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答题:一场考试,皇帝们都哭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气死朕了!

未央宫中,汉武帝已经随着叶辰离开。

而桑弘羊却和张汤吵了起来。

“你说得什么玩意!你这是在误导陛下!”桑弘羊看着张汤气不打一处来。

“哼!你也好意思说我?你怎么敢说土地兼并,农民造反的,你是不是想造反?”张汤回击。

.....

汉武帝回到考场,心情十分地舒畅,默默地拿起笔,在选项一上画了一个圈。

为什么不选国家气运不济呢?

这一看就不能选嘛,没有依据。

不过听着张汤的话,他的内心还是十分地舒畅的,心情要照顾好,答案也要选好!

而刘家的后世子孙,特别是汉献帝刘协,偷偷瞄了瞄曹操,最后在圈了第三个选项朝中大臣造反。

唐太宗心中很烦,非常地烦。

看到李家的几个不肖子孙,他就很想过去狠狠地削他们一顿。

李世民看着试卷,双手用力按压自己的太阳穴,随后吐了一口浊气。

心中默念:“别想太多,别想太多,这也许只是一个梦,过一会儿我就醒了!”

“啪!”

李世民将手拍在了桌子上。

他站了起来,环顾四周。

在他的注视下,有大半的李氏子孙都缩起脖子。

只有李治旁边的一位老妪抬头直视他的目光,无波无澜。

李世民看见她头上的一行字“武周一世:武则天”。

这人是谁?

怎么在我李唐王朝中冒了出来?

“你是谁?”李世民看向武则天。

“父皇,这是我的皇后。”李治头微微向上抬头,小心翼翼道。

“嗯?所以我大唐的江山是被她夺走了?”唐太宗锋利的眼睛看向李治。

“父皇,你看我李唐的后人还有这么多人来到这里,这么看就知道并不是她夺走了大唐的江山。”

“那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武周的国号出来?”

“啊呀呀.....”

李治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的手慌乱地抖着,就连双腿都有些不自觉地都起来。

“皇后,为什么呀?”李治转头看向武则天。

“朕想自己当皇帝!”武则天看向李治,虽然当上了皇帝她就很少想起这个曾经的丈夫了,可是再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她还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大逆不道!”唐太宗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媳竟然如此强势,怒吼道,“气死朕了!”

李世民羞愧难当,怎么自己的后代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看试卷看试卷,不能再理了不能在理了!”

李世民将头转向试卷。

气运,肯定是气运的问题!

紫微城中,上官婉儿看着光幕,喃喃道:“女帝是不愿意让太宗知道自己的身份吗?”

武则天看向试卷,又看了看坐在自己旁边的李隆基。

她拿起笔在试卷中圈起了第三个选项,朝中大臣造反。

她代表的并不是唐朝,她代表的是武周。

宋太祖赵匡胤的内心也非常地窝火,转眼又看到怎么的皇位又可以传这么多代,心情又稍微平复了一些。

赵匡胤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各个都斯斯文文的,也没有哪一个像自己一样,心中感慨看来自己重文抑武的策略是成功的。

是成功的吗?

赵匡胤不由得再问自己一遍。

他将眼光放得稍微远一点,看到了头上写着“元一世:成吉思汗”的家伙。

这人牛高马大,身上穿着胡服袍子,整个身子显得十分的强壮。

而在他身旁的赵构身材修长,五指如葱,和成吉思汗一比,简直就像是一根竹竿身边有一颗巨树。

赵匡胤似乎找到了国家衰弱的原因。

拿起笔,他将选项二圈了起来。

朱元璋也是如此,看到了崇祯皇帝旁边的皇太极和李自成,直接选择了选项二。

可是他的孙子朱允炆却并不是这么选的。

他选择了第三个选项,朝中的大臣造反。

为什么他这么肯定?

因为造反的人——朱棣,正坐在他的旁边。

而他旁边地朱棣也在偷偷地看着他。

朱允炆还不知道以后的事情,但是他知道他的改革最终的矛头会指向谁。

“你最后是逃到了哪里?”朱棣转头看向朱允炆。

“什么我逃到了哪里?”朱允炆怒视着朱棣。

“你是不是逃到了海上?”朱棣敲着手中的笔说,“全国所有的地方我都派人搜过了,都没有发现你的身影。”

“你在说什么?我就在皇宫中,就在紫禁城中,你派人找朕干什么?”朱允炆觉得朱棣就是莫名其妙,但是看着他也穿着龙袍他心中也出现了一丝不安。

“我甚至还派人到南洋去寻你。”朱棣道。

“南洋那是什么地方?朕怎么可能会到那里去?”朱允炆疑惑道,“你的意思是朕后来失踪了,你接替了朕的位置?”

朱棣的眼睛转了转说:“其实是后来你病了,听闻南洋有灵丹妙药,于是你派人去寻找可是却没有找到,最后你只能自己去找,可是你此后就没有再回来了。”

“你说的是真的吗?朕真的会发生这样的劫难?皇叔你可不要骗朕?”朱允炆看向朱棣灼灼地目光道。

“这却是千真万确,曾经我也想帮你去寻找这灵丹妙药,可是你却已经生命垂危,所有你就自己去了,在走之前将皇位交给我。”

“皇叔,你莫要骗我,皇位应该由朕的皇子来继承。”朱允炆一下子跳了起来道。

“可这确实是真的。”朱棣阴冷的眼光扫了一眼朱允炆道。

“不要再吵了!”朱元璋呵斥道。

朱允炆愤怒地看着朱棣,又转头有些委屈地看向朱元璋,最后坐了下来。

其他的明朝皇帝也都埋下头答题。

只有崇祯一脸悲伤,绝望地在试卷上圈出了第二个选项。

国家积弱,这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了。

强敌入侵,女真族守在关外,对整个大明江山虎视眈眈。

李自成是农民起义,吴三桂是朝中叛臣。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完全可以选,因为明朝后期的土地兼并实在太严重了。

但第二项确实是描述最准确的选项。

没有哪个选项能够那么贴合明末的实际了。

李自成看了看这些选项,最后选了政策不行农民起义。

不过他代入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朝代,而是明朝的,明朝的政策根本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