话讲,就是“高勋照图丹”,他也更盼望自己在与吴长庆共事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朝鱼而暮龙,功名蜕侯伯”。
应该说,吴长庆对张謇入幕是极为重视的,既让他参加军中重要事务的会议,还让他起草重要的函牍。不仅如此,还在军中给他安排专门的书房,让他一有时间就安心读书。老实说,即使是今天,一个漂泊的人遇到这么人性化的领导也是很难得的。
入幕的生活闲适而安定,那些军旅日常文书对张謇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在这里,张謇有更多的时间继续跟着张廉卿先生学习古文。学习是重要的,因为后面还有科举考试的重头戏在等着他。而且在这里,他跟吴长庆还学会了一种重要的能力——人际交往。
对于这位职场菜鸟来说,赶紧恶补人际交往这一课实在太有必要了,这不是为了记住发审局的教训,而是人际交往实在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这段时间的交往是有成效的,用喝酒、唱诗的玩法,用粗俗、高雅的玩法,张謇让一批人记住了他,这些人是长庆军幕府的同僚,也是同时代的学者和名人,如泰兴人朱铭盘、武进人何眉孙、海门人周嘉禾。同时,张謇还有新的收获,他的才华被两个重要的人物盯上,一位是两江总督沈葆桢,一位是学使夏同善。如果给张謇在这里的收获做个点评的话,可以说,他不但开阔了眼界,还进一步地拉近了与上层社会的关系,这个原本不值一文的人,正在向上层社会一点点钉进他的楔子。而这些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给他后来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帮助。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
母亲去世前的一句话
1879年,张謇的母亲金太夫人去世,临终时给张謇留下遗言:“科举是出人头地的归宿,为了光耀门楣,你一定要追求它。但你性刚语直,最好不要当官。”
一个平凡的女人,竟然能说出如此深刻的话!从张謇后半生的遭遇来看,这句话就像张謇命中的一杆秤一样,称出的分量实在是太精准了。
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无法出人头地;只有高中金榜,才能光耀门楣。平凡的母亲已经清楚地看出这一条路的重要意义。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后半句话,在张妈妈看来,科举只是手段,当官不是目的,结合儿子那刚直的性格,结合官场上那些比科举还难的职场潜规则,人生经验丰富的母亲对全家人希望张謇当官的想法,包括张謇自己也满腔抱负要当官的想法,大声喊“停”。
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一位黑衣宰相。虽然她从不张扬,到死只留下简短的一句话,却像电视剧的幕后大导演一样,规划了张謇的一生。
太牛了!一个平凡的女人,用一句话,影响了一个不平凡人的一生。可以认为,正是她,毁了一个平庸的官僚,造出了一位近代“最牛企业家”。反过来说,如果不是母亲的这句临终遗言,或许张謇从此就消失在长庆军中,混碗还不错的饭吃;或许张謇金榜得中之后,湮没在晚清的官场。
可以说,张謇母亲临终前说的这句话,对他的影响之大,绝不可低估。
赋闲者强练苦闷功
1880年,吴长庆升任浙江提督,奉命进京觐见。作为随行人员,张謇得到进京开阔眼界的机会。与他们一路同行的,还有张廉卿院长——他要去济南办事。
在颠簸的骡车中,张謇一路看到的情景令他震惊不已:张廉卿院长手握牙管,悬肘苦练书法。要知道,悬肘书法可是个高难度动作。张先生如此刻苦的精神,使张謇的思想接受了一次小小的洗礼。十年磨一剑,张謇这一次算见识了这剑是如何磨出来的。一直以来,张謇都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刻苦的人,现在他才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更刻苦的人,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一到北京,办完正事,张謇立即向名胜古迹冲去,兴致勃勃地游览起来。紫光阁、陶然亭、龙泉寺,一个接一个地跑。白天旅游,晚上也不闲着,他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名士桐庐人袁昶。这一次京城之行,让他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京城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啊,听高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到南通之后,循着高人的指点,张謇开始采用一种新方法来学习知识。具体来说就是由经入史,从学习《四书》《五经》,扩展到涉猎《史记》《汉书》。这些古代史书采用的古代语言与近代语言之间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史学专业的学者读起来也颇为吃力。虽然读史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从读史中张謇逐渐领会到司马迁、班固通经治史的要义。
这段时间,张謇在学问上日新月异,但是,人的运气似乎并不会因为学问高就一定好起来,在两度乡试中,张謇都名落孙山。为什么?没有原因,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在全国有太多了。
1880年冬,吴长庆奉命督办山东海防,兼职帮办山东全省军务。他率领长庆军来到山东登州,张謇也随军前往。到山东后,吴长庆经常与大家一起策划如何搞好海防工作。张謇发现,虽然他们提出一套又一套方案,但是,由于朝廷的各种原因,这些方案都没有得到执行。这样一来,吴长庆虽然在名义上是守卫边防,实际上也是处于赋闲的状态。
虽然每天跟同事们在海滩上漫步,看上去小日子过得清闲自在,但张謇的心中却充满着苦闷。能不苦闷吗?这考试成才的路子,何时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苦闷中,张謇又读起了《老子》《庄子》,这是一种讲求无为至上的学问,类似于精神上的麻醉剂,可以让人寻求思想上、精神上的暂时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