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谦德国学文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大禹谟第三

题解

大禹,相传为原始社会末期夏后氏的部落首领。后受舜帝禅让,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姒〔sì〕姓,又称禹、夏禹、戎禹。鲧之子,继承父志,治理洪水、疏导江河,平治水患。

大禹治理水患,拯救万民,兴利除害,功勋卓著,为天下劳而忘家,救百姓苦而惟公,劳苦无休,勤勉不怠,为后世墨家所推崇备至。

谟,《说文》:“议谋也。”《书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古人言,虞书已有《尧典》、《舜典》,但二典记叙不详、政事不备,于是复述君臣间嘉言善政而成《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以作补充。

《大禹谟》是舜帝与大臣禹、益、皋陶讨论政务的记录。他们都高度赞扬了尧帝广施文德教化、平定祸乱、治国安邦的功业,大禹、伯益、皋陶分别阐述治国的主张。同时记载了舜帝禅让帝位于大禹,以及大禹征讨三苗、开拓疆域的政事。

《大禹谟》今文《尚书》无,此属梅赜古文《尚书》。

○ 皐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皐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1]。大禹曰文命[2],敷于四海[3],祗承于帝[4]。曰:“后克艰厥后[5],臣克艰厥臣,政乃乂[6],黎民敏德[7]。”

注释

[1]曰若稽古:见《尧典》注解。

[2]文命:《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一说紧接下句“敷于四海”,指文德教化广布四海。孔传:“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本书依从前者。

[3]敷于四海:敷,分布,治理。四海,即指天下四方。

[4]祗承于帝:祗,恭敬。帝,上帝。

[5]后克艰厥后:后,即君王,上古及三代的部落联盟首领或君主皆称为后。克,能。艰,艰难,认为艰难,看得艰难。厥,那个。

[6]乂:治理。

[7]黎民敏德:黎民,庶民,百姓。敏,勉力。德,修德。

译文

考查古代传说,大禹名文命将文德教化广布于四海,恭敬地秉承上帝的旨意。说到:“君主能够认识到当君主的艰难,臣下能够认识到当臣下的不易,政事就能得到很好地治理,民众就会勉力修德。”

帝曰:“俞!允若兹[1],嘉言罔攸伏[2],野无遗贤,万邦咸宁[3]。稽于众[4],舍己从人,不虐无告[5],不废困穷[6],惟帝时克[7]。”益曰:“都[8]!帝德广运[9]。乃圣乃神[10],乃武乃文[11];皇天眷命[12],奄有四海[13],为天下君。”

注释

[1]允若兹:允,的确。若,像。兹,代词,这样,如此。

[2]嘉言罔攸伏:嘉言,善言,好的言论。罔,无。攸,所。伏,隐伏,遮藏。

[3]野无遗贤,万邦咸宁:野,古有国野之分,国即指国都,野即指民间、乡村。万邦,指天下四方氏族部落。

[4]稽:考察。

[5]不虐无告:虐,虐待。无告,即指孤苦无依,无处言告的鳏寡老人。

[6]不废困穷:废,丢弃。困穷,指困苦贫穷之人。

[7]惟帝时克:帝,这里指尧帝。时,通“是”。克,能够做到。

[8]都:表示赞叹的语气词。

[9]帝德广运:帝,这里指尧帝。广,大。运,远。

[10]乃圣乃神:乃,语气助词,如此。圣,圣明。神,神妙。意指通知众事,神妙无方。

[11]乃武乃文:《礼记·谥法》云:“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

[12]皇天眷命:皇天,天帝。眷,眷顾,顾念,垂爱。命,任命,赋予重任。

[13]奄有四海:奄,尽。奄有,覆盖,包括。

译文

舜帝说:“是啊!若真是这样,善言不被埋没,贤德之人没有被遗弃于民间,天下四方就会太平安乐。倾听众人的呼声,抛弃自我错误的言论,采纳大家正确的意见。不虐待无依无靠的恶人,不遗弃困苦贫穷的人,只有尧帝能够做到。”伯益说:“啊,尧帝的圣德,广大而深远,圣明而通达,神妙而无方。治国安邦、平定祸乱;皇天垂爱赋予重命,使他拥有四海,成为天下的君王。”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1],惟影响[2]。”益曰:“吁[3]!戒哉!儆戒无虞[4],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5]。任贤勿贰,去邪勿疑[6],疑谋勿成,百志惟熙[7]。罔违道以干[8]百姓之誉,罔咈[9]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10]。”

注释

[1]惠迪吉,从逆凶:惠,顺。迪,道。逆,悖逆、反叛。

[2]惟影响:影,影子。响,回声。意指君王要顺应天道、敬畏天命,精诚致一,中道而行。

[3]吁:叹词。

[4]儆戒无虞,罔失法度:儆,警惕、戒备。虞,失误。罔,勿,不要。法度,法则制度。

[5]罔游于逸,罔淫于乐:逸,放纵。淫,过分。

[6]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孔传:“一意任贤,果于去邪,疑则勿行,道义所存於心,日以广矣。”《书集传》:“任贤以小人间之谓之贰,去邪不能果断谓之疑。”

[7]疑谋勿成,百志惟熙:成,完成,实现。熙,广,宽广。

[8]干:求。

[9]咈:逆,违背。

[10]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孔传:“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

译文

大禹说:“遵循善道就吉祥,顺从恶道就凶险。吉凶善恶的关系,就如同影子离于形体,回响出于声音一样。”伯益说:“啊!要警戒呀!高度地警惕不要出现失误,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游荡放纵,不要过度享乐。任用贤才不生二心,祛除奸邪果断坚决,意志不定终难成功,各种政事的谋划都需要集思广益。不要悖逆常道以谋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背民意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倘若能够持之以恒,不懈怠、不荒废,天下四方的氏族部落都会归顺臣服,从各地来觐见君主,并称臣纳贡,岁岁朝见。”

禹曰:“於[1]!帝念哉[2]!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3],正德、利用、厚生惟和[4],九功惟叙[5],九叙惟歌[6]。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7]。”帝曰:“俞!地平天成[8],六府三事允治[9],万世永赖[10],时乃功[11]。”

注释

[1]於:叹词。

[2]帝:这里指舜帝。

[3]水、火、金、木、土、谷惟修:见上文“六府”。即“水、火、金、木、土、谷”。修,治理。

[4]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使百姓的德行正当,即修正百姓的德行。德,一说谓古代伦理之道的“六德”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利用,使财物充分富足,以保障百姓的供给和使用。厚生,使百姓的生计丰厚,衣食充足。

[5]九功惟叙:九功,见上文“六府三事”。叙,次序,引申为安排。

[6]九叙惟歌:九叙,指上述九功各顺其理,不乱常法。

[7]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用,以。休,美道。董,督察。威,古文谓“畏”。劝,劝勉,鼓励。俾,使。坏,败坏。俾勿坏,指使德政不致败坏。

[8]地平天成:平,指水土得到治理。

[9]六府三事允治:六府三事,参见上文“六府三事”。允,的确。

[10]赖:利。

[11]时乃功:时,通“是”。乃,你的。功,功绩。

译文

大禹说:“唉!舜帝你要深思啊!德教就是善于治理政事,治理政事就在于教养百姓。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之事要经营好。修正百姓的伦理之德,便利百姓的财物之用,丰厚百姓的衣食生计,这三件事要协调和合。六府三事要理顺次序,不乱章法,六府三事处置妥当了,百姓就会歌颂君王的德政。用美好的德教来劝戒百姓,用令人畏惧的刑罚来惩戒百姓,用九歌来劝勉百姓,使德政不致败坏。”舜帝说:“啊!水土得到治理,万物得以成长,六府三事得到妥善治理,这造福千秋万代的功业,是你的功绩啊!”

帝曰:“格[1],汝禹!朕宅帝位[2],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3]。汝惟不怠,揔朕师[4]。”禹曰:“朕德罔克[5],民不依。皐陶迈种德[6],德乃降[7],黎民怀之[8]。帝念哉!念兹在兹[9],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10]。惟帝念功!”

注释

[1]格:来。

[2]朕宅帝位:朕,我。宅,居。

[3]耄期倦于勤:耄期,年老。倦,困倦、疲倦。勤,辛劳。

[4]汝惟不怠,揔朕师:怠,懈怠。揔,古字,同“总”,总领,统帅,这里有摄政之意。师,众。

[5]朕德罔克:罔克,即不能胜任。

[6]皐陶迈种德:迈,勇往力行。种,广布,施行。

[7]德乃降:乃,就。降,下。德政下及于民,即指德正教化能够化及百姓。

[8]黎民怀之:怀,《尔雅·释诂》:“怀,至也。”这里是归附的意思。

[9]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念,考虑。兹,这,此。释,通“怿”喜悦,欢欣。第一个兹指德。第二个兹指皐陶。

[10]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名言,名言于口。允,诚信。出,发出,推行。

译文

舜帝说:“往前来,大禹啊!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现在年近百岁,因为勤劳治政,日理万机,深感疲惫。你做事勤勉毫无懈怠,就统帅我的百官族众吧!”大禹说:“我德行浅薄难以胜任,百姓不会依附。皐陶勇往力行,广施仁德,恩德泽及百姓,百姓纷纷归附。帝主您要慎重考虑啊!念念于德的是皋陶,欣欣于德的是皋陶,宣传仁德的是皋陶,推行仁德的也是皋陶。帝主您要慎重考虑皋陶的功绩啊!”

帝曰:“皐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1],汝作士[2],明于五刑[3],以弼五教[4],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5]。时乃功,懋哉[6]!”皐陶曰:“帝德罔愆[7]。临下以简,御众以宽[8];罚弗及嗣,赏延于世[9];宥过无大,刑故无小[10];罪疑惟轻,功疑惟重[11];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12]。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13]。”

注释

[1]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或,有人。干,干犯、冒犯。正,通“政”。

[2]士:官名,主管刑狱的士师。

[3]五刑:见《舜典》“流宥五刑”。

[4]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弼,辅助,辅佐。五教,见《舜典》“慎徽五典”。

[5]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协,服从。中,中正之道。意指起初用刑,是期望以后不必用刑,最终使百姓都服从于中正之道。

[6]时乃功,懋哉:时,通“是”。懋,劝勉、鼓励。

[7]帝德罔愆:罔,无。愆,过失。指舜帝的德行毫无过失。

[8]临下以简,御众以宽:临,从上往下看,这里意指面对。简,简易,不烦琐。御,驾驭、控制。宽,宽厚。

[9]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嗣,后嗣,子孙后代。延,延续,远及。

[10]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宥,宽恕,饶恕。过,过失。这里指无意之过,不识而犯。故,故意,明知故犯的过失。

[1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意指定罪之后,可以轻判也可以重判的,就从轻量刑;赏赐可以轻赏也可以重赏的,就从重赏赐。

[12]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不辜,无罪。不经,不遵守常法。

[13]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好生,爱惜生灵,不恃杀戮。洽,和谐。这里指深得民心。有司,官府,官吏。古代设官,各官各司专职,故称有司。

译文

舜帝说:“皋陶!这些群臣众庶,没有人冒犯我的德政。你掌管刑狱,明白用五刑来辅助五教,合于政体统治。施用五刑的目的正是期望以后不再使用五刑,使百姓都归于中正之道。者都是你的功劳,应当值得勉励啊!”皋陶说:“帝主,您仁德圣明,没有过失。您对待臣下简易不烦,统治百姓宽厚不严。惩罚不株连子孙,奖赏能延及后世。若是无心之过,无论多大,都能得到宽恕;若是明知故犯,无论多小,都要施以刑罚。罪行处罚可轻可重时,就从轻量刑;功绩奖赏可轻可重时,就从重奖赏。与其误杀无罪之人,宁可放过不守正法之人。帝主您爱惜生命、仁厚宽大的德政深得民心,所以百姓不去冒犯他们的上司。”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1],四方风动[2],惟乃之休[3]。”

注释

[1]俾予从欲以治:俾,使。予,我。从欲以治,如心之愿而治理国家,即指民不犯法,官不用刑,以德和谐而治。

[2]四方风动:指四方像风吹草伏一样鼓动响应。

[3]惟乃之休:乃,你的。休,美德。

译文

舜帝说:“使我如愿以偿地治理国家,四方百姓风起响应,这都是你的美德所致啊。”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1],成允成功[2],惟汝贤;克勤于邦[3],克俭于家[4],不自满假[5],惟汝贤。汝惟不矜[6],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7],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8],嘉乃丕绩[9]。天之历数在汝躬[10],汝终陟元后[1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2]。无稽之言勿听[13],弗询之谋勿庸[14]。可爱非君[15]?可畏非民[16]?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17],敬修其可愿[18]。四海困穷,天禄永终[19]。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20]。”

注释

[1]降水儆予:降水,即洪水、大水。儆,警惧、警告。

[2]成允成功:允,信。功,功业。

[3]克勤于邦:指治水能够竭尽全力。

[4]克俭于家:指饮食低劣,居住简陋,生活节俭。

[5]不自满假:满,自满。假,夸大。

[6]矜:自我夸耀。

[7]伐:孔传:“自功曰伐。”

[8]予懋乃德:懋,通“楙”、“茂”,盛大、褒奖。

[9]嘉乃丕绩:嘉,嘉奖、赞美。丕,大。绩,功绩。

[10]天之历数在汝躬:历数,历运之数。帝王相继传承的次序。躬,自身。

[11]汝终陟元后:陟,登上,升任。元,大。后,帝王。

[1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危,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微,道心难明而易隐,故微。精,精诚,精心。一,专一。允,信实。执,实行。厥,其。中,大中至正,中正、中庸之道。

[1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稽,考查、验证。询,咨询、询问。庸,用。意指没有考证的言论不要轻信,没有咨询众臣的谋略就不可轻用。

[14]可爱非君:爱,爱戴。意指百姓所爱戴的不是君主吗?

[15]可畏非民:畏,畏惧。意指君主所畏惧的不是百姓吗?

[16]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元后,帝主、君王。戴,拥戴。意指百姓若无君主去拥戴谁呢?

[17]钦哉!慎乃有位:钦,敬。慎乃有位,谨慎你的职守。

[18]可愿:即可欲。百姓所希望的道德美善。

[19]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四海,天下四方。困穷,指百姓困苦遭难。天禄,上天所赐的福禄。终,终止,完结。意指天下百姓困苦遭难,上天所赐的福禄就会永远终止。

[20]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出好,说出善言。兴戎,引起战争。再,第二次。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第二次。

译文

舜帝说:“往前来!大禹!洪水向我们发出警告,你信守承诺,完成治水的功业,只有你贤能;为国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不自高自大,只有你贤能。你虽不自以为贤,但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虽不自我夸耀,但天下没有人可与你争功。我褒奖你的美德,嘉许你的功绩。上天赐命继任的帝位落到你身上,你终究要登上君主的大位。人心自私危险,道心幽昧难明,只有精诚专一,真正地遵从中正之道。没有考证的言论不要轻信,没有征询众臣的谋略不可轻用。百姓所爱戴的不是君王吗?君王所畏惧的不是百姓吗?百姓若无君王还去拥戴谁呢?君王若无百姓,谁来守卫国家呢?恭敬啊!谨慎地忠于你的职守,恭敬地施行百姓所希望的道德美善。如果天下百姓困苦遭难,上天所赐给你的福禄就会永远终结。言出于口,口为赏善、伐恶的门户,要深思熟虑之后再说,我的话就不再重复了。”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1]。”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2],昆命于元龟[3]。朕志先定,询谋佥同[4],鬼神其依,龟筮协从[5],卜不习吉[6]。”禹拜稽首,固辞[7]。帝曰:“毋!惟汝谐[8]。”正月朔旦[9],受命于神宗[10],率百官若帝之初[11]。

注释

[1]枚卜功臣,惟吉之从:枚卜,占卜,即逐个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禹请求逐个占卜有功的臣子,吉者入选。

[2]官占,惟先蔽志:官占,即占卜的方法。蔽,断定。蔽志,断定志向。

[3]昆命于元龟:昆,后。命,占卜。元龟,大龟,占卜大事时所用。

[4]朕志先定,询谋佥同:朕志,舜帝欲禅让帝位于大禹的志向。定,坚定、确定。询,咨询。询谋,询问众人的谋略。佥,皆,都。

[5]鬼神其依,龟筮协从:依,依从,依顺。龟筮,龟为龟甲,筮即蓍草,皆古代用于占卜德灵物。龟著象,筮衍数,用龟甲经或灼烧之后显示裂纹图象以测吉凶曰卜;用蓍草奇偶多少以测吉凶曰筮。

[6]卜不习吉:习,重复、反复。习吉,即重复出现吉兆。

[7]固辞:再三推辞,坚决推辞。

[8]毋!惟汝谐:毋,勿,不要。谐,适合。

[9]正月朔旦:即指阴历正月初一的清晨。朔,阴历每月初一。

[10]受命于神宗:神宗,指尧帝宗庙。

[11]率百官若帝之初:率领百官就像当初舜帝接受尧帝的禅让礼仪一样。

译文

大禹说:“还是主意占卜功臣,让吉祥的臣子来继任您的帝位吧!”舜帝却说:“官占的方法是先断定志向,然后才用大龟占卜。我的志向先已确定,询问众臣的建议,不谋而合,这样鬼神依顺,龟卜和占筮的结果都会协和依从,况且占卜的方法,不可重复地出现吉兆。”大禹跪拜叩头,坚决推辞。舜帝说:“你就不要推辞了,只有你适合继承帝位。”

正月初一的清晨,大禹在尧帝的宗庙继承了帝位,就如同舜帝继承尧帝的帝位一样,率领百官恭行禅让大礼。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1],汝徂征[2]!”禹乃会群后[3],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4]!蠢兹有苗[5],昏迷不恭。侮慢自贤[6],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7],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8]。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9]。”

注释

[1]惟时有苗弗率:有苗,古代的三苗,见上文《尧典》。弗率,不遵从。

[2]徂:往。

[3]群后:指四方氏族部落首领。

[4]济济:济济,形容兵士众多且整齐的样子。

[5]蠢兹有苗,昏迷不恭:蠢,动,指无知妄动。昏,暗。迷,惑。不恭,不敬。

[6]侮慢自贤,反道败德:侮慢,轻慢、怠慢。自贤,妄自尊大。反,悖逆、违背。败,败坏。

[7]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弃,被弃。保,安。咎,灾祸、灾殃。

[8]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肆,故,因此。辞,言辞,指上文舜帝所言:“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9]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尚,庶几、差不多。这里指期望。一,统一,整齐划一。其,代指“尔众士”。克,能够。勋,功绩。

译文

舜帝说:“唉!大禹啊!三苗不遵从教命,你前去讨伐他们。”大禹便召集四方诸侯,率领大家誓师道:“众位将士,都听从我的命令!蠢动的三苗,昏暗迷惑,不恭不敬。轻狂怠慢,妄自尊大,悖逆正道、败坏德义。遗弃贤能,重用奸佞。抛弃民众而不顾,上天降下灾殃。因此,我率领你们诸位将士,恭奉舜帝的敕令,征讨有罪的三苗,希望你们能够同心协力,祈求建立功勋。”

三旬,苗民逆命[1]。益赞于禹曰[2]:“惟德动天,无远弗届[3]。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4]。帝初于历山[5],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6],于父母,负罪引慝[7]。祗载见瞽瞍[8],夔夔斋栗[9]。瞽亦允若[10]。至諴感神,矧兹有苗[11]?”禹拜昌言曰[12]:“俞!”班师振旅[13],帝乃诞敷文德[14],舞干羽于两阶[15],七旬,有苗格[16]。

注释

[1]三旬,苗民逆命:三旬,即三十天。逆命,违逆舜帝的敕命。

[2]益赞于禹:益,即伯益。赞,辅佐,辅助。

[3]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届,至,到达。古代助祭之人叫赞佐,故赞有辅佐之义。

[4]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时,通“是”。天道,天之常道,即自然规律。

[5]帝初于历山:历山,地名,相传为舜耕作之处,今实无从考。意指舜帝当初在历山耕种之时。

[6]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日,日日,每天。号,大声喊叫。泣,哭泣。旻天,上天。仁覆愍下谓之旻天。

[7]于父母,负罪引慝:于父母,舜帝对于他的父母。负罪,自负其罪,即自己承担罪名。引,取得,招来。慝,邪恶。

[8]祗载见瞽瞍:祗,恭敬。载,事,引申为侍奉、服侍。瞽瞍,见上文《尧典》。

[9]夔夔斋栗:夔夔,敬惧的样子。斋栗,庄敬战栗。

[10]允若:信任,和顺。若,温顺,不发怒。

[11]至諴感神,矧兹有苗:至諴,精诚、至和。矧,况且,何况。

[12]昌言:美言。

[13]班师振旅:班,通“搬”还。班师,即搬师,军队返回。振,整顿。振旅,整顿士卒。

[14]帝乃诞敷文德:诞,大。敷,宣布。

[15]舞干羽于两阶:干,古代盾牌一类的防御性兵器。羽,翳,即用羽毛装饰的舞蹈时所持的道具。两阶,宾主之阶。

[16]格:来。

译文

三十天过去了,三苗还是违抗舜帝的命令。伯益前往辅佐大禹说:“只有仁德至诚才可感动上天,仁德广布,无论多么远的四方氏族部落都能前来归附。自满招致损害,谦虚得到裨益,这是天之常道。当初,舜帝在历山躬耕,往来于田间,天天向上帝号啕哭泣,对于父亲和继母,宁可自己背负着不孝的罪名,招来邪恶的名声。舜帝恭敬地侍奉父亲瞽瞍,拜见父亲时,总是庄重而又敬畏。瞽瞍也变得信任和顺了。至诚之心可以感动神灵,何况是三苗呢?”大禹拜谢了伯益的美言,说:“是啊!”于是,就整顿军队,搬师回朝。舜帝于是广布文教文教德政,让大家放下武器,拿起木楯和翳羽在宫廷的台阶前跳舞,过了七十天,三苗主动前来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