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修仙三千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觉者之能

阴雨连绵湿罗幕,夜来半,山鬼不语去时路。

白日里庄严肃穆的氛围,随着泰山封禅完而结束,秦皇和文武百官纷纷入住宫宇,一众秦兵则拱卫四周,保护着秦皇的安全。

大营之中。

杨青帝盘腿而坐,将桌上的竹简缓缓卷起,脑海中回忆着那些文字。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清晰可见呈现在杨青帝脑海之中。

他只不过是简单浏览了一遍,便能够一字不落记忆下来。

不仅如此,对于这本此前他从未读过的《山海经》,杨青帝此刻初读,便能轻松理解其中文意。

这便是觉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学习力。

对于世界上各种知识,只需耳闻目睹一遍,即可无师自通,化为己用。

也就是说……

翻阅剑谱,即可学会剑术。

观人对弈,亦能通晓奥秘。

甚至是更多方面:天文地理、诗书字画、医术道术……

只是使用这种能力会消耗觉者的体力。

杨青帝站起身来,在营帐中往复走了两循,遂伸手取下了自己的佩剑。

这柄利剑乃是先父生前所配之剑,青铜铸造,千磨万击,结构紧密,剑身呈柳叶状,光亮平滑,剑刃花纹细腻,锋锐无比。

杨青帝注目凝神于此剑,恍惚间,一串光景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看到了父亲大人执此利剑,东征西讨,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场景。

直至病逝HD,这把剑辗转数次,来到了他的手上。

光景退散,剑还是那把剑,杨青帝心境却发生了极大变化。

这应该就是觉者的第二种能力。

窥探力。

世间众生万物,觉者一眼,便可窥探其本质。

杨青帝仔细回味“他”关于觉者的记忆,又将这种窥探力细分为了三种。

其一是他能看到诡秘之相。白天他在泰山看到云海之上的南天门,以及奈河之下的幽冥界,正是这种能力的体现。

其二是他能看到众生本相。比如秦皇下山时,他曾远远看过一眼,在他眼中秦皇体内存留着一缕龙魂,看来秦皇本相正是这缕龙魂所化。

其三是他能看到万物本相。刚刚他看到先父征战四方的那番光景,其实都只不过是那柄佩剑见证过的“历史”。

而使用窥探力的话,则会不断消耗觉者的精力。

其实在杨青帝的记忆中,窥探力除了这三者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存在——他能看到未来之相,从琐事到大事,事事皆可。

不过这种窥探力需要觉者有强大的修行基础,并且在使用后会遭到反噬,杨青帝一是根基不够,二来不喜自虐,故而没有将之列于其中。

“这个金手指好像很强啊,就是有点复杂,一时半会儿还掌握不了。”

“最好是能实验一下,避免偶然性和随机性。”

这般想着,杨青帝回过神来。

正欲寻些古籍卷轴,忽听得账外一阵喧闹自不远处传来。

杨青帝将诸多疑虑抛之脑后,遂掀开营帐,朝外面走去。

是夜。

秦兵老马。

在峡谷小道口上,燃烧着一堆篝火,猎猎西风,火焰忽起忽落,光线明暗交错。

今晚原本是他们值夜,不知何故,中途接到了中令大人命令,改由其辖下另一支队伍换防。

这种劳力不讨好的差事有人替他们去做,一众士兵自然乐意坐享其成,于是趁着篝火,饮酒吃肉,好不痛快。

见杨青帝走来,几个士兵连忙行礼。

“将军!”

“将军好!”

杨青帝摆摆手,示意众人继续,不用管他。

战场上他要求这些士兵一丝不苟地执行他的命令,战场下他又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嘻嘻哈哈,毫无架子,因此深得这些士兵们的爱戴。

会意杨青帝的眼神后,一名士兵连忙放下土瓷碗,起身跟了上去。

文武大臣们都住进了城内,由于明日他们还要启程前往琅琊,大军便驻扎在了城外。

此时月明星稀,夜色微亮。

杨青帝双手背后,漫步城外,看着一座座亮着火光的军营,想起了以前那段峥嵘岁月。

“二和,让你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帐下最年轻也是最瘦弱的卫兵绷紧身子,压低声音:“将军,郎中令大人派去值夜的是他那只心腹队伍,我暗中跟踪,发现其中有几个人……”

二和附耳相告,神秘兮兮。

杨青帝听罢笑笑,伸手在秦二和脑门一敲,教训道:“我平日怎么教你的?少管闲事。”

年纪不过十五六的秦二和腼腆一笑,知道将军大人没有责怪他,“对了,这就是我从那儒生身上取下的证物。”

杨青帝接过二和手中递来的簪子,上有刻痕,确实出自儒生之手。

“再遇到这种事,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秦二和正色行礼,“诺!”

杨青帝不再言语,而是盯着那把簪子,将精神集中于此。

簪子的过去皆现眼前,杨青帝进入了今日的片段。

他看到这位参加封禅的儒生在夜晚安歇后,遭到黑衣人杀害,随后被埋尸野外,而后至的二和为取证则取下了其发簪。

虽然无法看清黑衣人容貌,但凭招式武器来看,确实是秦兵所为。

能够在军中杀人却又不被发现,看来这手笔出自于郎中令大人。

被杀之人在那群儒生中举足轻重,就算是郎中令,也不敢这般轻易动手,除非……

杨青帝忽然想起了这几天发生过的事情。

秦皇初到泰山脚下时,曾召集齐鲁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商议封禅大典具体仪式。

有儒生提议采用古时祭天礼,扫地而祭,以求天帝保佑,但这恰恰与秦皇此行“伐天而复人皇之威”的目的截然相反。

后来秦皇贬退诸儒生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登山封禅。

可在上山途中,他们一众遭遇暴雨,当时秦皇休于大树下,而和儒生们一起待在半山腰的杨青帝,正好听到了这些儒生对秦皇的讥讽。

大抵是说这就是秦皇不用古礼而遭天谴的后果。

至此杨青帝心中已大致有了答案。

儒生是不是秦皇授意郎中令杀的,在杨青帝看来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眼下有一件更加吸引他的事情。

既然儒生已经死了,那么自己是不是能够看到他此时的本相?

也就是——鬼魂?

如此说来,自己一直渴求的阴兵秘密,岂不是要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