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利润表概述
一、利润表的含义
利润表,或称损益表,是集中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是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时期的营业成本及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出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利润表是一张动态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的列报必须充分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有助于使用者判断净利润的质量及其风险,有助于使用者预测净利润的持续性,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如实现的营业收入有多少、实现的投资收益有多少、实现的营业外收入有多少等;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如耗费的营业成本、各种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作为一个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必须包括影响某一会计期间的所有损益内容,既要包括来自生产经营方面已实现的各项收入、已耗费需要在本期配比的各项成本、费用,也要包括本期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支。利润表的格式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
单步式利润表不按企业利润的构成内容编制,而是将本期所有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再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两者相减通过一次计算得出当期损益。
多步式利润表是按照企业利润的构成内容分层次、分步骤地逐步、逐项计算编制而成的报表。它根据经营活动的主次和经营与非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情况排列编制。我国企业一般采用多步式格式的利润表。其列报方法如下:
1.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和“上期金额”栏的列报方法
本表“本期金额”栏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有关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1)“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研发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以及“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其中: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且这两个项目作为“财务费用”项目的其中项以正数填列。
(4)“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及其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6)“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应根据本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7)“(一)持续经营净利润”和“(二)终止经营净利润”项目,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相关规定分别填列。
利润表中的“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该期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期不一致,应对上年该期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内。
2.利润表可以生成的经济指标
利用利润表本期和上期净利润可以计算生成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增长情况和长期的盈利能力趋势;利用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可以计算生成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经营的获利能力;利用净利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可以计算生成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情况。
利用本表数据与其他报表或有关资料,可以生成反映企业投资回报等有关情况的指标。比如,利用净利润和净资产可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利用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可以计算出市盈率等。
3.关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指标
上述两个指标是向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反映上市公司(公众公司)每一股普通股所创造的收益水平。对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股民)而言,是反映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投资决策最直观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鉴于此,将这两项指标作为利润表的表内项目列示,同时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计算过程,以供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这两项指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规定计算填列。
利润表的格式如表3-1所示。
表3-1 利润表
三、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额的高低及其发展趋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投资者及其利害关系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利润表的编制与披露对信息使用者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地说,利润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3-1所示。
图3-1 利润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