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 出新出彩
——浅析《人民日报》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题报道
【报道评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伟大实践。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七点要求并着重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民日报》高度重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宣传报道,早在4月份就召开总编辑办公会议,研究报道方案,部署采访工作。8月8日起,《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开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连续以“1+1”篇版联动的形式,探寻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在截至8月25日推出的共9期报道中,既有对客观现状的反思,也有对发展路径的探索,点面结合,视角多元,形式灵活,为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又一次展现了一流媒体的风采和风范。
宏观解读、微观辨析,在点面结合中为改革鼓与呼。8月8日,《京津冀协调发展》专栏首次亮相便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头版头条从宏观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进行概括总结,文章既有全局高度,又简洁凝练,充满气势,饱含激情。6版、7版推出两个整版的报道,6版“深度观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解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7版“高端访谈”,独家专访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和天津市长黄兴国,解读机遇与挑战,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棋局,借助党中央机关报这个优势平台,三地书记、市长明确表态,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想,三地一体化没有退路可留!报道重在厘清协同发展的思路,显示了《人民日报》主题宣传的分量和高度。
8月9日起,报道由宏观转向微观,着眼关乎京津冀系统发展的具体领域,每天一“点”,通过述评、通讯、评论、消息、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庖丁解牛式的解读剖析,形成了规模和声势。而相比宏观报道而言,要从微观领域对报道选题进行精确概括和精准表达,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支撑,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空谈。为得到最充分、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一手素材,《人民日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早在几个月前,就组织采访小组深入京津冀地区进行调研采访,多路记者辗转数千公里,从三地决策者到普通农民,从企业高管到市场摊主,且听且看,且行且思,倾听基层声音,触摸发展脉动,感受所思所盼,在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区域协同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每一篇报道都是见人见事、素材丰富、例证充分,有思考、有分析,更重启发。
仅以8月12日“交通篇”推出的《大交通牵引新时代》一文为例,整篇文章一共2800多字,而采访对象多达12人,包括天津市某镇党委书记、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河北省委书记、到怀柔出差的郝女士、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在北京工作的台北人萧女士、首都某民航界人士、天津机场总经理、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处处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等,既有三地省市不同单位、部门的领导,也有来自不同行业、岗位的普通百姓,通过扎实深入的走访调查,切实反映干部群众对三地协同发展的实际感受,阐明交通一体化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写出了期待,写出了信心,彰显了《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俯身接地气、践行“走转改”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8月25日,视角再次由点转向面,推出通版报道,对前8期报道进行系统回顾的同时,也着眼于对舆论关注的9个关键领域进行思考探寻,直面现实问题,明晰发展方向,突出了启示性和可操作性,也为9期专栏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聚焦矛盾、把脉问诊,在凝聚共识中为发展谋与思。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长期以来,却因为行政区划隔阻,不仅来往少,更缺少产业链协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和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打造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但协同发展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有观念认识上的,有体制机制上的,也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如何打破惯性思维,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
在组织报道的过程中,《人民日报》着眼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要求,分别从生态、交通、市场、产业、公共服务、城市发展、美丽乡村等多角度出发,连续推出述评文章,突出问题意识,聚焦现实矛盾,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给人启迪,凝聚共识。
比如,8月11日的12版整版报道,围绕京津冀的水隐忧,列举突出问题,解读政府举措,描绘京津冀协同治理“生态症”的蓝图——“污染无边界,执法有辖区,咋办?”“吃水的怕水脏,保水的守着穷,咋办?”“发展经济有诉求,涵养生态有约束,咋办?”三个“咋办”,紧扣现实问题,介绍发展思路,阐明发展路径,以三问三诊的形式,为区域生态合作寻求破题良方,将治、补、养之间的关系阐释得清晰明了,也让读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前景充满信心。对其他领域的报道基本也多以问诊的形式展开,在8月12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报道中,以“怎么修路?“怎么运人?”怎么协同?”三个疑问引出三段思考,既谈机遇,也不回避面对的难题;在8月14日产业协同发展的报道中,分别以“北京?转什么留什么”“天津?破什么立什么”“河北?减什么补什么”三个问句为题,分别阐明了三地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应当把握的方向和重点;在8月20日美丽乡村的报道中,从“乡愁何所寄、阳光怎共享、潜能咋释放”几个角度,对京津冀的乡村现状、人们的期盼及乡村建设的规划与前景做出详细解读;而8月25日的“九问京津冀”,则将京津冀这个生命共同体紧密联系起来,共谋发展大计,共思前进路径,把脉问诊,掷地有声,展现的是党中央攻坚克难的非凡勇气,也是新一代领导集体不留问题于后人的铁肩担当。
搭建平台、统筹资源,在全媒体报道中实现传播广与专。报道的改进创新,不仅包括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表达、创新版面等,还包括传播形态的创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日报》将每一次重大报道都作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有力抓手,对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报道也不例外。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积极参与,实现了报道内容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也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截至8月25日,9天的专栏、专版报道都推出了二维码,以视频、音频的形式,对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思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立体化展示,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可视性和可触感,也进一步强化了报道主题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8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人民日报重磅解析京津冀棋局》为题,对8月8日以来《人民日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的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网友反响强烈。有网友积极表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心,一位山西省太原市的网友称“只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困难再大,相信我们也能一一突破”;也有网友积极建言献策,一位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网友称“协同发展的前提就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沟通顺畅了,协同发展就不会落在纸面”;一位河北省廊坊市的网友也表达了对三地协同发展的期待,称“应加快京、津、冀城市间城铁、地铁建设,使之公交化,争取三年成网”……网友的积极回应,一方面体现了读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注和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两个月来取得的良好传播效果。
8月25日最后一期,《人民日报》推出《寄语协同发展》栏目,摘登网友留言,为网友提供发表观点和见解的空间,拓展了报道视野,也进一步强化了报道的互动性和亲和力。
这一专栏报道在谋篇布局方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1+1”的统一报道模式,突出了特色,也营造了声势;标题形象贴切,处理突出,像《抱团不“抱权”?便利出红利》《产业大挪移?纵横京津冀》等,写出了气势,也点明了主题;为每版都配发“编者的话”,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统领版面内容,阐明选题立意;除此之外,对图片、表格的善用、活用,也为报道增色不少,8月8日至8月25日,专栏报道共推出图示表格10幅,图片33幅,其中,有彩色图片,也有黑白图片,尤其是8月20日有关美丽乡村的报道,10幅图片错落有致,纵横排列,生动展现了京津冀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版面整体架构立体鲜活,提升了版面的可视性。
当然,对版面布局而言,还有一些可挖掘的空间。比如,图片方面,最好均采用彩色图片,以提升专版报道的整体亮度和吸引力;协调处理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在保持版面整体格局基调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版面元素,通过边框、留白、异体字处理等,让版面再鲜活一些,再灵动一些,再“张扬”一些;在对头版头条的处理上,也可以再大胆一些,彩色标题、网纹铺底、彩色压题照片等都是打造版面视觉高地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