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与产能合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16世纪,重商主义学派就已开始关注国际贸易问题。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仍主要依托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

1817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也就是后来被理论界所熟悉的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差别所带来的相对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存在绝对劣势,但由于两种产品绝对劣势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在绝对劣势较轻的产品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另一国则在另一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而两国建立专业化分工,集中力量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提升两个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4]

不过,尽管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识到劳动生产率差别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一国要素供给的充裕也会对产品生产的成本施以重要影响。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与他的学生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戈特哈德·贝蒂·俄林提出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成为要素禀赋论的代表学说。该模型认为,商品的生产不仅需要劳动力的供给,而是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不同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而各种要素禀赋供给的相对差异以及生产商品时利用各类要素强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认为,一国应当出口由本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由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提升整体福利,不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将会趋于一致。[5]