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孙儒泳院士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194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951年提前半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3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1954年赴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学习,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孙儒泳院士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多年,撰写和参与撰写的专著、译著、高校教材等共16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他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千米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它平行地出现于两种小啮齿类,即生活在草甸中的普通田鼠(Microtus arvalis)和森林中的欧鼠(Clethrionomys glareolus),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他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孙儒泳院士通过研究长爪沙鼠(Meriones nguiculatus)代谢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发现其静止代谢率与平均每日代谢率的变化率不同,提出以20℃下ADMR为主要参数的weiner日能量收支(DEB)模型应予以修正。他还提出恒温动物恒温能力的一个新指数,在应用上优于Ricklef指数;发现晚成性根田鼠的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呈“S”形,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孙儒泳院士独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相继获得第二届高校教材全国优秀奖和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奖。他主持和参加了1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相继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6项国家级奖励,并于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市政府水产科技顾问团成员,《生态学报》和《兽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学报》和《动物学研究》编委,美国《生理动物学》(Physiological Zoology)编委。现任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虫鼠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师范院校科技教育顾问。
2012年5月,成立以朱汉国为组长,李葳、马红红为主要成员的“孙儒泳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课题组,开始系统而全面地采集有关孙院士的学术成长资料。经数年努力,课题组共采集到孙院士各类相关资料926件。本书即是在大量资料基础上的研究成果。
孙儒泳成长于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年代,历经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历历次政治运动。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儒泳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理想,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工作。几十年来,孙儒泳致力于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为人低调,媒体采访报道虽零星反映了孙儒泳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和社会活动的情况,但大多较为简略。
2005年,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创作了记述宁波籍院士生平事迹的《院士之路》系列传记文学丛书,张良鸿所著的《孙儒泳传》作为丛书之一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发行。《孙儒泳传》是关于孙儒泳院士人生经历的记述,文学色彩浓厚,对孙儒泳院士的科研活动和学术成长历程叙述不多。
孙儒泳院士曾撰写过一篇自述,原文发表于《生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1期,为此次研究报告的写作提供了纲要性的参考资料。出版物《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第1卷》《中华文化名人录》《中国当代科技精华·生物学卷》《中国高等学校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传略》《在海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Ⅰ》《甬籍院士风采录》《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分册》等均有对孙儒泳院士的记述,但是较为简略。
此外,孙儒泳院士的弟子撰写了一些回忆性文章,如王德华教授撰文《中国生态学领域的耕耘者和播种人——孙儒泳院士》、刘定震教授撰文《我的导师孙儒泳院士》、周显青副教授撰文《深情注科教——记生态学家孙儒泳院士》等,既有对孙儒泳院士学术成就的评价,也有对师生情谊的回忆,为此次研究报告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尤其是孙儒泳院士八十诞辰时,孙儒泳院士的弟子为庆祝孙儒泳院士生辰,组织出版了《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书中有孙儒泳院士的详细简历以及孙儒泳院士实验室人员和学生名录,为此次研究报告中关于孙儒泳科研团队的写作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采集工作一开始,我们就对孙儒泳院士进行了两次录像访谈,一次在校电视台录制棚,采访孙儒泳院士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另一次是在孙儒泳院士家中进行访谈,采访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副博士论文、科研工作、教书育人、研究心得等。我们对访谈材料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时间、项目名称等进行核对,对有疑问或对孙儒泳院士学术成长过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补充访谈,并在外围访谈中交叉访谈,以求史实准确、翔实。
2013年孙儒泳院士在家中不慎摔伤,此后无法接受直接访谈。为了增强学术成长报告的史料价值,采集小组分赴宁波市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北京市档案馆,查阅了孙儒泳院士的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以及其他文字资料,尽可能收集孙儒泳院士求学、工作期间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为采集小组写作研究报告补充了大量准确、珍贵的材料。
此外,采集小组收集到了大量与孙儒泳院士学术成长相关的实物和电子资料,其中包括他的著述、手稿、信件、传记、学术评价、新闻报道、照片、证书、讲义(幻灯片、笔记、教案、实验计划)等。在这些资料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孙儒泳院士保存完整的手稿。这些手稿是孙儒泳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工作记录,其中大多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既有他的读书笔记、实验记录、备课资料,也有他发表的文章,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撰文,出国访问回国后写的纪要,等等。所有手稿均为原始留存,字里行间不仅有孙儒泳院士的记述,也有修改、批准的笔迹,反映了孙儒泳院士研究、创作思考的过程。采集小组还采集到孙儒泳院士的获奖证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聘书161件、信件126封、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照片301张(本书选用照片均由孙儒泳本人提供;孙儒泳本科毕业成绩表由采集小组采集;获奖证书、院士证书等由孙儒泳提供,采集小组复制)。
在研究孙儒泳院士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展的过程同步,他的工作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按照老科学家学术成长传记的撰写要求,采集小组经过多次认真讨论,明确了本书撰写的思路:围绕孙儒泳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脉络,以采集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资料为事实依据,结合孙儒泳院士所处年代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从他少年求学,到专注于生态学领域的学习,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赴苏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样一条主线,准确、完整地勾勒出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
具体来说,本书以时间为脉络,将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分为九个部分:
少年求学——叙述孙儒泳的家庭背景、小学、中学的求学过程。
北上京师——叙述孙儒泳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因表现优异,提前半年毕业留校工作。
留苏深造——叙述孙儒泳留学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师从系主任纳乌莫夫教授学习的经历。1958年,孙儒泳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
学成归国——叙述孙儒泳回国初期学术研究的情况。
师长高风——叙述在改革开放后,孙儒泳重回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学、培养人才的情况。
潜心科研——叙述孙儒泳重回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开展学术研究的情况。
学术交流——叙述孙儒泳所开展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老骥伏枥——2002年后,孙儒泳到华南师范大学开始海洋水产的研究。参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发展。
家庭生活——叙述孙儒泳的家庭生活。
结语——对孙儒泳的学术成长经历进行必要的探讨和总结,分析孙儒泳学术成长历程的重要特点以及学术成就形成的重要原因。
本书力图彰显孙儒泳院士为我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科研和教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就起一定的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